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来,第一期《东方110》节目就划分了跟交通出行密切相关的版块《十字街头》。没有跟拍大案要案时的惊天动地,也不同于记录暖心事的细水流长,《东方110》拍摄交通的记者总是穿梭在街头巷尾,记录十字街头的新鲜事。
《东方110》
见证的交通大事记
1993年
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维护自行车的交通秩序是交警工作的重要主题。为此,1993年,《东方110》开播之初便用四个小故事专门报道自行车的管理。
![]()
通过节目向观众发出遵守交通规则的呼吁,也是《东方110》作为一档普法栏目,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1994年,高于地面5.5米的内环高架道路开通,不仅开始把上海的各个区域,按照环形加以区别,也标志着上海正式进入立体交通时代。

高架通车以后,许多机动车驾驶员自然利用高架道路通行,但许多行人和骑车人,或许也因此觉得车辆变少,而肆无忌惮地乱穿马路。

保障高架通畅和行车安全便成了当时上海交警工作的当务之急,对此,《东方110》一直在记录。
1994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实施汽车牌照拍卖制度。

随着上海发展按下加速键,汽车对道路和交通造成的压力被急剧放大。

1994年
2004年
从1919年,上海的街头矗立起了全国第一座红绿灯,1988年3月9日,《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正式发布,到2004年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如此种种都意味着依法治理交通难题是大势所趋。
法治进程在推进,但人们的交通文明意识一时还跟不上。2013年,《东方110》节目仍然能在马路上抓拍到行人的多种交通违法行为。

2013年
2016年
日益增长的车辆和紧张的道路资源之间的矛盾加剧,频发的交通事故导致严重的后果。
2016年3月25日,一场后来被称为“最严标准”、“最严执法”、“最严管理”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在全市拉开序幕。
《东方110》连续推出40集交通大整治特别节目,见证上海的交通法治进程。

《东方110》播出的教科书式执法的案例,常常会受到网友的一致好评。


每一次执法的过程,都是对违法当事人和周围群众的一堂普法宣传课。
近几年来
交通发展中,为了保障道路通畅和行车安全,设计左转弯待行、潮汐车道、高架环岛红绿灯等等……上海交警的创新举措如璀璨的珍珠,给城市的发展增添光彩。
· 王登海设计的综合待行区

·路边漆画的禁停黄实线

·交警推出的快处易赔APP

·无人机协助处理的事故


交通发展步入新时代,《东方110》与观众一同见证,新时代交警执法从管理职能向服务效能的转变。
据统计,上海现在有70多万名快递外卖骑手,每天都有大量的非机动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为保障骑手们的交通安全,上海交警主动为骑手们送上管家式的“安全服务套餐”:安全宣讲进企业、开辟专门停车区、换电区等。

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要求机动车路口礼让行人,部分过江隧道开放非机动车夜间通行,以及开发盲人过街提示系统等等举措,无不彰显着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理念。

交通的未来属于你我,需要你我共治。
车轮滚滚,安全为上,《东方110》一直在路上……
值班编辑:丁昊杰、唐敏
2025年第八届中国国际
进口博览会期间交通管制通告
2025年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
部分交通临时管制通告
上海市公安局计划招录550名人民警察
11月1日至7日网上报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