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君
11月6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民政厅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省民政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于建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十四五”以来,山东持续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在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基础上,更加突出救助服务的主动性、及时性,努力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加精准高效、温暖便捷的救助服务。
![]()
完善救助政策,扩大救助保障范围。山东修订了《山东省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办法》,出台了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等认定办法,基本建成了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专项社会救助范围向低保边缘人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拓展。同时,改革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由急难发生地24小时先行救助,让异地遇困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十四五”以来,累计实施临时救助73.5万人次。
创新救助方式,提高救助服务水平。为满足困难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救助需求,山东大力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联合13部门出台指导意见,推动救助方式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方式转变,涌现出青岛“小桔灯”心理服务、泰安“仙桃子”照料服务等特色品牌。聚焦困难群众实际,有针对性地提供日常探访、照料护理、心理疏导等服务,惠及困难群众51万人次。
强化数字赋能,增强主动救助能力。为提升精准救助水平,建成山东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从防“漏保”、防“错保”两大维度设置128条监测预警指标,汇聚了28个部门77类数据,及时发现困难家庭支出骤增、收入骤减、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等风险信息并跟进施救,推动“人找政策”的被动救助向“政策找人”的主动帮扶转变。同时,为进一步减轻患大病困难群众的医疗负担,山东持续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建成慈善“救急难”信息平台,通过线上高效匹配救助需求与慈善资源,成功帮助1.1万困难群众化解燃眉之急。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