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们村里的节目,也这么好看!”11月5日晚上,淄博市博山区白塔镇群众的热情被一场“从群众中来”的“文悦白塔 恣在村晚”文艺演出再次点燃:没有专业的演员,却个个精神抖擞;没有高大上的舞台,却赢得掌声不断。
今年以来,白塔镇以“文悦白塔·恣在村晚”为载体,发动文艺“能人”自荐、群众海选,把舞台搭在广场,把节目排在家门口。截至目前,已开展“村晚”演出22场,现场参与演出、观看群众3500余人,网络直播观看群众5200余人次。
![]()
“能人”搭起文艺舞台
在白塔镇,小戏小剧的热潮正在悄然升温。11月5日,记者早早就来到白塔镇小店村的文化广场。小店村阳光舞蹈队的成员们,正在为当晚的演出精心准备。让人感慨的是,她们都不是专业的演员,而是一个个地地道道的村民。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丰富辖区群众的文化生活,白塔镇依托文艺“能人”自荐、演出活动“海选”的形式,组建了镇级文艺演出剧团。剧团成员来自各个村居,农忙时是种地能手、企业职工,闲暇时则摇身一变成为舞蹈演员、民间歌手、乐器演奏者。
“文悦白塔·恣在村晚”正是这一群众文化热潮的生动体现。白塔镇以网格片区为单位,组织村居互演、优秀节目巡演,将村民自发组织的演出 团体,组织到统一的文艺活动演出中来,让这些民间的演出团体既有表演的场地,又能让他们的表演惠及更多村庄。自活动启动以来,白塔镇已开展“村晚”演出21场,线下观众达3000余人,线上直播观看群众4700余人次。
![]()
刘善忠(右二)参加的阳光合唱队正在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原来咱们自娱自乐的界面,也能到各个村庄的舞台上演出!咱们自己的歌声,也能通过舞台、通过网络,传播到更多人的耳朵里。”白塔阳光合唱队的刘善忠今年60岁了,但到了排练场上却成了年轻人,合唱队的队员们互相鼓励、提意见,越唱越有信心。如今,阳光合唱队已经成了白塔镇的“文艺骨干”。
白塔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也积极加入其中。电吹管演奏节目《站在草原望北京》就出自白塔镇文体中心电吹管培训班——老师义务授课,学员们从零基础学起,如今已能登台表演。白塔镇副镇长张道凯介绍:“我们希望搭建一个平台,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展示自己、享受文化生活,真正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演出还没开场,锣鼓队的鼓声已经传遍附近的村庄。
家门口的高水平“村晚”
11月5日晚上6点,演出正式开始。小店村文化广场灯光璀璨、乐声悠扬,白塔镇“文悦白塔·恣在村晚”文艺演出在这里热闹开场。夜色未深,广场上早已人头攒动,老人、孩子、年轻人围坐成圈,笑语声与音响里的旋律交织成一幅动人的乡村夜景。
开场舞《吉祥》由饮马村香儿舞蹈队带来。伴随着轻快的鼓点,演员们笑颜明媚、步伐轻盈,舞出了丰收的喜悦。台下观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群“家门口的明星”。
随后,白塔中心校学生王一诺的女声独唱《灯火里的中国》让人眼前一亮。优美的歌声在夜空中回荡,台下的掌声久久未歇。北万山村的丁明带来男声独唱《搀扶》,嗓音浑厚、情感真挚,唱出了邻里之间互助扶持的温度。
![]()
女声独唱《灯火里的中国》。
节目一个接一个:白塔阳光合唱队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赢得阵阵掌声;高靖雅的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让人仿佛往日的劳动场景中;赵庄村梁传春的口技快板《守财农》逗得观众笑声连连;小品《你有我也有》则以幽默讽刺了生活中的小心思,贴近百姓、入情入理。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由白塔镇文体中心电吹管培训班带来的节目。据介绍,这是白塔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免费培训成果。随着旋律响起,几位中老年学员神情专注,指尖跳动,旋律昂扬激荡。一位村民一边鼓掌,一边感叹:“没想到他们演奏得这么好!”
从黄梅戏《谁料皇榜中状元》,到阳光舞蹈队的《信天游之恋》,再到国家村周先香的朗诵《诗意中国》,整场演出节目丰富多样,民族舞、戏曲、快板、武术轮番上阵,既有传统韵味,又有时代风采。
小店阳光舞蹈队领队丁华告诉记者,精彩节目的背后,其实是大家默默付出、努力排练的汗水,大家一起伴随着音乐用舞蹈来表达热爱,用自己的方式,让文化的火种在乡村土地上生根发芽。
![]()
演出现场,小朋友看得目不转睛。
把舞台搬到百姓“床沿上”
“每次演出都会来很多人,不提前占座,还坐不下呢。”小店村党总支书记宋作光笑着告诉记者,村里的小朋友最喜欢看的是武术表演,白塔村的姜绍勇、马泽坤现在成了孩子们的偶像。
这种“盼望着”的热情,不仅代表了小店村村民对“村晚”的态度,也代表了整个白塔镇群众的一种态度。每一场“村晚”,无论在哪个村举办,消息一出,总能吸引周边群众赶来观看。
“咱们的节目,不仅在家门口能看到,而且上网还能看,家里老人坐在床沿上就能看直播!”正在为本次演出进行直播的白塔镇工作人员刘溢璇说道。
全民参与的背后,是白塔镇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持续探索。通过“文艺能人+海选”的方式挖掘人才,通过网格化巡演扩大覆盖面,通过线上直播打破演出的场地限制。
![]()
刘慧艳演唱歌曲《映山红》。
“以前,到了晚上,大家就打牌、看电视。现在不一样了,不但能近距离观看演出,还能亲身经历参加演出。”来自罗圈村的刘慧艳在这次演出中给观众们演唱了《映山红》,她的歌声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演出在东万山村“四季红舞蹈队”的《舞动中国》中落下帷幕,台下观众掌声雷动……从村头广场到手机屏幕,从唱家乡到演家乡,白塔镇的“村晚”正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改变着村庄的气质。它让乡村的夜晚更热闹,也让人们心里的那份文化自豪感重新被点亮。
“文化的力量,就是能把人聚在一起。”白塔镇副镇长张道凯表示,白塔镇正在计划将“文悦白塔·恣在村晚”常态化,让每个季度都有一轮巡演,形成“人人参与、村村有戏”的新格局。
“文悦白塔·恣在村晚”,不仅是一场场文艺演出,更是一种文化回归——回到生活的泥土中,回到百姓的笑声里。正如张道凯所说:“我们不只是组织文化惠民演出,更是给白塔人民提供一个在家门口展示自我、相互认识的舞台,让群众看到美,让‘能人’唱出情,让老人孩子‘跳出幸福’,这才是‘文悦白塔·恣在村晚’的目的。”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李波 通讯员 王晓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