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来,万木渐萧。然而,在江西省鄱阳县谢家滩镇200亩油茶山上,仍处苗期的1.5万株油茶树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这里是鄱阳县华胜种养家庭农场千亩油茶基地一期现场。老板潘梅火端祥着生长状况良好的油茶树介绍说,今年一季度,农场投资36万余元建成油茶基地一期,五年后可摘果生产茶油,预计初始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左右,可为鱼米之乡鄱阳的“油瓶子”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
1974年出生的潘梅火是土生土长的谢家滩人。他也曾外出务工多年,但乡土情怀让他意识到,农村建设农民致富还得靠农业发展。于是,他从流转承包20亩稻田起步,2013年成立华胜种养家庭农场,正式步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追梦征程;2015年,他发起成立鄱阳县梅火种养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的乡亲抱团发展高产水稻,逐步成为当地的种田大户。
![]()
实践中他发现,个体农业和种田大户急需相关农事服务。于是,他购进插秧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在干好自身生产的同时,为越来越多的农民兄弟提供生产服务,并于2020年组建鄱阳县梅火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带动大家共同投资生产。当年,该合作社成为江西首批省级农事服务中心,全省仅12家。同时,种田人渴望的优质优价的种子化肥等农资,始终萦绕在潘梅火心头。经过数年筹备,2022年他成立鄱阳县云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农资、农产品的销售与服务搭建起平台。
![]()
围绕“农”字做文章,潘梅火走出了自己的道路,赢得了各级的认可。2022年,他荣膺江西省十佳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称号,他的合作社也被评为江西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这些年来,他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通过土地流转整合、机械化耕种、社会化服务、多层面科技示范等方式,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智能化发展,自主种植水稻稳定在6000亩以上,农事服务辐射周边16000亩,甚至到达景德镇市和安徽省。
![]()
潘梅火常说,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他有坚持学习党的政策和农业科技的习惯,他千方百计追加产业投入,稳步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例如,运用智能无人机,可实现播种、施肥、洒药一条龙;采用新型收割机,水稻收割、脱粒、装车、秸秆粉碎还田一气呵成。他先后建成智能化育秧中心、日处理300吨烘干厂等设施,极大提高了农事效率,成为鄱阳县重要的现代农业带头人。
![]()
如果说,潘梅火以往在当地人印象中还只是一位超级“种田大户”,那么自2021年以来,随着他干事创业格局的跃迁,他正以一位农业企业家的形象展现出新农人的担当。2021年,“十四五”规划拉开大幕,他也发出了“给我五年,还你一个新局面”的豪言。当年,他突破“种田”的局限,向大农业迈进,并选择从蔬菜产业入手。他与相关村组商谈后,把120亩撂荒地重新开发为蔬菜基地,种植辣椒、西瓜、草莓、羊肚菌等反季节果蔬,为鄱阳“菜篮子”建设推波助澜。
![]()
多年来,潘梅火的稻谷畅销广东、福建等地,实现了从一粒种子到成熟稻谷的生态产业链。能否打通全产业链“最后一公里”,把稻谷变成大米再销往各地?能否打出自己的品牌,通过提升附加值促进本地人就业增收?他通过考察下定决心,2022年推出“鄱阳香米”品牌并委托生产,2023年初首批“鄱阳香米”上市,获得好评如潮。今年,他计划投资百万元,采购国内先进设备,建设精制米厂,为鄱阳“米袋子”建设贡献企业的力量。
![]()
从米袋子、菜篮子,到油瓶子、果盘子,潘梅火通盘布局大农业。“米袋子”顺势而为,“菜篮子”方兴未艾,“油瓶子”开启基地建设,“果盘子”已开始规划。他表示,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大型果园的建设是他心系的事业,基地已有初步选择。他说,“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扭住目标不放松,扎扎实实向前干,相信理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
目前,潘梅火引领的四大平台机构,拥有固定资产1700万元,年综合产值稳定在1000万元以上。“钱袋子”越来越丰厚了,潘梅火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近年来,他的合作社、公司,吸收农民就业数百人,其中脱贫户有30多人,每年发放工资、分红数百万元。他坦言,干事创业是很辛苦的,他几乎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但再忙再辛苦,合作社社员的利益和工人的工资福利是首位的,他希望通过更好的发展带动更多的乡亲实现共富。(饶赣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