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游、看演唱会、纪念日影像留念……近年来,租用电子设备在特殊时刻记录生活点滴,成为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之一。只需支付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的租金,就能轻松使用价值数千元的电子产品,这种“亲民”的价格让更多人得以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然而,在这片新兴的租赁市场背后,也暗藏不少隐患。部分不良商家设置的重重消费陷阱,令许多消费者防不胜防。
![]()
某电子设备租赁平台
点进某租赁平台,搜索一款目前售价2800元左右的口袋相机并随机选取一户商家,在商品详情页可以看到,优惠活动期间,租赁该设备30天的租金约为265元,租金随租期变化而有所不同。
![]()
在某租赁平台,租赁某设备30天的租金约为265元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租赁同款口袋相机的价格同样随租期长短变化,最多仅需25元一天。
![]()
某二手交易平台
一位卖家表示,若有需要,消费者还可再购买一份30元的“随心换保险”。在其提供的“随心换保险”详情页,记者看到,该设备有一套磕碰磨损赔偿标准,最高折旧标准为全额赔付。“随心换保险”不保设备丢失,亦不保附件和配件,若购此保险后设备有所磨损,则最多赔付219元。
![]()
某商家提供的设备磕碰磨损赔偿标准
在社交平台搜索租赁不同型号电子设备或租赁平台相关关键词,返还设备时验机遭“提灯定损”,因轻微划痕,商家以“设备损坏”为由要求支付维修费或扣除押金;因未留存完整“开箱”和检验视频,归还时难以证明设备自有的缺陷;合同里暗藏霸王条款等“避雷”内容层出不穷。
消费者、商家在租赁交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以避免事后纠纷?
“天眼问政”专家团成员、贵州省律师协会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贵州秉尚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蒋国军作出解答。
![]()
“天眼问政”专家团成员、贵州省律师协会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贵州秉尚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蒋国军
蒋国军认为,消费者需从“核实资质、明确合同、查验设备、留存证据”四方面入手,主动规避风险。
“消费者要优先选择证照齐全的正规平台或门店,线上租赁需查看平台备案信息、商家营业执照及口碑评价。确认租赁设备的合法来源,要求商家出示产品购买凭证、质检报告,避免租赁到赃物或翻新机。逐字审阅合同,重点确认押金金额、退还条件及时限,并要求删除‘霸王’条款。”蒋国军说,“消费者应明确设备损坏的界定标准、赔偿范围及定损方式,避免模糊表述。”
蒋国军强调,双方应书面约定租赁期限、租金标准、逾期责任,以及设备维修、更换的责任划分。
“收货或取货时,消费者应全程录像记录设备机身、镜头、云台等外观、按键灵敏度、拍摄效果、电量等状态。对照设备清单核对充电器、存储卡、遥控器等配件是否齐全,发现灰尘、划痕等问题当场标注并让商家签字确认。”蒋国军说,还应现场测试设备功能,确保拍摄、续航、操控等正常,留存测试视频或照片作为证据。
蒋国军建议,消费者要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合同文件、设备查验视频等所有交易相关材料。沟通重要事项(如损坏界定、押金退还)时,优先通过平台或书面形式确认,避免口头约定。
作为出租者,则需通过“规范合同、明确告知、全面验机、留存凭证”,建立清晰权责边界。
“出租设备的商家应制定规范且公平的合同,合同需明确设备型号、序列号、购买日期等基本信息、租赁期限、租金及押金标准,避免歧义。合理约定损坏赔偿条款,明确‘正常损耗’ 与‘人为损坏’的区分标准,附设备完好标准说明及定损流程。”
蒋国军表示,商家应提前明确告知关键信息,主动向消费者说明设备使用禁忌、操作注意事项、保养要求,避免因使用不当导致损坏。如实告知设备已有瑕疵,让消费者签字确认,避免事后被指认为“租赁期间损坏”。明确告知押金退还流程、时限及扣除情形,无合理理由不得拖延或克扣押金。
另外,出租前,商家应对设备进行功能检测,确保镜头、按键、续航、操控等核心功能正常,清理镜头灰尘等影响使用的问题。拍摄设备当前状态的完整视频,标注配件清单,作为租赁起始时的设备状况依据。确保设备配件齐全且能正常使用,避免因充电器故障、存储卡损坏等引发纠纷。
“出租方也应留存租赁相关凭证,让消费者签署设备查验确认单、使用须知,留存其身份信息复印件及联系方式。记录租赁交易全程,包括沟通记录、设备交付视频、收款凭证等,便于后续纠纷举证。”蒋国军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睿
编辑 郑康宁
二审 刘娟
三审 闵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