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张彦文于11月4日14时在学术报告厅为新生讲授形势与政策第一课,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左红主持此次课程。
本次课程以“以史为鉴守初心,医者担当向未来”为主题。课堂伊始,张彦文校长从同学们熟悉的领域切入,迅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情感共鸣,让宏大主题变得可感可触,为后续论述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他分享了自己从历史中寻找“做事的兴奋点”和“解决问题的智慧”的感悟,将历史从冰冷的课本知识转化为个人成长所需的“精神动力库”。此外,张彦文校长为同学们介绍了学校设立“白求恩班”、举办“白求恩杯”职业道德月等纪念医学先驱的具体实践,期望同学们以医学先驱为榜样,用实际行动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
讲座最后,张彦文校长分享了屠呦呦、吴孟超等近代医学楷模的先进事迹,并结合学校优秀毕业生案例,对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心怀家国,做有温度的医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健康中国梦”,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二是“精研医术,做有本领的医者”,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升技能、锤炼本领;三是“勇担责任,做有格局的医者”,承担历史使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左红在主持时表示,张彦文校长用两节课的时间,带领大家回望医者救死扶伤的仁心与担当,明确了新时代医学生传承精神、勇担使命的前进方向。希望同学们牢记嘱托,将爱国情怀、坚韧信念融入医学学习与未来执业之路,把“小我”融入守护人民健康的“大我”之中,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书写属于新时代医学生的青春答卷。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近年来通过系统推进领导干部讲授思政课、主讲“形势与政策”第一课等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尤其注重将宝贵的“红医精神”深度融入育人体系,引导学生在历史回望中汲取精神力量。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构建了以“红医精神”为鲜明特色的思政教育路径,更有效促进了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精神与红色基因的深度融合,为培养仁心仁术的卓越医学人才筑牢思想根基,也为学校卫生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深厚而持久的文化动力。
来源: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