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两轮问询,浙江海圣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圣医疗”)即将接受资本市场检阅。日前,北交所发布公告,海圣医疗将于11月7日上会。
海圣医疗创立者为黄海生,其有过军医经验,也曾在当地人民医院担任过主治医师。海圣医疗主营麻醉、监护类医疗器械产品,靠着上述产品,海圣医疗年入3亿。但是,近年来,海圣医疗的麻醉、监护类医疗器械等产品,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除了产品下降外,海圣医疗的股东更值得关注。日前,海圣医疗发布公告,认定3名亲属为一致行动人,而在此之前,3人并非是一致行动人,北交所的问询函中曾质疑上述3名亲属未被认定认定一致行动人的合理性,海圣医疗回复是由于3人并非直系亲属。
如今,带着产品价格下降、股东关系的变更等问题,黄海生能顺利敲钟吗?
主营产品价格逐年下降
资料显示,海圣医疗是一家面向全球的麻醉、监护类医疗器械综合产品提供商,主营业务为麻醉、监护类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海圣医疗的主要产品为麻醉类、监护类、手术及护理类的各类医疗器械耗材产品。
招股书显示,2022-2025年上半年,海圣医疗的营收为2.68亿元、3.06亿、3.04亿元、1.56亿元,净利润为7011.04万元、7803.67万元、7091.75万元、3549.42万元。
分产品来看,麻醉类产品销售占比相对较高,2022-2025年上半年,海圣医疗麻醉类耗材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30亿元、1.46亿元、1.60亿元、7872.21万元,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48.51%、47.92%、52.60%、50.61%;监护类产品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04亿元、1.19亿元、1.11亿元、6043.16万元,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38.80%、39.03%、36.59%、38.85%。
在麻醉类医疗器械中,气道与呼吸管理系列的平均单价为12.78元、12.73元、11.12元、11.03元,镇痛系列产品的平均单价分别为21.68元、21.22元、15.91元、14.20元,2023-2025年上半年,气道与呼吸管理系列产品分别同比下降0.39%、12.67%、0.80%,镇痛系列产品分别同比下降2.12%、25.05%、10.72%。
气道与呼吸管理系列是麻醉类医疗器械的主要收入来源,数据显示,2022-2025年上半年,气道与呼吸管理系列的收入分别为9748.12万元、1.12亿元、1.25亿元、6286.14万元,占麻醉类医疗器械的比重分别为74.62%、76.71%、78.13%、79.85%。
除了上述产品外,监护类医疗器械和手术及护理类医疗器械的产品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数据显示,2022-2025年上半年,生命信息监测系列产品的平均单价2022年的37.06元下降到2025年上半年的29.64元,动静脉通路系列的平均单价由2022年的7.88元下降到2025年上半年的5.56元,氧疗系列的平均单价由2022年的7.62元下降到2025年上半年的6.74元。
除了价格下降,毛利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招股书显示,2022-2025年上半年,海圣医疗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2.84%、53.15%、52.07%、51.56%,整体呈下降趋势。分产品来看,2022-2025年上半年,麻醉类耗材的毛利率分别为50.62%、52.37%、51.54%、50.61%,监护类耗材毛利率分别为59.95%、58.61%、57.61%、55.35%,也呈下降趋势。
虽然价格和毛利率等指标下降,海圣医疗依然将重点放到这两项业务上。此次IPO,海圣医疗拟募资3.70亿元,其中1.74亿元用于麻醉监护急救系列医疗器械升级扩产及自动化项目,是使用募集资金最多的一项。
海圣医疗在招股书中表示,随着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和市场区域的不断开拓,产能将逐步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瓶颈。为抓住市场的发展机遇,扩大医用耗材市场份额,对现有的厂房和生产车间进行装修升级改造,引进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硬件设备,提高公司生产效率,从而提升公司的生产能力,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数据显示,2022-2025年上半年,监护类医疗器械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4.78%、97.46%、91.08%、99.00%,产销率为99.76%、89.47%%、84.81%、120.63%;麻醉类医疗器械的产能利用率为94.99%、97.62%、95.53%、95.58%,产销率为89.87%、99.60%、94.11%、94.62%。
追加三名亲属为一致行动人,家族掌权超70%
相较公司业绩,海圣医疗的股权关系或许更令人关注。
海圣医疗设立立于2000年,成立时的股东为黄海生、黄水娟,持股比例分别为60%、40%,黄水娟系黄海生哥哥黄杨生之配偶。
后经过股权变更,黄水娟在2021年的持股比例为11.72%;2022年,黄水娟将股份转让给丈夫黄杨生和女儿黄燕,两人持股分别为3.75%、3.13%;2023年,黄水娟、黄杨生将全部股份转让给黄燕,至此黄燕的持股比例为11.72%,仅次于黄海生47.11%的持股比例,为第二大股东。据公开资料,黄燕现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教师和海圣医疗董事。
除了黄燕外,海圣医疗的股东中还有其他黄海生亲属的身影,黄海生之妹黄彩丽、黄海生姐夫王增华,两人持股比例分别为4.69%、2.34%。黄彩丽、王增华加上黄燕的持股份额,三人合计持股为18.75%。
不过有意思的是,黄彩丽、王增华、黄燕并未被认定为一致行动人,这也引起北交所的关注。“未将黄彩丽、黄燕、王增华认定为共同控制或者一致行动人的原因及合理性。”北交所在问询函中如此提到。
海圣医疗则回复称:黄彩丽、黄燕、王增华均不是实际控制人的配偶、直系亲属,未认定为实际控制人符合相关规定。
但颇具戏剧性的是,海圣医疗前脚刚表示未认定一致行动人符合相关规定,后脚紧接着追加认定黄彩丽、黄燕、王增华为一致行动人。
10月30日,黄海生、吴晓晔、黄燕、黄彩丽、王增华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由黄海生、绍兴励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吴晓晔变更为黄海生、绍兴励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吴晓晔、黄燕、黄彩丽、王增华。
协议生效后,实际控制人黄海生、吴晓晔及其一致行动人黄燕、黄彩丽、王增华合计控制海圣医疗股份4715万股,占比73.67%。
海圣医疗对于一致行动人变更解释道,为确保公司持续、稳定的发展,提高公司经营、决策的效率,确保各方作为公司股东或董事对公司重大事项决策的一致性。
目前,黄海生直接股持47.11%,为海圣医疗的控股股东,妻子吴晓晔持有励新投资20.60%财产份额,通过励新投资间接控股7.81%。黄海生及吴晓晔夫妇两人合计控股54.92%。同时,黄海生任董事长、总经理,吴晓晔任励新投资执行事务合伙人。
海圣医疗的成立于黄海生的履历或存在一定关系。
黄海生曾是一名军医,硕士研究生学历,在南京军区总医院、解放军101医院有过任职经历,后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绍兴第二医院任主治医师;吴晓晔先后在无锡市轻工职业中学、无锡市山明中学任教师,后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任药剂师,且比丈夫黄海生晚一个月进入绍兴市人民医院,2006年4月至今,任海圣医疗职员。
如今,海圣医疗上会在即,面对产品的价格下降,这名“老军医”能如愿踏进资金大门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