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被媒体称为“中国的马斯克”。
在别人还在炒地产、做互联网的时候,他已经喊出了“让清洁能源改变世界”的口号。
在最辉煌的那几年,他穿着定制西装、坐着私人飞机,从北京奥森北园总部走出时,灯光和掌声都追着他转。
他是那年中国最富的人——李河君,身家高达1600亿元。
他的公司汉能薄膜发电,股价连涨277%,他本人一度被推上“新能源英雄”的神坛。
![]()
可仅仅半年后,一场做空袭击让他从高峰坠落。
股价暴跌47%,财富蒸发900亿,员工讨薪,工厂关停,光伏帝国顷刻瓦解。
他从“清洁能源教父”变成“被执行人”,曾经的首富如今背着债务,被列入失信名单。
李河君的故事,像一部快进版的中国商业史。
它有乡镇企业的野性,有资本游戏的狂热,也有科技理想的幻灭。
他不是一个骗子,而是一个被时代推到风口、又被浪潮吞没的造梦者。
这不是一个人的沉浮,更是一个时代的回音。
01
李河君出生在广东河源的山村,家境清贫。
家里孩子多,父母靠务农维持生计,他从小就懂得要想翻身,得自己找出路。
上大学时,他在北京交通大学读机械工程。
那会儿,宿舍里同学都在准备考研、考公务员,唯独他在琢磨怎么赚钱。
他卖过矿泉水、搞过小批发、在宿舍堆满货物。
毕业时,他已经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1991年,他跟导师借了5万元创业。先做小家电、电脑代理,后来转向投资。
真正改变命运的,是他看准了“水电站”这门生意。
![]()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掀起小水电建设热潮,别人嫌投入大、周期长,他却认为电永远是硬通货。
于是,他跑遍山沟河谷,一次次谈收购。
第一座水电站投产后,每天为公司带来上百万元现金流。
靠着水电,他赚到了第一个亿。
2000年后,他陆续收购了多家水电站,包括业内赫赫有名的金安桥水电站,这座电站成了他的现金奶牛,为他之后的转型提供了子弹。
李河君的眼光远,不想只做水电老板。
他想做能改变世界的能源企业,于是把目光投向了太阳。
02
2006年前后,中国新能源产业刚起步,光伏发电成本居高不下。
那时每度电要三块钱,投资者普遍不看好。
但李河君判断,这是未来的趋势,他选的路线,也与大多数人不同。
主流企业做晶硅太阳能板,而他偏要押薄膜技术,一种被业内视为“落后”的路线。
原因很简单:成本低、重量轻、可以贴在墙上、屋顶甚至汽车上。
他相信,有一天太阳能能像贴膜一样无处不在。
他砸下巨资布局九大制造基地,打通从装备制造到发电终端的全产业链。
![]()
2011年,汉能薄膜发电在香港上市。
2013年开始股价暴涨,一路飙升到2015年年初。
那时,媒体把他称为“光伏狂人”,他公开宣布要造世界第一辆全太阳能汽车,要让每栋建筑都自发电。
股民疯狂追捧,机构排队入场。
汉能的股价短短两年上涨近300%,市值一度突破4000亿港元。
2015年1月,李河君以1600亿身家登顶中国首富。
他在接受采访时淡淡地说:“我不太关心身家,我更想改变世界。”
可惜,资本市场的风从来不会等理想主义者。
03
2015年5月20日,香港证券市场上演惊心一幕。
上午10点13分,汉能薄膜股价突然急跌33%。
一分钟后,又从4.96元被拉回6.35元,再过两分钟,又暴跌20%。
短短半小时,股价狂泻47%,投资者崩溃、交易大厅一片混乱。
汉能紧急停牌,但为时已晚。
一天之间,市值蒸发900亿,李河君的财富少了近千亿。
外界一片哗然。
有人说他遭遇国际做空机构“偷袭”,也有人质疑公司财报造假。
汉能公开否认减持、否认资金链问题,还反复声明公司经营正常。
![]()
但市场信心崩塌,没人再信。
汉能的模式确实存在巨大风险,母公司给子公司输血、内部循环交易、订单集中在集团内部。
这意味着,一旦资金断裂,整个体系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塌下去。
股价暴跌后,汉能陷入困境:工厂停工、项目停摆、员工讨薪。
李河君仍坚持出面演讲,穿着他那件灰格子西装、黄领带,情绪高昂地喊:“我感谢做空者,是他们让我们脱胎换骨!”
那一刻,他还在讲理想,但资本世界的铁律已经宣判:泡沫破裂了。
04
做空风波后,汉能再也没能复牌。
李河君开始四处奔走,试图用私有化回A股的方式自救,但没有成功。
2018年起,公司开始大面积拖欠薪资。
2019年,汉能总部门口出现上百名讨薪员工,光伏幕墙被拆下,工厂荒草丛生。
李河君被法院列为失信执行人,也就是老赖名单。
他没有跑路,仍试图为汉能“续命”,但新能源赛道早已换人。隆基、阳光电源、晶澳、通威崛起,昔日的“薄膜霸主”彻底被边缘化。
![]()
2021年后,汉能陆续清算旗下公司。
2022年,李河君的名字彻底从富豪榜消失。
一位前员工说:“他确实拼命过,也确实赌大了。”
有人说他是骗子,有人说他是理想主义者。
其实,他更像一个被时代裹挟的创业者,他看准了方向,却押错了时间,如果再晚五年,等到光伏真正迎来产业爆发,也许结局会不同。
05
李河君这一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时代企业家的欲望,也照出了梦想的代价。
他靠冒险起家,也因赌局翻车,他代表了中国企业家从“野蛮生长”到“理性转型”的必经阵痛。
新能源的浪潮仍在继续,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技术要落地、产业要稳健、资本要透明。
![]()
理想不是错,错的是脱离现实的速度。
李河君说过一句话:“我希望我的公司是一只烧不死的鸟。”
如今,那只鸟飞不动了,但它燃烧过的火光,曾点亮了一个时代的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