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图开启2025立冬)
乙巳年 / 拾玖 立冬
2025年11月7日 - 2025年11月21日
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
![]()
当晨雾裹着凉意漫过窗台,当北风悄悄吹红了鼻尖,我们便知道——11月7日,那个带着“终藏”意味的节气来了。立冬,作为冬季第一个节气,也是一年里最后一个以“立”开头的节气,它从不是突然的寒冷,而是藏着自然规律、烟火习俗与生活智慧的温柔过渡。
没有北方寒冬的凛冽,苏州的初冬是“温吞的凉”——有初冰的诗意,有酱鸭的醇香,更有藏在细节里的江南暖意。
![]()
三候识立冬:自然的冬日信号
古人用“三候”记录立冬的变化,每一句都藏着对温度与物候的细腻观察,浅显易懂却满是趣味。
![]()
初候・水始冰
当最低气温跌破0℃,河湖的浅滩开始结起薄冰。不是北方那种能踏冰而行的厚冰,更像一层透明的“冰纱”,正午阳光一晒便化在水里,悄悄宣告“寒冷已至”。
![]()
二候・地始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土气凝寒,未至于坼”,意思是寒气不再只飘在空中,而是钻进了土壤里。之前松软的泥土会慢慢变硬,踩上去能听见“咚咚”的声响——这是地温降低的信号,也是土地为过冬做的“准备”。
![]()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雉”是野鸡,“蜃”是海边的大蛤。古人发现,立冬后野鸡渐渐少见,海边却多了大蛤,便误以为“野鸡入水变蛤蜊”。其实这不过是寒冷的巧合:野鸡躲进了温暖的巢穴,大蛤却因天气转凉更易被发现,两个现象凑在一起,成了冬日里的一段趣味误解。
![]()
![]()
立冬有花:不只有寒,还有暖色调
提起立冬,总让人想起“草木凋零”,但南方的初冬里,仍有几种花倔强绽放,给寒冷添了几分亮色。
板蓝:藏在“板蓝根”背后的紫花
一说起板蓝,多数人会想到微苦的板蓝根,但它开的花却格外优雅。初冬的南方野外,成对的紫花(两朵或四朵一起)垂着长长的花冠筒,几乎与花茎成直角,像低调的小铃铛。除了根能入药,它的叶子还能制成蓝靛染料,苗族蜡染里,至今藏着它的颜色。
迷迭香:从西域来的“海中露”
这种带着清醇香气的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拉丁文里称它“海中露”——细长的墨绿色叶子间,簇生的淡蓝色小花,真像海边升起的晶莹泡沫。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将它引入中原,此后成了文人的偏爱:曹植在庭院种它,还写《迷迭香赋》夸赞“扬条吐香,馥有令芳”;古人把它做成香囊佩戴,让香气伴着冬日时光。
![]()
羊蹄甲:像“羊蹄”一样的花
南方的立冬,常能看见羊蹄甲开花。它的叶子很特别,椭圆形的叶片前端缺了一块,活像羊的蹄子,“羊蹄甲”的名字便由此而来。桃红色的花瓣向后微微弯曲,似要迎着风飞,若是见到,别把它和香港区花“洋紫荆”弄混——虽同属“近亲”,但羊蹄甲是初冬里独有的暖色调。
![]()
![]()
补冬:一口热食,暖透一整冬
“立冬补冬,不补嘴空”,苏州人的“补冬”从不是豪饮大肉,而是藏在烟火气里的精致暖食。
首推一碗藏书羊肉汤。苏州人懂羊肉,立冬这天的羊肉要选带骨的,加萝卜慢炖,汤头奶白,撒把葱花,喝下去从胃暖到脚尖。老苏州说“立冬喝碗羊肉汤,整个冬天不怕凉”,是刻在骨子里的食俗。
![]()
少不了的“养冬”硬菜是酱鸭与炖鸡。江浙一带讲究“立冬杀鸡宰鸭”,苏州的酱鸭要提前用酱油、冰糖腌透,再慢蒸,皮红肉嫩,配一碗白米饭,是全家围坐的幸福感。还有炖猪蹄,“吃前蹄补手,吃后蹄补脚”,图的是冬天手脚不冻,讨个暖融融的好彩头。
![]()
讲究点的人家,饭后会煮碗糖粥。糯米熬得黏糊,加一勺红糖,再撒把桂花,甜暖入喉——这是苏州立冬独有的“小甜暖”。
![]()
苏州园林里的立冬
晨霜轻轻覆上苏州园林的黛瓦檐角,风穿过雕花漏窗时,已带了几分清冽。曲桥水榭边的枫杨抖落最后几片金叶,飘落在平静的池面上,惊起一圈细微波纹。
残荷支着褐黄的茎秆,在水光里映出疏朗的影,倒比盛夏的繁盛多了几分留白的意趣。连廊下的石灯笼蒙着薄霜,远远望去,像缀在青灰墙面上的颗颗碎玉,把立冬的清冷衬得愈发雅致。
漫步园中,倒不觉得萧瑟。半枯的藤蔓绕着朱红廊柱,还留着几分秋的余温;石缝里藏着的残菊,瓣边染了霜色却依旧挺立;抬头见蓝天透过枝叶的缝隙漏下来,衬得檐角的飞翘愈发灵动。
原来立冬的苏州园林从不是落幕,而是把秋冬的过渡藏进了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里——是落叶铺就的软毯,是寒风里仍存的暗香,也是等一场初雪来装点亭台的温柔期待。
苏州的立冬,从不是“入冬的宣告”,而是“生活的过渡”。有太湖初冰的清,有糖粥的暖,有一家人围坐的闹,也有独享园林的静。这样的冬天,才够苏州。
![]()
![]()
![]()
![]()
![]()
![]()
![]()
![]()
![]()
![]()
苏州的立冬,从不是“入冬的宣告”,而是“生活的过渡”。有太湖初冰的清,有糖粥的暖,有一家人围坐的闹,也有独享园林的静。这样的冬天,才够苏州。
— FIN —
视 觉 /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呆呆龙
部分图文来自于网络,侵权删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