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陕西省咸阳市的民政局里,来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来办理老兵登记手续的。
工作人员接过老人递过来的一张纸时,瞬间就被惊得呆住了。只见这是一张已经有些破旧、颜色泛黄的纸,上面印着“中国人民志愿军记功书”。仔细一看,这记功书还是许世友将军颁发。
更让人惊讶的是上面竟然有黄继光和邱少云这样家喻户晓的英雄的名字。这时候老人缓缓地对工作人员说:“我的名字也在这上面。”
![]()
工作人员一听,不敢有丝毫的马虎,赶紧把这件事向上级领导汇报了。领导得知情况后迅速与军区方面取得了联系。
经过一番认真的核实最终确定这张记功书是真的,老人的身份也得到了确认。
大家不禁好奇,这位老人到底有着怎样不平凡的经历呢?毕竟他的功绩可是能和黄继光、邱少云相提并论的呢!
![]()
1952年初冬,在朝鲜半岛,上甘岭战场上志愿军排长蔡兴海带领8名战士,创造了一项战场奇迹,他们利用手榴弹“空爆”技术,在一天内打退美军七次冲锋,以仅轻伤3人的代价歼敌400余人。
这一战术后来被战友们称为“打空爆”,其效果之显著,甚至让美军误以为志愿军使用了某种高科技武器。
上甘岭战役被称为朝鲜战争中的“绞肉机”,在这片不过3.7平方公里的山地上,敌我双方投入了超过10万的兵力。
美军调集了高达300多门大炮、170多辆坦克,每天向我军阵地倾泻炮弹数10万发。山头被削低了近2米,岩石被炸成一米多厚的粉末。
时任志愿军第15军45师133团2营4连3排副排长的蔡兴海,就在这炼狱般的战场上坚守着。
![]()
“当时我们的装备和敌人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多年后蔡兴海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美军一个师的火炮就比我们整个志愿军多几倍。但我们有的是智慧和勇气。”
在武器装备远不如美军的情况下,志愿军战士们不得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出各种独特的战术。手榴弹“空爆”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空爆”其实指的是让手榴弹在半空中就爆炸,这样做能扩大它的伤害范围和威力。
普通的手榴弹是落地后才爆炸,那时候弹片主要像扇子一样往上飞开,躲在掩体后面的人可能就没事了。但如果手榴弹在空中就炸开,弹片就会向各个方向乱飞,让敌人无处躲藏。
“其实这个方法不是我们首创,”蔡兴海谦逊地说,“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就有战士使用过。但我们把它系统化、普及化了。”
![]()
蔡兴海和战士们经过多次练习,摸清了手榴弹在不同引信时间下的爆炸特点。
他们发现只要拧开手榴弹的尾盖,手指勾住拉火环往外拉,但不马上扔出去,而是先在手里攥个一两秒,再用力扔向敌人,这样手榴弹就能正好在敌人头顶上方炸开。
蔡兴海解释说:“这得把时间掐得特别准。要是在手里攥的时间太短,手榴弹就会在离敌人挺远的地方炸了;可要是攥的时间太长,说不定就在自己手上爆了。这简直就是在和死神跳舞啊。”
1952年11月2日,上甘岭597.9高地上,蔡兴海带领8名战士守卫着一个重要的前沿阵地。天刚蒙蒙亮美军的进攻就开始了。
![]()
蔡兴海回忆说:“第一次冲上来的敌人大概有一个排那么多。我们一直等到他们走到离我们只有30米的地方才突然对他们开枪。
我大声喊了一声“打空爆”,战士们就立刻把手里头已经准备好的手榴弹往敌人头顶上扔。”
刹那间空中响起一连串爆炸声,弹片如雨点般向下倾泻。美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打懵了,丢下十几具尸体仓皇撤退。
蔡兴海说:敌人很快又冲了上来,这次他们派了一个连的兵力。我们换了个打法,先让他们走到手榴弹能炸到的地方,然后大家一起扔“空爆”手榴弹。
同时我还让两个战士用转盘机枪守住敌人的退路不让他们跑掉。第二次冲锋又被击退,阵地前留下了更多美军尸体。
![]()
随后的战斗越发惨烈。美军依仗兵力优势和强大火力,连续发动了五次冲锋,一次比一次凶猛。最后一次甚至出动了一个营的兵力。
后来一位参战的战士回忆说:那时候我们手里的手榴弹已经剩得不多了。蔡排长就对我们说:等敌人靠得近近的再打,每一颗手榴弹都得干掉几个敌人!
在蔡兴海的带领下,战士们都很冷静地应对战斗。他们一直等到美国兵离阵地只有20多米的时候,才把手里头剩下的手榴弹扔出去。
同时他们还用步枪、机枪精准射击,专门打敌军官和机枪手。
![]()
蔡兴海说:最危险的一次有几个美国兵已经冲到了离我们阵地只有10米的地方,是我们的爆破筒解决了问题。
经过一天的激战,蔡兴海和8名战士共打退了美军七次冲锋。战后统计他们以仅轻伤3人的代价,歼敌400余人,创造了朝鲜战场上的一个奇迹。
蔡兴海始终保持着谦逊说道:其实这不全是我们的功劳,我们的炮兵和友邻部队给了很大支援。而且美军不熟悉我们的战术吃了亏。
蔡兴海在谈到这次战斗能取得那么大胜利的原因时说:主要靠的是“空爆”手榴弹。这东西一炸,敌人根本没地方藏。而且它爆炸的时候声音特别大,弹片又多又密,把敌人吓得魂飞魄散。
![]()
一位幸存的美国士兵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中国军队使用了一种新式武器,它在空中爆炸,像榴霰弹一样我们无处可藏。没有人相信那只是普通手榴弹。
蔡兴海和战友们的成功经验很快在志愿军中传播开来。各级指挥员意识到“打空爆”是一种以弱胜强的有效战术,特别是在防御作战中,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手榴弹的威力。
蔡兴海说:后来上级专门派人来总结我们的经验并在全军推广。不过也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因为这种打法很危险,稍有失误就会伤到自己。
为确保安全,志愿军各级部队组织了专门的训练,让战士们熟练掌握手榴弹的引爆时间。许多部队还开展了“打空爆”比武,评选投弹能手。
![]()
这一战术的推广,极大提高了志愿军的防御作战能力。在接下来的上甘岭战役中,不断有部队运用“打空爆”技术,给予敌军重大杀伤。
据战后统计,在上甘岭战役的43天里,志愿军共毙伤敌军2.5万余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手榴弹造成的杀伤,“打空爆”战术功不可没。
蔡兴海因其在上甘岭战役中的英勇表现,被志愿军总部授予“特等功臣”称号,并荣获“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然而,在谈及这些荣誉时,蔡兴海总是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全体战友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那8名战士同样是英雄,他们有的后来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
![]()
蔡兴海特别提到了一位名叫李明的战士:他是在第6次冲锋时负伤的,右手被子弹打穿,还坚持用左手投弹。最后是被我强行命令撤下火线的。
还有一位小战士才18岁叫王永富,在第7次冲锋时,他抱着一根爆破筒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1953年,蔡兴海作为志愿军英雄代表回国参加国庆观礼,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但他始终保持着战士本色,在部队一直服役到退休。
虽然现代战争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高科技武器层出不穷,但上甘岭英雄们创造的“打空爆”战术仍然给予我们启示: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通过战术创新和灵活运用,仍然可以克敌制胜。
军事专家指出,“打空爆”本质上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武器效能的思路,这种思路在现代战争中仍然有价值。
![]()
2013年蔡兴海在接受采访时说道:现代战争打的是高科技,但决定胜负的仍然是人。再先进的武器也要由人来操作。
我相信今天的人民军队,仍然保持着那种敢于斗争、善于创新的精神。
他把自己的生日改为11月2日——那个在597.9高地激战的日子。
每当回忆起牺牲的战友,蔡兴海总是泣不成声:“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我不是什么英雄。与牺牲的战友相比,我能活着走下战场就是最好、最高的待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