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除了大豆,美国竟然还想谈中美跨国收养?这扇门早该关上了!

0
分享至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中美即将会晤谈大豆贸易,美方却突然加码,想把跨国收养议题塞进来。

自1992年以来,超16万中国儿童被跨国收养,其中8.2万去了美国。2024年我国调整政策后,近270个美国家庭的收养程序停摆。

白宫官员还放话称中方决定“不可接受”,可这就奇怪了,自家事自己做主,美国凭啥指手画脚?



不是突然变脸,是历史使命已完成

我们先从政策的来龙去脉说起,1992年《收养法》出台时,国情和现在大不一样。那会儿人均GDP才几百美元,社会福利体系薄弱,不少地区连福利院的基本供暖都成问题。就像合肥早期的福利院,工作人员冬天得砸开池塘冰面洗尿片,孩子生病只能硬扛,开放跨国收养实属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

但三十年过去,情况彻底变了。根据民政部数据,2013年全国孤儿还有54.9万,到2023年只剩14.4万,十年减了七成多。这背后不只是经济增长,更是福利体系的全面升级。以四川眉山为例,2024年当地举办的收养评估培训班,专门针对收养家庭的育儿理念、应急能力做系统考核,光一期就培训了120多名评估人员。



儿童福利经费也跟着涨,从2018年的49.6亿元,涨到2023年的111.3亿元,翻了一倍还多。全国儿童福利机构超1200家,床位超10万张,连偏远地区的福利院都配了康复室和特教老师。

说白了,当年是“没办法才送出去”,现在是“有能力自己养,还能养得好”,跨国收养的历史使命自然就结束了。



自家孩子自家疼,国内保障早接得住

有人担心停了跨国收养,孩子没人管?看看安徽、江苏的实践就知道多虑了。安徽这个曾经孤儿保障压力大的省份,早已建起成熟的“自养”体系;江苏则在社区层面下功夫,2024年全省建成1800多个“儿童之家”,每个月组织心理辅导、兴趣课,让散居孤儿也能感受到家的温度。

先来看安徽,对残障儿童,推行“分类安置+精准兜底”:重度脑瘫孩子每周能享受2次上门康复训练,配备专业康复师和护理员;散居的残障孤儿每月领1300元补贴,集中供养的能拿1966元,还能免费享受医保报销。



针对女童,不仅保障平等入学、就医的权利,还联合妇联推出“一对一帮扶”,企业捐赠的助学金优先覆盖女童,避免因性别歧视影响成长。

更关键的是制度在持续升级,2024年初,安徽省民政厅专门拿出44.3万元预算,优化了收养评估系统,现在想收养孩子,不仅要审核经济条件,还要通过育儿知识测试、家庭环境安全评估,甚至邻里口碑调查也会纳入考量。

2016年安徽还有84例涉外收养,到2024年只剩3例,这数据说明啥?国内家庭越来越愿意收养,连轻度残疾、有健康问题的孩子,都能找到真心接纳他们的家庭。



江苏的做法也值得提,2023年起,当地推行“孤儿成长档案”,从入学到就业全程跟踪。比如苏州一名患有轻度自闭症的孤儿,档案里详细记录了他的康复进度、兴趣特长,社区不仅帮他找到收养家庭,还协调学校安排特教老师陪读。现在这孩子已经上初中,成绩稳定,还加入了学校的机器人社团。这样的成长环境,远不是跨国收养能比的。

跨国收养藏风险,别国早踩过坑

为啥说停就停?风险实在绕不开。举个实际例子,韩国2025年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报告揭露,1960到1990年代竟有17万儿童,以收养名义被贩卖到欧美,机构为了凑“订单”,甚至把3岁孩子改成17岁,52%的领养档案都是假的,34%的生母是被胁迫签字。这哪里是收养,分明是人口贩卖。



美国的问题更突出,是收养中国儿童最多的国家,却偏偏是联合国成员国里唯一没批准《儿童权利公约》的。2023年美国司法部数据指出,当年接到的跨国收养家庭虐童报案有127起,每一起都触目惊心。更讽刺的是,美国国内对收养家庭的审查漏洞不少,有家庭明明有家暴记录,却还能通过审核收养海外儿童。

再看欧洲的动向,丹麦2025年初直接关闭了唯一的海外收养机构,原因是发现多起档案造假;荷兰5月宣布不再允许公民从国外领养儿童;挪威的监管机构更建议,未来两年暂停所有海外收养。



俄罗斯也早有教训,2013年一名21个月大的俄籍男童,被美国养父忘在车里9小时致死,随后俄罗斯直接禁止美国家庭收养俄儿童,国内收养率三年就涨了27%。哈萨克斯坦、埃塞俄比亚也陆续叫停跨国收养,都是怕孩子在异国他乡受委屈。

笔者还在报道中,看到过一位被收养到荷兰的中国女孩的经历,她叫冯东丽,从小因为黄皮肤在学校被欺负,长大想寻亲,却发现当年的收养档案里,连出生地都写错了。这种身份认同的痛苦,是多少物质补偿都填不满的,与其让孩子在文化割裂中挣扎,不如留在熟悉的语言和环境里成长。



议题捆绑不成立,儿童不是交易筹码

回到美方的诉求上,这波操作实在不合理。2024年超100名美国议员致信前总统拜登,想让他把收养议题塞进中美会晤,拜登政府都没敢答应,因为知道这不符合国际惯例。现在特朗普政府想借着大豆贸易施压,明显是把儿童当交易筹码。

这逻辑根本站不住脚。贸易谈判谈的是关税、市场准入,儿童福利关乎的是生命尊严,怎能混为一谈?中方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早说过,政策调整符合《海牙跨国收养公约》里“国内收养优先”的原则,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不是中方独有的规定。



而且,美方喊着“保护儿童”,却忽视自家收养体系的问题。据美国国务院数据,2008到2016年,每年从中国收养的儿童有2000到3000例,2023年只剩16例。背后是这些年美国收养政策的公信力在下降,不少国家都不愿意把孩子送过去。

还有学者算过一笔账,美国家庭收养一个中国儿童,要给中介机构3到5万美元,其中不少钱流入了私人腰包。之前湖南邵阳曝光的“邵氏弃儿”事件,就是有人借着跨国收养牟利,把超生儿童强行送进福利院,再“卖”给外国家庭,这种黑幕,正是中方要杜绝的。



关上门是为了更好守护

总结下来的话,停止跨国收养从不是针对谁,而是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选择。当我们有能力让孩子在本土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有成熟的福利体系兜底,有越来越多国内家庭愿意伸出援手,这扇门就该缓缓关上。

美方想把儿童议题当谈判筹码,本身就违背了保护儿童的初心。毕竟,每个孩子的未来都不该和大豆、关税一样,被摆上交易桌讨价还价。

中方的政策调整,不是拒绝爱心,而是对生命更负责任的态度。让孩子在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文化里,被真心疼爱、健康长大,这难道不是最基本的诉求吗?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子将社保迁到异地,临退休被告知无法在当地退休 她将社保中心告上法庭,一审二审均败诉

女子将社保迁到异地,临退休被告知无法在当地退休 她将社保中心告上法庭,一审二审均败诉

红星新闻
2025-11-06 00:01:17
男子凌晨打网约车将手机遗忘车内,司机竟因口角将手机“丢”到了300公里外……

男子凌晨打网约车将手机遗忘车内,司机竟因口角将手机“丢”到了300公里外……

红星新闻
2025-11-06 15:21:26
湖南省卫健委通报“省人民医院祖某某、曾某生活作风问题”:情况属实

湖南省卫健委通报“省人民医院祖某某、曾某生活作风问题”:情况属实

新京报
2025-11-06 16:16:07
中央定调,退休新政落地,1970年以前出生的更加受益?一起看看

中央定调,退休新政落地,1970年以前出生的更加受益?一起看看

好贤观史记
2025-11-06 08:21:45
大瓜!网友爆料副院长和女医生私情,视频画面流出,女方十分主动

大瓜!网友爆料副院长和女医生私情,视频画面流出,女方十分主动

派大星纪录片
2025-11-06 11:07:07
江浙沪某高校病态的“三朵桂花”事件:新型垃圾,逼疯中国年轻人

江浙沪某高校病态的“三朵桂花”事件:新型垃圾,逼疯中国年轻人

小椰子专栏
2025-11-06 13:02:38
时长17分钟的不雅视频在网络热传,矛头指向两位医生,详情曝出

时长17分钟的不雅视频在网络热传,矛头指向两位医生,详情曝出

胡侃社会百态
2025-11-06 09:33:43
专家最新回应“康熙生父为洪承畴”:采样过雍正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后代,DNA证实其努尔哈赤支系

专家最新回应“康熙生父为洪承畴”:采样过雍正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后代,DNA证实其努尔哈赤支系

扬子晚报
2025-11-06 12:13:35
陈永胜已任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由辽宁跨省调任

陈永胜已任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由辽宁跨省调任

澎湃新闻
2025-11-06 20:26:41
“演练对俄核打击”,最新曝光!

“演练对俄核打击”,最新曝光!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06 23:56:30
辣眼!副院长与主任欢愉被扒,女方奔放又丰腴,多张生活照曝光

辣眼!副院长与主任欢愉被扒,女方奔放又丰腴,多张生活照曝光

吃瓜局
2025-11-06 14:12:26
全运会女双10米台:陈芋汐/掌敏洁轻松摘金,全红婵无缘领奖台

全运会女双10米台:陈芋汐/掌敏洁轻松摘金,全红婵无缘领奖台

全景体育V
2025-11-06 18:52:10
原来她就是邵佳一妻子,怪不得能成为国足主帅,娶一个贤妻旺三代

原来她就是邵佳一妻子,怪不得能成为国足主帅,娶一个贤妻旺三代

素衣读史
2025-11-06 18:17:09
菲律宾宣布进入国家灾难状态

菲律宾宣布进入国家灾难状态

环球网资讯
2025-11-06 10:44:01
354票赞成,15票弃权。泰国为泰党就这么选出了新老大。

354票赞成,15票弃权。泰国为泰党就这么选出了新老大。

百态人间
2025-11-06 05:50:03
韩网友提问:在铁证面前,中国人为什么还不承认汉字起源于韩国?

韩网友提问:在铁证面前,中国人为什么还不承认汉字起源于韩国?

通文知史
2025-11-06 03:25:03
湖南人民医院祖某某、曾某东窗事发,两人都是高学历,官方通报了

湖南人民医院祖某某、曾某东窗事发,两人都是高学历,官方通报了

平老师666
2025-11-06 22:09:11
特朗普:要求内阁全面向中国官员看齐,本周内必须做到

特朗普:要求内阁全面向中国官员看齐,本周内必须做到

头条爆料007
2025-11-06 18:21:14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扬平说史
2025-11-06 20:22:42
副院长和女主任的瓜,细节越挖越多,视频曝光后,网友直呼辣眼睛

副院长和女主任的瓜,细节越挖越多,视频曝光后,网友直呼辣眼睛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06 14:27:10
2025-11-07 05:32:49
百科密码 incentive-icons
百科密码
专注趣味科普人文百科。
2681文章数 55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家居
数码
游戏
旅游
手机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数码要闻

苹果Apple TV全新开场动画幕后:相机结合玻璃Logo实拍

珍惜PS4会免!明年将大幅减少数量 只偶尔提供给PS+

旅游要闻

11月6日最佳情报|济南郎茂山日出美如画,三媳妇山奇峰峻美!

手机要闻

荣耀500系列再次被确认:骁龙8s Gen4+8000mAh,2亿主摄也在内!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