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4日,平常又不寻常。
这是美国联邦政府关门进入第35天,正式打破特朗普第一任期创下的34天纪录,成为近代史上最长的一次停摆。
而第二天,11月5日,恰是特朗普第二次赢得总统大选一周年的“纪念日”。
就在这个日子里,另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发生了:美国最大的城市、千万富翁和乞丐共享的地方、特朗普的老家、金光熠熠的特朗普大厦矗立之处、美国的心脏、摆放自由女神像的那座城,纽约市,选出了一位34岁的新市长——佐赫兰·马姆达尼。
![]()
这个世界上,大部分都不认识佐赫兰·马姆达尼,这个带点南亚特色的名字对多数人来说陌生又拗口。连特朗普听闻结果后的第一反应都是:“民主党人疯了,马姆达尼,或者管他叫什么名字,也疯了。”
更戏剧性的是,为了阻止这位年轻人当选,特朗普竟决定与民主党结盟,这位共和党总统呼吁本党支持者放弃自己的候选人柯蒂斯·斯利瓦,转而支持前民主党人、丑闻缠身的前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这可是老冤家,他和特朗普互喷近5年。
特朗普的理由是,拯救纽约。
他在闹,他在笑。马姆达尼觉得,这是特朗普恐惧的表现,他害怕自己能够当选。
![]()
马姆达尼录制的嘻哈音乐MV
然而,这位甚至连完整工作经历都没有的移民后代,不仅赢了,还以超过100万张选票的压倒性优势碾压对手,投票率创下历史新高。
在千禧一代才刚刚将脚迈出校门的时候,这位美国民主社会主义者联盟的宠儿,成了纽约市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市长,也是首位南亚裔市长。
据新华社报道,马姆达尼胜选让近年来呈现颓势的民主党看到了希望。
他究竟是谁?
![]()
马姆达尼录制的嘻哈音乐MV
01
“叠BUFF型”选手?
不,他是建制派的噩梦
马姆达尼,一位简历风格有些混搭的青年。
简单概括吧,他1991年生于乌干达坎帕拉,7岁随父母移民纽约,在曼哈顿长大。他就读于学霸云集的布朗克斯科学高中,2014年从鲍登学院获得非洲研究学位。从政前,他的职业是住房顾问,帮低收入家庭对抗房屋止赎;闲暇时,他还以艺名“肉豆蔻先生”发行嘻哈专辑,兼职说唱歌手。
2020年,他加入“美国民主社会主义者”(DSA)联盟,当选纽约州议员,从此踏入政坛。
初看履历,马姆达尼像是民主党“白左”最爱的“叠BUFF型选手”:少数族裔、移民背景、年轻、左翼、文化多元……但讽刺的是,这次选举中,恰恰是民主党建制派集体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从前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国会黑人核心小组领袖詹姆斯·克莱伯恩和里奇·托雷斯,到《纽约时报》社论版,甚至前总统比尔·克林顿都公开支持他的对手科莫。
原因很简单,马姆达尼“左”得让一些人害怕。
![]()
马姆达尼录制的嘻哈音乐MV
有媒体称,马姆达尼的胜利是纽约人被生活逼出的选择。2025年,纽约曼哈顿房租中位数达4747美元,普通白领的81%收入要交房租。年轻人选择马姆达尼,是因为他承诺冻结200万套租住房的租金。4年不涨房租,年轻人当然开心。
不止这些。他还主张将纽约市最低工资提高到每小时30美元;推动大规模廉租房建设;效仿卢森堡推行“免费公交”;简化小摊贩执照审批,砍掉冗余官僚程序;甚至提出由市政府运营的低价超市,直接与私营零售商竞争,压低生活必需品价格。
而这一切的资金来源,都指向他最激进的政策:对纽约百万富翁大幅加税。一支麦克风和一套激进的左派主张,他知道自己的支持者,在富豪晚宴上落不了座,在这座被亿万富翁和资本逻辑淹没的城市里,选民们用选票告诉精英阶层:行了,就到这儿吧,受够了。
![]()
02
“特朗普最害怕的噩梦”
如果说马姆达尼的胜选点燃了美国左翼,那它几乎点着了唐纳德·特朗普,让这位急脾气总统当场喷发成一座活火山。
特朗普的敌意毫不掩饰。他在“真相社交”上用全大写字母咆哮,威胁要“以比闪电还快的速度”切断对纽约市的联邦资金。早在选举前,他就放话:“如果……马姆达尼赢了,我极不可能再给纽约一分钱”
选举结果出炉后,特朗普进一步抨击马姆达尼的胜选演讲“充满愤怒与威胁”,尤其针对那句掷地有声的宣言:“要动我们任何一个,就得先过我们所有人这一关。”这显然是对特朗普大规模驱逐移民政策的直接回击。
更火上浇油的是反犹指控。特朗普暗示支持马姆达尼的犹太选民“该去检查一下脑子”,并称这位新市长是“公认的、自认的反犹分子”。尽管马姆达尼本人多次谴责反犹主义,并强调其政策基于经济正义而非身份对立,但这些细节显然不在特朗普的叙事框架之内。
特朗普为何如此痛恨这位34岁的年轻人?
绝非因为年龄——尽管总统不忘补一句:“我可比34岁的马姆达尼帅多了。”
![]()
2025年10月29日,美国纽约市,马姆达尼参加竞选活动。
真正的原因,是意识形态的全面对撞。马姆达尼简直就是特朗普基本盘的“完美噩梦”:大左派,主张租金管制、免费公交、绿色就业岗位。而这一切的资金来源?向富人征税。再加上他对巴勒斯坦的声援、对美国亲以政策的批评,更让特朗普认定:这位激进的左派正在入侵他“心爱”的纽约。有趣的是,一些特朗普盟友私下承认,这场胜利对他未必是坏事:一个新鲜、年轻、激进的“替罪羊”,正好用来凝聚支持者、妖魔化“激进左派”。周三,特朗普在集会上将跨性别女性参与女子体育赛事与马姆达尼挂钩,声称:“他认为让男性参加女子比赛是件好事。”其实,马姆达尼从未就此发表过相关言论。这场胜利对各方意味着什么?
对纽约市而言,这是一场进步主义的美梦与热望。当然,也可能是一场财政噩梦,这取决于你的纳税等级。可以预见,未来纽约与联邦政府将在移民遣返、联邦拨款甚至地铁票价等问题上激烈交锋,推特大战恐怕只是开胃菜。纽约可能成为反特朗普运动的精神首都,也可能沦为特朗普下一场集会中的笑料素材。
对民主党来说,“内战”已进入最高警戒状态。一位左派者击败建制派代表科莫,如同一次失败的拉皮手术,彻底暴露了党内难堪的裂痕。进步派开香槟庆祝,视其为“工薪阶层意志战胜金钱政治”的证明;温和派则惊慌失措,担忧这场“政治地震”吓跑摇摆选民,拖累2026中期选举乃至2028年大选前景。左翼确实在崛起,但代价几何?只有天知道。
有句戏言,说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纽约; 如果你恨一个人,也送他去纽约。现在,这个让人又爱又恨城市,迎来了它让人又爱又恨的新市长。
对整个美国而言,马姆达尼的胜利远不只是一则地方新闻,它是极化加剧的又一记重锤。在一个日益分裂的国家里,一座城市的选举结果,已然成为全国性对抗的预演。
“特朗普,我知道你在看直播,送给你4个字——音量调大。”在胜选演讲上,马姆达尼隔空喊话。音量调大的,大概不止白宫里坐着的那一位。
系好安全带吧。这场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爆米花,请备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