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一张重量级处罚清单引爆金融圈。
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农业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五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合计被罚超2.15亿元。
![]()
这可不是小数目,放在任何行业都是震动级别的处罚,更何况是素来稳健的银行业。
看到这张罚单时,我第一反应是监管这次是动真格了。
中国银行作为被罚金额最高的机构,9790万元的罚款额度创下年内单家银行单次处罚纪录。
它的问题也最典型,涉及公司治理、贷款、同业、票据等多项业务,说白了就是整个管理体系都存在合规漏洞。
民生银行则把问题集中在贷款与票据业务上,这些环节直接关系企业融资,稍有差池就可能滋生灰色地带。
![]()
农业银行、平安银行和浦发银行的麻烦,则主要来自互联网贷款和代销业务,这可是近几年银行眼里的“香饽饽”。
本来想单纯看看热闹,数一数罚款数字,但后来发现背后的不良贷款数据更让人揪心。
2024年,邮储、建设、工商等六大国有银行的个人不良贷款合计增长近1400亿元。
到了2025年一季度末,整个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已经达到3.4万亿元,不良率也微涨到1.51%。
这些数字不是冰冷的统计,而是实实在在的风险累积。
![]()
很显然,银行的违规操作和这些风险数据是高度挂钩的。
这次处罚的关键词其实很集中,“业务管理不审慎”“内部控制薄弱”“信贷资金流向不清晰”反复出现。
这说明银行的问题不是偶尔的失误,而是长期形成的经营惯性。
国有大行比如中国银行、农业银行,违规涉及多个业务板块。
![]()
这意味着风险不是停留在某个部门,而是贯穿了整个业务链条。
股份制银行则在新型业务上栽了跟头,互联网贷款和代销业务成为重灾区。
互联网贷款本应靠数字化提升风控效率,但实际情况是,很多银行被“增长优先”的思路带偏了。
它们过度依赖第三方平台的数据,对资金流向和贷后管理撒手不管。
借款人的真实情况摸不准,底层资产质量看不清,一旦市场环境变化,坏账自然会扎堆出现。
![]()
代销业务的问题更隐蔽,银行为了赚手续费,疯狂推销理财、基金产品,却不充分披露风险,甚至存在误导销售。
消费者看似是自主选择,实则成了风险的最终承担者。
补充一组行业数据更能说明问题,2024年银行业合规罚单总量比上年增长不少,超千万元的大额罚单数量更是翻倍。
如此看来,五家银行被罚不是孤立事件,而是整个行业合规问题的集中爆发。
![]()
银行们一边忙着数字化转型、扩张新型业务,一边却把风控抛在脑后,这种发展模式显然走不通。
这次处罚选在年末“收尾期”,但和往年的例行检查完全不同。
监管力度之大、覆盖范围之广,都在释放一个强烈信号:金融监管已经从过去的“防范系统性风险”,转向了“治理行业顽疾”。
![]()
过去几年,监管的重点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比如防止银行挤兑、遏制地方债务蔓延。
现在金融体系总体趋稳,监管开始关注行业的“健康度”。
银行是否建立了真正有效的风险识别机制?信息披露是否透明?业务创新是不是成了规避监管的工具?这些看似细小的问题,积累起来就可能引发大风险。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不就是因为金融创新的风险没被管住吗?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工作报告里明确提到,要“深化金融乱象治理,强化合规硬约束”。
![]()
这说明强监管不是一时兴起,而是长期趋势。
银行们不能再抱有侥幸心理,觉得打打擦边球、走走捷径就能蒙混过关。
银行违规背后,其实也有经营压力的无奈。
利率市场化越来越深入,银行的存贷利差不断收缩,2024年整个行业的净息差已经降到了近十年新低。
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这些传统的“优质客户”增长乏力,优质资产越来越少。
无奈之下,银行只能在风险和收益之间走钢丝,试图通过高风险业务维持利润增长。
![]()
但这种模式显然不可持续。
一家银行的风控漏洞,很可能成为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导火索。
更何况在经济结构调整期,银行业承担着稳定预期、传导信用的重要责任,更不能让内部管理问题拖后腿。
监管出手处罚不是为了打压银行业,而是为了倒逼行业健康转型。
银行想要长期发展,必须抛弃过去“重增长、轻风控”的旧思路,重建合规文化和科学的风控体系。
![]()
未来的竞争力,不再是靠规模扩张和违规创新,而是靠合规前提下的服务升级和效率提升。
那些还想着“躺赚”或者“打擦边球”的银行,怕是迟早要迎来新的“重锤”。
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既需要监管的硬约束,也需要银行的自觉转型。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消费者权益,也让银行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