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全面复盘“四渡赤水”:不是蒋介石不会打仗,实在是毛主席太厉害

0
分享至

1935年初,中国西南的崇山峻岭间,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悄然展开。红军三万人马,被40万国民党重兵团团围住,天险环绕、粮弹匮乏、方向不明,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但最后,红军不仅成功突围,而且还在敌人眼皮底下来回穿插,这场战役被称为“东方战争艺术巅峰”的战役,让局势彻底逆转。

毛主席到底是怎么把40万大军玩得团团转的?

从死路突围

长征中最难的一段是这被夹在乌江与金沙江之间的困局。彼时红军刚经历湘江惨败,兵力锐减,遵义会议虽调整了指挥权,但局势依旧凶险。蒋介石调集中央军、川军、滇军和桂军共40万兵力,意图将红军一举歼灭。

红军手中兵力不到三万,按照常规打法,根本冲不出去。这时候,毛主席没有选择正面突围,而是换了个方向思考问题。他看清楚了敌军内部的矛盾,尤其是地方军阀之间谁也不愿为中央军卖命的弱点。



于是,原本计划北渡长江的路线被果断放弃,红军转而向川南运动,选择了当时兵力最薄弱的赤水河流域。

毛主席的判断是:敌人越以为你不会去的地方,越可能是突破口。

第一次渡赤水,红军从土城受阻后迅速西渡,打破了敌人的合围节奏。



更重要的是,红军在信息战上占据了先机。军委二局破译了国民党的密电,毛主席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就调整部署,而蒋介石往往两三天后才知道红军的动向。这种信息差,决定了战略节奏。

当时欧洲战场的打法还停留在静态防御,堑壕对峙。红军却已经在打“快节奏的运动战”,日均行军70里,是敌军的两倍。这种速度,逼得国民党部队疲于奔命,战线拉长,漏洞也就多了。

回马遵义

一次突围已属不易,毛主席却在敌人最不可能想到的时候,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策,调头打回遵义。这个决定在当时引发了不少质疑,甚至红军内部也有人担心这是“走回头路”。



但毛主席判断得非常清楚。敌人认为红军只会一直逃,不敢掉头,所以遵义方向的兵力部署反而空虚。而且,滇军调兵防守金沙江后,黔北区域变得相对薄弱。

娄山关是关键节点。毛主席精准地选择了黔军防守的薄弱环节,发起闪电战。只用了一天时间,红军就重新夺回了遵义门户,控制了这一战略要地。



这一步棋,看上去像是“险招”,实则是心理战的运用极致。敌人越不信你会这么走,你就越该这么走。

红军不仅打了回头仗,还建起了“假动作系统”。电台频繁发出假情报,制造出主力正在向云南方向运动的假象。同时混入部分真实信息,让国民党情报系统彻底失效。

这种“真假掺杂”的信息战术,后来在二战诺曼底登陆的“保镖行动”中被广泛使用。而毛主席在1935年就已开始实践,可见其战略思维的前瞻性。



三渡赤水

第三次渡赤水,是整场战役中最具欺骗性的操作。红军高调展示北渡长江的准备:搭建浮桥、调动器材、电台密集联络,营造出要强攻长江防线的态势。

国民党果然中计,重兵北调守长江,而贵阳方向兵力骤减。红军趁势调转方向,再次南下,留下一片混乱。

蒋介石在日记中写下“敌军踪迹诡秘”,其实就是对红军战略欺骗的无奈承认。敌人被逼着追,却总是慢一步,每一次出动都跟不上红军的节奏。



1991年美军在海湾战争中搞的“左勾拳”行动,用假动作调开伊拉克主力后从侧翼突袭,战果显著。而红军在赤水河畔,就已经把这招运用得炉火纯青。

毛主席的思路很清晰,兵力不如人,就创造时间差;正面打不过,就用假象调敌。打仗不光是打人,更是打心智。

终极一渡

四渡赤水的最后一步,是最具艺术性的战略跳跃。红军再次制造主攻贵阳的假象,敌人调动滇军回援贵阳,结果金沙江防线被撕开了。

红军主力抓住这空档,用72小时完成百里急行军,在敌人尚未反应过来之前,迅速突过金沙江。敌人还在贵阳准备决战,红军早已渡江而去。



留下的小部队继续制造假动静,让敌人误以为主力还在原地。而主力已经完成战略转移,彻底脱离了敌军包围圈。

这是一次主动设计的“节奏转移”。就像二战中的敦刻尔克撤退,是不得已的逃命;而四渡赤水,是主动的节奏掌控,敌人还没出拳,红军已经换了擂台。

这场战役是“东方战争艺术的巅峰之作”。



四渡赤水打到最后,红军不仅摆脱了重围,还掌握了战略主动权,为后续北上抗日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这场战役提供了一个军事上的“新范式”。

靠掌控节奏、制造混乱、打破常规的战术创新赢得胜利。毛主席没有用常规打法去拼消耗,而是用非线性思维去改写战场规则。



这场战役让“运动战”成为中国军事思想的一部分,也为后来的游击战术提供了理论支撑。

战略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对人性、节奏、心理的全面掌控。

四渡赤水不是一场战术奇袭,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胜利。在绝境中不只是求生,而是重新定义“胜负”的标准。

不是蒋介石不会打仗,而是毛主席太会换打法。兵法看似死板,实则最活;打仗看似比拳头,实则比脑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香港风水师蔡伯励评李嘉诚:有钱无福之人,活得太累

香港风水师蔡伯励评李嘉诚:有钱无福之人,活得太累

田先生研究室
2025-11-11 18:53:21
又一脸盲!李菲儿新照撞脸多人,女星为何总把特色整没

又一脸盲!李菲儿新照撞脸多人,女星为何总把特色整没

嘴角上翘的弧度
2025-11-10 10:01:39
辽宁无缘决赛采访!杨鸣回应赵继伟伤势,再谈辽粤对决展伤感话题

辽宁无缘决赛采访!杨鸣回应赵继伟伤势,再谈辽粤对决展伤感话题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11 22:07:01
随着林诗栋4-0,全运会男单16强出炉,具体对阵如下,梁靖崑爆冷

随着林诗栋4-0,全运会男单16强出炉,具体对阵如下,梁靖崑爆冷

侃球熊弟
2025-11-11 18:37:54
大反转!偷拍者被带走调查,出轨地点不是医院,祖副院长原配发声

大反转!偷拍者被带走调查,出轨地点不是医院,祖副院长原配发声

壹月情感
2025-11-10 16:52:17
男子10米台神仙打架!练俊杰3.5分优势摘金,奥运冠军曹缘获银牌

男子10米台神仙打架!练俊杰3.5分优势摘金,奥运冠军曹缘获银牌

全景体育V
2025-11-11 20:59:10
古二再曝王家卫录音,拿疫情大开玩笑发国难财,恶意诋毁讽刺上面

古二再曝王家卫录音,拿疫情大开玩笑发国难财,恶意诋毁讽刺上面

花哥扒娱乐
2025-11-10 03:01:52
11月15日准时供热 天津多措并举保障温暖过冬

11月15日准时供热 天津多措并举保障温暖过冬

金台资讯
2025-11-11 19:18:32
梦回巅峰!林高远/刘诗雯4-1强势淘汰上海混双,晋级全运会半决赛

梦回巅峰!林高远/刘诗雯4-1强势淘汰上海混双,晋级全运会半决赛

乒谈
2025-11-11 20:48:52
奇才前锋惠特摩尔谈出征火箭:无压力会全力备战&望打出最佳状态

奇才前锋惠特摩尔谈出征火箭:无压力会全力备战&望打出最佳状态

史虇的生活科普
2025-11-12 06:34:49
绝了!C罗腹肌碰伊莲娜高跟鞋,分手后各自活成顶流典范

绝了!C罗腹肌碰伊莲娜高跟鞋,分手后各自活成顶流典范

罗氏八卦
2025-11-11 08:29:02
一同入选,麦卡利斯特兄弟是阿根廷时隔14年再度出现“兄弟国脚”

一同入选,麦卡利斯特兄弟是阿根廷时隔14年再度出现“兄弟国脚”

懂球帝
2025-11-11 18:11:16
内涵问题:男性在夫妻生活中,“发射”一次,究竟会消耗多少营养

内涵问题:男性在夫妻生活中,“发射”一次,究竟会消耗多少营养

医者荣耀
2025-11-11 12:05:07
iPhone卫星功能大升级:从“救命工具”到“全场景连接中枢”

iPhone卫星功能大升级:从“救命工具”到“全场景连接中枢”

Thurman在昆明
2025-11-11 15:22:56
张朝阳完成半马挑战!与海澜周立宸共赴江阴新桥镇马拉松盛宴

张朝阳完成半马挑战!与海澜周立宸共赴江阴新桥镇马拉松盛宴

搜狐体育
2025-11-12 07:17:00
4强诞生!斯诺克冠中冠战报:特鲁姆普6-2雷佩凡,强势冲赛季首冠

4强诞生!斯诺克冠中冠战报:特鲁姆普6-2雷佩凡,强势冲赛季首冠

越岭寻踪
2025-11-11 05:51:55
左宗棠堪称封神的千古名句:值得你抄写100遍,读懂受益一生

左宗棠堪称封神的千古名句:值得你抄写100遍,读懂受益一生

长风文史
2025-10-18 10:01:47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霹雳炮
2025-10-17 21:31:29
缅北女魔头魏榕:建立血牛库,别墅藏帅哥,不听话就赏“肉灵芝”

缅北女魔头魏榕:建立血牛库,别墅藏帅哥,不听话就赏“肉灵芝”

刀刃故事
2024-10-08 23:39:48
刘强东新车,给雷军上了一课

刘强东新车,给雷军上了一课

科技头版Pro
2025-11-11 14:52:31
2025-11-12 07:52:49
苏曼文史 incentive-icons
苏曼文史
一个能力很小欲望很大的普通人
1371文章数 1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13岁于子迪一鸣惊人 打破尘封13年的200米混亚洲纪录

头条要闻

13岁于子迪一鸣惊人 打破尘封13年的200米混亚洲纪录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手机
本地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艺术要闻

Joseph Van Luppen:比利时19世纪重要的风景画家

手机要闻

荣耀MagicOS 11月升级:车联优化+视频锁屏,多机型适配太良心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