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苹果在2025年初推出首款iPhone Air时,市场曾以为这将是继mini和Plus之后又一个划时代的产品。
然而现实给了苹果一记重拳,首销周仅5万台的销量,供应链产能削减80%的惨淡数据,让这款以“超轻薄”为卖点的设备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但出人意料的是,就在业界普遍认为苹果将放弃这条产品线时,近期有博主爆料显示,iPhone18 Air(或称iPhone Air 2)已在正常迭代中,并且将迎来关键性的双摄升级。
这一消息得到了摩根大通、TD Cowen等权威机构的背书,预示着苹果并未放弃对轻薄产品线的探索。
![]()
需要了解,初代iPhone Air为了实现极致的轻薄设计,在摄像系统上仅配备了一颗4800万像素单摄像头,且缺乏超广角镜头。
这一决策直接导致了其在摄影能力上甚至不如标准版iPhone的尴尬局面,也成为用户诟病的焦点。
但根据博主透露,iPhone18 Air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评估采用4800万像素主摄+4800万像素超广角的双摄方案。
这一升级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是摄影能力的质的飞跃,使其至少达到iPhone17标准版的摄影水准。
![]()
更值得关注的是,苹果可能在传感器和图像处理芯片上同步升级。
考虑到iPhone18 Air预计2026年发布,它将搭载当时最新的A20芯片,通过更强的算力弥补因机身轻薄而导致的光学不足。
加上计算摄影一直是苹果的强项,在这一领域,因此新机有望实现“轻薄机身不减摄影体验”的承诺。
值得一提的是,初代因为过于注重轻薄,导致体验很差,因此新机可能在电池技术上有新的突破,或者通过芯片能效优化来弥补电池容量的不足。
![]()
除此之外,iPhone18 Air依然是6.5英寸高刷中屏+3D人脸+横向跑道设计,同样是超轻薄定义。
但是,初代iPhone Air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定位尴尬。
它的定价介于标准版与Pro系列之间,却既没有标准版的性价比,也没有Pro系列的旗舰配置。
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定位让消费者困惑:为什么要花比标准版更多的钱,买一款性能反而有所妥协的设备?
![]()
笔者认为,iPhone18 Air要打破这一魔咒,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市场定位。
从目前泄露的信息来看,苹果似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横向跑道设计(灵动岛)和高刷屏的保留,使其在外观和部分体验上向Pro系列看齐,而双摄升级则补齐了摄影能力的短板。
但仅有硬件升级是不够的,新机还需要在产品差异化上做更多文章。
或许,苹果可以考虑将iPhone18 Air定位为“设计师款”或“时尚款”,突出其设计美感和轻薄特性,吸引对手机外观和便携性有更高要求的用户群体。
![]()
另一种可能是调整定价策略,让iPhone18 Air与标准版保持相同价位,以“轻薄特化版”的身份提供另一种选择,而非试图在标准版之上创造一个新的价格区间。
从苹果产品线历史来看,iPhone SE的成功证明了一条道理,那就是清晰的目标用户定位比模糊的“中间路线”更容易成功。
还有就是初代iPhone Air遇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eSIM在国内市场的落地受限。
又或者是iPhone的新产品总是对现有产品做“减法”而非“加法”,作为用户,自然是不愿意为功能缩减的产品支付溢价,即使它有一个突出的特性(如小屏、大屏或轻薄)。
![]()
总之,从商业角度看,iPhone18 Air的前景仍充满挑战,双摄升级解决了初代的一个痛点,但并非全部。
所以,大家对新机有什么期待吗?一起来说说看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