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连贵州茅台这样的龙头也难逃增速放缓的命运。三季报显示,公司营收仅增长6.36%,股价年内下跌5.1%。但茅台用一记"组合拳"告诉市场:真正的强者,从不靠增速讲故事。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image
三季报里的白酒寒冬
390.64亿元的第三季度营收,0.56%的同比增速——这份成绩单放在任何消费企业都算稳健,但对茅台而言却意味着增长神话的阶段性终结。更值得玩味的是,公司选择在此时祭出300亿分红+30亿回购的组合拳,股价托底意图不言而喻。
![]()
image
与那些遭遇业绩下滑就收缩战线的企业不同,茅台反而加大了真金白银的投入。这背后是1595亿现金储备给的底气,更是龙头企业穿越周期的战略定力。当同业还在为现金流发愁时,茅台已经用2108亿未分配利润搭建起股东回报的护城河。
分红回购里的财务艺术
23.957元的每股分红,比2024年中期微增0.075元。看似不起眼的数字变化,却藏着茅台市值管理的精妙设计:既要保持300亿分红的规模惯性,又要让投资者感知到持续提升的可能。
![]()
image
回购方案更是充满玄机。1887.63元/股的价格上限,较前次提升5%,但规模从60亿上限收缩至30亿。这种"加价减量"的操作,既避免了过度消耗现金储备,又通过提高回购价彰显信心。当大多数公司还在纠结是否回购时,茅台已经玩起了精准调控的游戏。
最绝妙的是注销式回购与分红的化学反应。减少股本提升EPS,叠加现金直接返利,相当于给股东发了"双份红包"。这种1+1>2的设计,让茅台的市值管理从单点突破升级为系统工程。
![]()
image
控股股东的秘密武器
当上市公司忙着回购时,茅台集团正在推进30-33亿的增持计划。这两套动作看似重复,实则构成完美闭环:回购注销直接改善财务指标,属于"硬实力";大股东增持传递长期信心,算是"软包装"。
![]()
image
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恰恰回应了新"国九条"对上市公司提质增效的要求。茅台用行动证明,市值管理不是应付监管的临时表演,而是需要真金白银投入的战略工程。从2024年首次回购到如今形成"分红-回购-增持"的常态化机制,茅台正在书写A股价值投资的新范式。
寒冬里的茅台逻辑
在白酒行业集体过冬的当下,茅台这套组合拳至少传递出三重信号:短期要扭转市场对增速放缓的悲观预期,中期要构建股东回报与估值修复的良性循环,长期则要确立行业调整期的价值标杆。
当1595亿现金储备遇上300亿分红+30亿回购,展现的不仅是财务实力,更是一种逆周期操作的战略自信。或许正如茅台公告所言,这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真正内涵——不在顺境时锦上添花,而在逆势中雪中送炭。
对投资者而言,茅台的案例带来一个残酷启示:在这个分化加剧的市场里,只有真正的王者才配谈"长期持有"。那些既无分红能力又无回购底气的企业,终将在新"国九条"的照妖镜下现出原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