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水讯 金秋时节,秦安县千户镇的山间果园里一派丰收盛景。1.7万亩苹果缀满枝头,果香四溢,花牛苹果艳若红霞,富士苹果亮如蜜蜡,在阳光照耀下勾勒出山间最美的丰收图景。依托高海拔、强日照、大温差的天然禀赋,这里的苹果果面光洁、果肉细腻,花牛果香醇厚浓郁,富士脆甜汁水丰盈,凭借出众品质成为市场抢手的“香饽饽”,更让全镇奏响了产业增收的“甜蜜乐章”。
![]()
千户镇苹果种植已形成“规模化布局、科学化管理”的成熟发展格局。目前,全镇以红富士、花牛为主导品种的苹果种植面积达1.7万亩,今年依托适宜气候与精细化田间管理,产量同比增长10%。为保障产业稳收,该镇主动靠前服务,邀请县果业局专家开展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为果农协调果树保险降低种植风险,还搭建多方对接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全方位护航产业发展,让农户共享产业红利。“今年红富士苹果能卖到6元一斤,我家8亩果园能收入16万多元。”算起增收账,周湾村苹果种植大户董大叔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
苹果产业不仅让种植户实现致富梦,还带动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脱贫户李大姐在苹果收购点负责分拣、打包,她说:“我每天能挣120到150元,工资当天结,还不耽误照顾家里。”每年苹果采摘季,仅务工就能为周边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真正让“小苹果”成为富民兴乡的“大产业”。
![]()
今年,千户镇的苹果运输还迎来了“科技新帮手”。入秋以来降雨频次增多,王岭、周湾等村的果园多分布在坡地,雨后道路泥泞难行,传统人力、三轮车运输效率低且易磕损苹果,果实面临“运不出、储不住”的难题。关键时刻,王岭村村“两委”干部主动奔走,引入多架载重无人机,搭建起“空中运输通道”。这些经专业改装的无人机,配备防滑防抖运输舱,单次可承载90公斤苹果,能精准避开林间障碍往返运输,每天可运苹果近2吨,效率比传统人力提升3倍以上,损耗率从15%降至5%以下。“往年雨天运果歇好几回,现在10分钟一趟,省劲还保品相。”说起无人机运输苹果的好处,果农王大叔赞不绝口。合作社李大姐也算得明白,她说:“每天省了数百元人工费,还能赶鲜入库卖好价。”
![]()
今后,千户镇将紧扣“十五五”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老旧果园改造,加快打造“高山果业”品牌,推动特色果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更多“致富果”挂满山间,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能。(王思维)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