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濯水古镇邂逅生态保护宣传盛会
雄奇山水,新韵重庆,本期来到渝东南的黔江。在人们的印象中,它是渝东南的中心城市,拥有“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的美誉,这里有重庆唯一的5A级古镇濯水古镇、有城市大峡谷、蒲花暗河、小南海、土家十三寨等诸多旅游景点,我们计划在这里好好的玩上两天,不过在濯水古镇却意外遇上了2025年重庆市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暨湿地保护宣传周的启动活动。这场不期而遇的生态盛会,像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了解黔江乃至重庆野生动物与湿地保护成果的新大门,也让这趟旅途多了份难忘的绿色记忆,随手拍下了一组照片,现与大家一起分享。
![]()
![]()
![]()
歌舞暖场,鸟类保护倡议与小微湿地访谈
早上我们在前往沧浪桥的途中,被濯水牌坊前有热闹场景吸引了。走近一看,只见身着民族服饰的演员正踏着欢快节拍,跳起热情洋溢的舞蹈,清脆的歌声萦绕在古镇街巷,瞬间让现场氛围热闹起来。接着,护林员、学生、司法工作者、快递员和市民代表相继上台,共同举起倡议牌,一字一句宣读《野生鸟类保护倡议》。“不猎捕、不买卖、不伤害,不寄运、不放任野生鸟类流通,让飞羽自由翱翔!”的誓言铿锵有力,穿透古镇的喧嚣,深深感染着在场每一个人。
![]()
![]()
随后的小微湿地保护访谈更是干货满满,黔江、开州、梁平三地的实践者坐在舞台中央,分享着各自与湿地的故事:梁平竹山场镇尾水湿地如何让浑浊污水变身清澈溪流,黔江官村湿地怎样靠花卉观光和研学旅游带动村民增收,开州又如何用“科研+特色修复”模式,让两万余只候鸟重新回到熟悉的栖息地。这些鲜活的案例,让我们真切看到了“生态美”与“民生富”的双向奔赴,也读懂了湿地保护背后的民生温度。
![]()
![]()
脱口秀科普、知识竞答与启动仪式
脱口秀表演的登场,让现场瞬间变成欢乐的海洋。演员用接地气的重庆方言,将“湿地像地球的肾脏,能净化水质、调节气候”“观鸟时要保持距离,不靠近鸟巢、不随意投喂”等专业知识点,融入一个个诙谐段子里。原本略显枯燥的科普内容,在轻松的笑声中变得通俗易懂,连身边的小朋友都听得津津有味。
![]()
紧接着的知识竞答环节气氛更显热烈,主持人刚抛出“重庆已建成多少处湿地公园”、“每年迁飞季节都有数以万计的猛禽从重庆主城掠过,重庆也被称为什么之城?”等问题,台下观众就纷纷举手抢答,答对者领到的生态文创礼品,更是让大家的参与热情高涨。
![]()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启动仪式——嘉宾们依次上前,轻轻按下代表森林、湿地、鸟类的“生命叶片”,大屏上一棵光秃秃的树干逐渐抽枝发芽,最终长成一棵枝叶繁茂、百鸟栖息的“生命之树”。当“2025年重庆市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暨湿地保护宣传周正式启动”的字样亮起时,现场掌声雷动,那一刻,保护自然的信念仿佛也在每个人心中扎下了根。
![]()
![]()
![]()
摄影展区赏景:镜头定格巴渝野生动物灵动之美
主舞台旁边的重庆市野生动物摄影展区,是我停留最久的地方。两块2.1米×4米的异型铁艺展架设计别致,上面整齐陈列着60幅高清摄影作品,主角大多是重庆的野生鸟类。每幅作品旁都配有物种基础信息和保护等级说明,镜头下,白鹭掠过阿蓬江水面时激起的涟漪、中华秋沙鸭在溪流中潜水捕鱼的灵动、黑叶猴抱着幼崽在树枝间跳跃的憨态,都被捕捉得淋漓尽致。这些平时难得一见的画面,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巴渝大地野生动物的鲜活生命力,也让我对“保护”二字有了更具体的认知。
![]()
![]()
互动体验:沉浸式游戏学透生态保护知识
在摄影展区的旁边是互动体验区,刚走上前,就有工作人员递来一本“生态守护者任务卡”,邀请我参与闯关。于是我分别前往“知识问答”、“生态知识拼拼乐”、投壶小游戏、“飞鸟谜踪”等参与游戏互动,动手的同时,不仅收获了一个文创纪念品,也加深了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理解,可谓收获良多。
![]()
![]()
![]()
非遗糖画体验:传统技艺里藏着生态保护巧思
互动体验的旁边,有一个非遗糖画摊,只见艺人端坐于摊位前,前面有一个印着黑叶猴、中华秋沙鸭、鸳鸯等本土保护动物图案的转盘,一位小朋友转动转盘,指针最终停在中华秋沙鸭。老艺人便手腕轻转,铜勺在石板上游走,短短几十秒,一只惟妙惟肖的中华秋沙鸭就成型了——扁扁的嘴巴、流线型的身体、展开的翅膀,细节栩栩如生。待糖浆冷却,艺人用竹签轻轻挑起,小朋友轻咬一口,童年乐趣与生态保护的理念在此刻交织,真是格外有意义。
![]()
![]()
![]()
![]()
保护区展示区:解锁湿地与动物保护背后的故事
互动体验区旁的8个保护区展示区,同样藏着不少“生态宝藏”。重庆缙云山、雪宝山、五里坡、阴条岭、金佛山等各自占据一个摊位,展示内容丰富多样。工作人员分别以画册、明信片、文创产品、展板等方式,向人们传播各个保护区的基本情况、特色物种和保护成效,有的还分享了“救助受伤候鸟、帮助野生动物重返自然”的真实故事。听着这些故事,看着摊位上的展品,我们对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坚守与付出充满敬佩。
![]()
![]()
黔江生态答卷:优良环境成野生动物宜居家园
在活动结束后,我们还游览了旁边的阿蓬江湿地公园,当地工作人员介绍说,黔江作为武陵山腹地的生态屏障,近年来通过生态修复工程、数字监测技术应用和相关制度保障,让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森林覆盖率达到65%,阿蓬江的水质长期保持Ⅱ类及以上,“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景已成常态。
![]()
![]()
感悟心声:保护自然是每个人的日常责任
偶遇这场活动,让我对重庆的野生动物保护和湿地保护有了全新的认知。以前总觉得“保护”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是专业人员的责任,但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保护自然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具体行动:在户外遇到野生鸟类时保持距离、不随意丢弃垃圾污染湿地、拒绝购买野生动物制品、向身边人普及保护知识……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都能为生态环境贡献力量。这场活动通过趣味互动、生动科普,让更多人了解保护的意义,凝聚起全民参与的合力,这种“接地气”的方式,远比单纯的宣传标语更有感染力。
![]()
![]()
后记
湿地是地球的“肾脏”,滋养着万物;鸟类是自然的“精灵”,点缀着天空。它们的存在,让这个世界更加灵动、鲜活。保护湿地、守护鸟类,本质上就是守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正如活动中那份倡议所说,愿我们都能让“观鸟不扰、护湿有为”成为生活常态,用每一次小小的行动,汇聚成守护绿色家园的强大力量,让绿水青山永远相伴,让飞鸟翔集的美景永驻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