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春耕时节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正呈现出一幅别开生面的农作图景。
四台搭载智能系统的无人驾驶播种设备,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准引导下,沿着预设轨迹匀速前行,将一粒粒麦种整齐播入土壤。仅用十天便完成五千亩小麦播种任务,且在播种后48小时内即启动滴灌系统,实现水肥同步供给,这一高效场景宛如未来农业提前落地人间。
而在数年前,提及我国主要粮食产区,公众第一反应仍是黑龙江、河南、山东等传统大省。
这些地区长期占据全国粮食总产量排行榜前列,表现稳定。其中黑龙江尤为突出,已连续十五年位居全国粮食产量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大粮仓”。
可若聚焦单位面积产出能力,格局则悄然生变。
![]()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片曾被视作棉花与瓜果专属地带的新疆,于2024年以每亩524.8公斤的平均单产成绩超越上海,首次登顶全国粮食单产榜首,正式确立其“中国新粮仓”的地位。
新疆粮食生产的飞跃式进步,首先要归功于耕地资源的根本性重塑。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疆粮食年产量仅为110万吨,尚不足全国总量的1%。
彼时农田分布零散,多呈碎片化状态,加之盐碱化和风沙侵蚀严重,农作物收成高度依赖自然条件,靠天吃饭是常态。
历经数十年持续投入与改造,如今新疆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989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总面积的72.8%,该比例不仅高于黑龙江,也接近直辖市上海的水平。
![]()
这些集中连片、设施完善的优质耕地,彻底改变了过去“巴掌田”“补丁地”的面貌,通过实施土壤改良工程、配套现代化灌排网络,使原本低效贫瘠的土地蜕变为高产稳产的沃土良田。
以库车市甬库团结村为例,当地小麦亩均产量由过去的300公斤跃升至700公斤以上,土地流转价格也随之从每亩几十元上涨至900元,农民收入显著提升,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
真正推动新疆农业提质增效的核心动力,来自科技力量的深度融入,使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强引擎”。如今播种作业不再需要人力弯腰劳作,基于北斗导航的无人驾驶播种机可实现厘米级定位,播种行距均匀笔直,并能同步铺设滴灌带,传统农具早已退出历史舞台;
![]()
田间管理全面迈向智能化,玛纳斯县的农户只需打开手机APP,便可实时获取土壤湿度、养分含量等关键数据,远程操控水肥一体化系统完成精准灌溉与施肥,足不出户即可掌控万亩良田;
空中植保环节更显高效,配备高精度定位系统的无人机执行喷洒任务,药肥覆盖无死角、无重叠,作业效率达每小时数十亩,远超人工背负式喷雾器的时代。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新疆农科院自主研发的抗逆增产技术,专门应对干旱区小麦易倒伏难题,推广应用以来累计带动增收超过5亿元。依托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新疆小麦与玉米的大面积单产屡创全国新高,其中千亩连片玉米单产最高达1550.15公斤,充分彰显科技赋能粮食生产的巨大潜力。
![]()
科学优化种植结构也为粮食产能提升注入强劲动能。近年来新疆坚持推行“两增一调”策略:稳定小麦种植规模,扩大玉米生产面积,同时适度压缩棉花、林果等经济作物占比。
2024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440万亩,较2020年净增1095万亩,增量居全国首位;相应地,部分经济效益较高的非粮作物面积有所缩减。这种“以减换增”的战略调整,体现了新疆主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大局的责任意识。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的图木舒克市,当地探索出“棉花—冬小麦—小米”三熟轮作模式,成功盘活盐碱撂荒地资源,实现一年三季收获,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保障了粮食种植任务的落实。
![]()
新疆粮食产业的崛起,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深远意义。当前全球粮食供应面临严峻挑战,饥饿人口逐年上升,而我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仍需大量进口谷物满足需求,粮食自给压力不容忽视。
在此背景下,新疆交出了亮眼答卷:2023年全区粮食总产量突破2000万吨,实现从“自给有余”向“支援全国”的转变;2024年进一步增至2330.2万吨,新增产量相当于为全国每人额外提供3斤口粮,其总产甚至超过浙江、福建、西藏、宁夏、青海、海南六省区之和。
作为全国仅有的七个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新疆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稳定的“压舱石”力量。
今日的新疆粮食,不仅数量可观,品质同样卓越。2024年全区一等小麦占比高达9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三十个百分点,意味着端上百姓餐桌的每一碗面食,都源自高品质原粮。
![]()
展望未来,新疆已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年新增粮食种植面积60万亩,力争增产10亿斤;同时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装备升级,计划将成熟的高效种植技术输出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助力区域粮食安全合作。
从荒漠戈壁到连片良田,从缺粮省份到全国单产冠军,新疆用几十年时间完成了一场震撼人心的粮食逆袭。
这场变革的背后,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打下的坚实根基,是农业科技持续突破带来的生产力跃迁,更是胸怀国家战略使命的责任担当。
未来,这座崛起中的“中国新粮仓”,必将持续释放潜能,让越来越多优质的“新疆粮”装满亿万家庭的“中国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