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奔驰GLC(参数丨图片)剐蹭小米SU7的视频火了。原视频就是一辆小米SU7正常行驶,被倒车的奔驰GLC给蹭到了。
本来以为是一件小事,结果小米SU7整个侧面损毁非常严重,后车门的内部框架都出来了,轮胎爆胎出现了断轴现象,而奔驰GLC只是后保险杠掉了点漆。因为小米自带流量的缘故,视频被传得到处都是,奔驰官方始终保持沉默。
![]()
很多人不解,这是“大胜”呀,为什么奔驰不大力宣传?这都是现成的素材。或者说一直以来,似乎都是新势力宣传比奔驰更好,奔驰从来不反击。
奔驰做事的逻辑究竟是什么?或者是百年豪华品牌是靠什么维系的?让功夫汽车大家一起看一下。
(1)情有可原,也有不可原
事情是一位美女车主爆出来的,她表示自己当时的车速只有十几码,完全没想到会发生如此严重的剐蹭,整个门都烂掉了,甚至还有断轴和爆胎。而奔驰GLC只是有点剐蹭的痕迹,在没漏底漆的情况下,换个塑料件,抛光一下就行了。
![]()
其实这件事倒也没有那么夸张,车尾的核心设计目标就是要减少驾驶舱变形,同时保护车辆关键部件,因此整体结构刚性往往是最高的。开车久一点的人都知道,但凡出现追尾事件,十有八九是后车损坏更严重,经常是后车整个前脸都“垮掉”了,前车只是掉点漆或轻微受伤。
车身侧面则更复杂一些,因为与车内人员的距离仅有几十厘米(大概就是一个车门厚度),,而车尾往往有1-1.5 米。因此侧面车门往往是没有溃缩消耗涉及的,结构往往也不会设计的太硬,若结构过硬,冲击力会直接传递给车内人员。
![]()
从这个角度说,小米SU7的侧面“撞不过”奔驰GLC的尾部,其实“情有可原”。但从另外的角度,小米SU7从上市开始就不停营销自己无敌的安全性。
号称核心刚度指标比肩超跑,用“航空级标准”堆料强度拉满,A/B柱、防撞梁、侧围门槛等关键防护部位均做了加强。各类测试分数也不低,甚至包括被数十吨大货车侧翻压顶/碾压后,乘员舱框架依然能保持完整。结果“实战”表现如此不堪,属实说不过去。
![]()
说到底还是造车思路问题,不用怀疑小米的测试成绩,中保研25%正面偏置碰撞确实拿了高分。前挡风玻璃零碎裂、A柱纹丝不动、乘员舱完好无损、车门可正常开启,这些都是非常硬核的成绩。
但测试并不等于所有,现实中多起碰撞打不开车门,被奔驰低速一蹭直接断轴,这些都体现了小米造车的缺陷。在很多碰撞测试覆盖不到的场景,小米这样的新势力依然是欠缺的。
(2)奔驰不语,只因犯不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不止奔驰,几乎所有的一线豪华品牌都不会拿普通事故说事。包括沃尔沃这样专精安全的品牌,也从来不拿某起事故来“佐证”自己的安全性非常领先。难道它们不知道流量的重要性吗?当然不是,只是没那个必要罢了。
![]()
奔驰作为百年豪华汽车品牌,技术积累、市场地位以及品牌口碑都是通过长期沉淀形成认知,它的核心目标客群往往更关注豪华体验、品牌底蕴、商务属性这些,而不是某次的 “碰撞胜诉”。它要解决问题,也从来不是某次测试的拿分,而且满足全体用车群体五花八门的需求,最大限度保障消费者的安全。
对于奔驰而言,小米也好,或者其他的新势力也罢,普通道路剐蹭,本质是日常交通意外,而非技术层面的 “实力对决”。若专门宣传此类事件,反而可能拉低品牌格调。
![]()
至少在外人看来,似乎是奔驰需要通过与新兴品牌的偶然事故来证明自身?不仅不符合 “行业标杆” 的品牌姿态,甚至可能让消费者觉得 “小题大做”。
小米确实是是新能源赛道的热门品牌,自带极高话题度。这也意味着小米车型的任何动态都容易引发广泛关注,包括这次的剐蹭也是一样。哪怕奔驰避之不及,依然没能逃脱被流量吞噬的命运,更不用说主动宣传了。
![]()
如果奔驰做了,甚至可能被外界解读为 “借助小米流量炒作”,或 “以老牌巨头身份打压新兴品牌”,不管是哪一种,对奔驰“沉稳、高端”的品牌形象都会是一种伤害。
甚至之前保时捷回应小米圈速,虽展现了 “大厂风范”,依然被部分粉丝质疑 “降低品牌格调”。这样想,其实豪华品牌也挺难的。
(3)百年品牌,是光环也是枷锁?
奔驰作为豪华车鼻祖,“三叉星徽”早已与 “品质、尊贵、可靠” 这些固有认知绑定。这种品牌积淀当然是巨大的优势,其实很多时候也是沉重负担。
![]()
买奔驰的用户不仅是买产品,买的还是“豪华体验”的心理预期。因此不管是产品质量、服务细节,还是品牌调性,任何环节的瑕疵都会被无限放大。
比如新势力的小故障可能被容忍,但要是发生在奔驰身上,比如出现发动机异响、电子系统失灵等等,立马就会被质疑 “辜负德国工艺”,“对得起奔驰的牌子吗”。门店的常规服务疏漏,可能在新势力中属于稀松平常,但在奔驰这里,却很容易被贴上“店大欺客”的标签。
![]()
“百年传承”的定位也让奔驰在设计上更受制约,既需要保留传统设计语言,让人一眼看出这就是奔驰,又要迎合新一代的审美,毕竟奔驰的受众远比新势力要广。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奔驰的历史包袱远比一般品牌要大,谁让你是老大呢?
(4)功夫拍案
奔驰的品牌核心是 “价值共鸣”,背后是百年豪华积淀和精湛工艺,这与消费者“追求卓越”的理念契合。这批人更加注重车辆的专属感和社交属性,品牌不仅仅是“交通工具选择”,也要为 “身份背书”。即,“我不开口,奔驰自然会为我说话”。
在这种情况下,奔驰的一言一行无疑会被无限放大,去与新势力争流量更是绝无可能。因此总给人一种错觉,个个新势力都在对标奔驰,都能与之匹敌。但百年的领先,又岂是一朝一夕可消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