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 Z 正在重写表情符号的规则,这让其他人都感到困惑。
为什么这很重要:根据语言教育平台Preply在2024年的一项调查,约 80% 的美国成年人表示他们对表情符号的用法感到 困惑。
快速了解:《华尔街日报》在 2021 年称 笑脸表情符号 是一个“代际雷区”——这仍然让人们对自己的短信和Slack消息感到疑惑。
大局观:年轻一代们长期以来在沟通中总是带上自己的独特视角。
- 表情符号帮助简化和活跃我们的对话,但当意义冲突时,可能会导致尴尬的时刻。
他们怎么说: “Z世代正在塑造表情符号文化,”27岁的内容创作者Gigi Robinson告诉Axios。
- 虽然老一辈“倾向于按照他们的理解使用表情符号”,而年轻人则采用了新的定义,关于“数字肢体语言”的书籍作者Erica Dhawan告诉《华尔街日报》。
在你点击发送之前,这是Z世代对一些最常见(也是最常被误用)表情符号的解读。
温和的微笑: 在Z世代看来,这种看似安慰的微笑可能被解读为讽刺或消极攻击。
- 例如,“我的空调坏掉了。”
骷髅: 这可以表示某事非常搞笑、尴尬或让人尴尬。
涂了指甲油的手: 这可以象征奢华、美丽和自信,或者增添一点俏皮。
- 例如,“今晚的晚餐我请。”
✨ 闪光: 这可以用来强调某事,通常带有讽刺意味,或者表达真正的兴奋。
- 例如,“我✨压力很大。✨”
赞: 这种快速的方式来认可或确认某事,在工作之外可能显得有些轻率。
现实检验: 上下文非常重要。以热脸表情符号()为例,它可以传达混乱或极端的热度——不过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会显得有些暗示。
我们正在关注: 随着iPhone的新AI功能让用户能够创造自定义图标,预计会出现更多的表情符号混淆和创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