近年来,一些助贷合作平台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时,存在虚假宣传、不合理收费、不当催收等诸多问题和风险,甚至一些不法分子混迹其中,非法开展金融活动,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警惕利率欺诈与费用风险、虚假宣传风险、信息泄露和不当催收风险以及非法金融活动风险。对于如何做好防范,监管局给出相应措施:重点关注助贷平台及贷款主体是否具有相关资质。办理贷款前,应核实平台运营方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等资质。可通过金融监管总局金融许可证信息系统查询金融机构的许可证信息;通过“信用中国”网站,核实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的经营许可证或认可的业务资质;重点关注平台运营机构是否在与其合作的持牌金融机构公布的名单内。消费者可通过金融机构官方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查询合作机构名单;重点关注是否虚假宣传。签订合同前,需看清合同实质,辨别合同是贷款合同还是提供服务的一般民事合同,不轻信、不冲动,不在诱惑或催促下贸然签约。签订贷款合同时,应首先明确贷款主体,认真阅读合同条款,警惕格式条款陷阱,重点关注合同中的收费标准、退款政策、服务内容、承诺保障等条款,合同条款之外是否要求支付隐形费用。若发现合同中有不合理条款或模糊表述,应要求相关平台进行解释,充分考虑后再作决定;重点关注是否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消费者应关注助贷合作平台是否保障客户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是否规范营销宣传行为,遵守国家有关网络营销管理规定,是否按照“最小、必要”的原则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是否在醒目位置向借款人充分披露相关信息。记者 李 静
来源:太原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