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重庆市民政局召开2025年重庆老龄事业发展暨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介绍了重庆在养老保障、健康服务、养老服务供给、银发经济培育等方面的发展成果,并针对老年人权益保护、数字时代风险防范等热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近年来,重庆市老龄事业发展取得全面进展,通过构建全方位的养老保障服务体系,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不断提升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
重庆市老龄化形势严峻且特征显著:规模大、进程快。截至2024年末,全市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达801.13万人,占比25.11%,高于全国水平。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预计仅用12年将从中度老龄化进入深度老龄化。高龄化、结构“年轻”:人均预期寿命接近80岁,高龄老人增多。同时,70岁以下“低龄”老年人约占半数,他们健康、有知识、有参与意愿,是宝贵资源。
重庆加强体系建设,从“保障网”到“服务网”全方位覆盖。夯实养老保障:构建了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企业(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为补充的多层次体系。社会救助精准覆盖低保、特困老年人,高龄津贴、残疾人补贴等为老年生活筑牢底线。优化健康服务:实现基本医保“应保尽保”。加强老年医疗资源供给,推动老年医院、老年医学科和医养结合机构建设。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成效显著,为数万人提供了失能保障。居家养老:通过家庭养老床位、适老化改造、定期探访等方式提升居家照护品质。社区养老:建成覆盖区县、街镇、社区的三级服务网络,老年食堂有效解决“吃饭难”问题。并大力发展养老机构,突出护理型床位建设,鼓励公建民营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加强失能特困照护机构和互助点建设,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重庆着力培育银发经济与构建友好环境。激活银发经济:推动老年用品升级和智慧养老产品应用,将适老产品纳入补贴范围以激活消费。同时加强市场监管,打击涉老欺诈,保护老年消费者权益。营造友好氛围:建设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敬老爱老公交线路,推进无障碍环境改造。加强老年人权益法律援助,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支持社会参与(如志愿服务、老年教育、体育健身),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重庆积极开展多部门协同筑牢安全防线。针对涉老诈骗与纠纷,建立多部门协同保护机制,开展意定监护试点,加强防骗宣传教育。民政部门强化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法院优化适老诉讼服务;检察机关聚焦公益诉讼;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涉老犯罪;司法部门深化法律援助行动,共同织密权益“安全网”。
随着第十九届“老博会”暨首届西部国际银发经济大会的举办,重庆将继续整合资源,推动养老产业升级,让800万老年人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在“老有颐养”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国)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