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动二轮车巨头中国雅迪集团控股(Yadea Group Holdings)将于本月以“价格屠夫”的姿态登陆日本市场,推出“原付1类”电动二轮车“PORTA”,售价21.7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05万元),较本田、雅马哈等日系竞品便宜三成。这一举动,被业界视为中国电动车企业向日本传统二轮车市场发起的“精准打击”,或重塑日本电动化竞争格局。
![]()
“原付1类”的性价比突围:小巧、便宜,还能“合法上路”
雅迪“PORTA”在日本属于“原付1类”车型(额定功率0.6千瓦以下),持普通汽车驾照即可驾驶,满电续航60公里,支持家用插座充电。其复古造型瞄准年轻群体,定价策略直接对标日本汽油车市场。雅迪日本代理商Hasegawa Mobility社长谷川泰正笑称:“PORTA小巧便宜,日常代步完全够用,比挤地铁还划算。”
相较之下,本田、雅马哈的“原付1类”电动车型售价超30万日元,比汽油车贵10万日元。雅迪以“与汽油车同价”的策略,试图在日本10月底实施更严格的尾气排放新规后,抢占市场空窗期。
![]()
日本二轮车市场的“电动化滞后”:从“霸主”到“守擂者”
日本二轮车市场在1980年代巅峰期年销量超300万辆,但2024年已萎缩至约32万辆,仅为十分之一。电动化进程缓慢,2024年全球电动二轮车占比仅8.5%,日本市场更显滞后。尽管雅迪、印度Ola Electric、越南VinFast等新兴势力加速布局,但日本企业仍依赖内燃机技术,电动化战略保守。
日本中西汽车产业调研分析师中西孝树调侃:“日本企业不急着成为电动化先行者,毕竟内燃机市场还在增长,但‘黑船’(指雅迪)已经来了,再不转身可能被拍在沙滩上。”
“二轮比亚迪”的全球野心:从中国到日本,再到世界
雅迪2001年在中国创立,凭借低价优势主导中国电动二轮车市场,在5000元人民币以下价格区间占据较高份额,被业界称为“二轮比亚迪”。其自主研发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的能力,成为进军日本的底气。
毕马威咨询首席顾问轰木光分析:“中国处于通货紧缩,国内市场低迷,二轮车生产过剩,雅迪需在海外寻找销路。”此次进军日本,是雅迪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也可能成为其撬动欧美市场的跳板。
日企的“电动化十字路口”:跟还是不跟?
面对雅迪的“价格战”,日本企业陷入两难:若跟进降价,可能压缩利润;若不跟进,则可能失去市场份额。本田、雅马哈虽已推出电动车型,但价格缺乏竞争力。雅马哈电动车型计划2026年上市,但时间窗口已被雅迪抢占。
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预测,2035年全球电动二轮车占比将升至18.8%。若日本企业无法在电动化领域快速突破,其全球市场份额可能被中国、印度等新兴势力蚕食。雅迪的“黑船”效应,或将成为日本二轮车产业电动化的催化剂。
![]()
结语:价格战背后的产业变革
雅迪进军日本,不仅是两家企业的竞争,更是全球二轮车产业从内燃机向电动化转型的缩影。日本企业需在技术、价格、基础设施三方面同步发力,否则可能重蹈中国燃油车市场的覆辙。这场“价格战”的背后,是一场关于市场主导权与产业未来的争夺。
近期展会
1、
2、
3、
版权说明: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文章源于授权作家或网络,网络其他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如有侵权,原创作者烦请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处理。 微信:xinshuo2012201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