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今日一则关于小米的消息刷屏。高盛表示,做空小米已成对冲基金共识。过去两周,养老基金和对冲基金疯狂抛售小米,空头头寸激增了53%,从现在情况看,小米汽车底盘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监管机构可能开启调查。
![]()
就在近期,小米股价持续暴跌,从大约60港元一路跌至目前的43.44港元,1个多月暴跌27.6%。
![]()
小米股价大跌其实是从雷军年度演讲开始的。彼时, 有人认为其年度演讲属于利好出尽;还有网友认为,小米在新科技方面投入太少,可能是 雷军没拿出 PPT ,没讲 AI 与机器人的大饼。
在社区平台,雷军年度演讲之后,小米本次发布新机则遭受了惨烈的饱和式攻击。
就在26日晚上,金石身边还有朋友表示,“小米下周要崩,口碑坏了,营销反噬,几年缓不过来”;但另有一位曾长期持有小米的朋友则表示:“年底70,三年看120港元,雷军是踏实做实业的,并非一味的营销”。
彼时,金石杂谈总结攻击小米的几个问题: 1)质量差,口碑越来越差; 用过小米产品,体感是质量差、不好用,没有再次购买使用的欲望;甚至有网友说,小米是劣币驱逐良币的典型。
![]()
2)更多是营销+讲情怀,创新不够。甚至有股民直言雷军是“传销大师”。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也指出,小米近年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营销能力,通过小米创始人雷军的亲民互动和大型营销活动,持续在社交圈层中维持高热度。
还有一种解读是:过去,小米靠“性价比+营销”就能打动用户!但现在,用户的心态变了:4000元不仅要买配置,还要买“独特性”。只是简单的外观微创新,无法获得消费者认可。小米17的“大电池”是优点,但不够“独特”;背屏是“创新”,但不够“实用”。
就在9月26日晚间,知名私募海南 希瓦资产创始人、投资总监梁宏为小米疯狂打call:我自己3nm芯片做出来了,但距离全球顶尖芯片还有差距,旗舰手机挑战水果,肯定选最好的芯片,你用自己的芯片怎么挑战水果?后面后面基础款手机用上自己芯片不就好了。这逻辑思路都很清晰。然后就这也能很多人喷?
![]()
再后来,小米汽车的安全问题引发关注。 近期小米SU7在成都发生碰撞后自燃,产生的负面信息较多,导致小米汽车的安全性被公众质疑。
彼时,有目击者称,事故发生后,十余名路人立即施救:有人徒手砸窗,有人飞奔取来灭火器,但尝试后仍打不开车门。后来涉事车辆发出异响,火势愈发猛烈,路人被迫后退,救援未能成功。
据界面,当前市场在售的多款新能源汽车普遍采用电子车门锁设计,紧急情况下需通过车门杯架上方的应急拉手手动开启。若车辆碰撞后无法自动解锁,救援人员将难以从外部开启车门,这为事故处置带来额外风险。
市场分析,小米汽车目前面临的困境是战略失误所造成的。由于小米在手机等行业太过成功,对汽车行业的复杂度预估不足,在“安全”与“成本”之间,重视成本而忽视安全,随销量的提升,汽车安全隐患也逐渐暴露出来。
截至2025年11月,小米汽车累计召回超11.6万辆 SU7标准版 电动汽车,主 要涉及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安全隐患,通过 OTA 免费升级解决。
不过,对于对冲基金看空小米的说法,股民们则持不同看法:高盛的话,最好当反指看,奇准无比;能发出来,应该就是他们做空已经赚够钱了。准备结束套人了,谁这个时候跟进去做空就要被套了;能发出来,就是利空落地了。
![]()
金石杂谈查询发现,近期卖出小米以外资为主,大摩超3000万股,渣打、花旗2800万股,高盛卖出1000多万股;中信证券也卖出3000多万股;内资的港股通以及富途、老虎的内资则是买入主力。
![]()
中信证券认为,随着公司汽车交付量的增加和ASP的上升,小米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将于2025年三季度扭亏为盈。中长期而言,看好小米持续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优秀的硬核科技生态公司,并以AI能力持续提升智能硬件生态的价值,在AI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 AI眼镜、具身智能等更广泛的领域持续焕发蓬勃生机,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