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从 2008 年开始的,这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正确 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目前,中牟县已经有 7 个省级项目,5 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7 个市级项目,44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14 个县级项目,223 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了解这些非遗项目,分享这些非遗项目给人们带来的福利,本刊计划分期给您介绍中牟县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张氏皮肤病疗法》。
————编者按
![]()
医生的天职是看病,而不是看钱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市场经济浪潮奔涌,医疗领域也不例外。随着政策的放开,无数个体诊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缓解“看病难”的同时,也因监管初期的探索性,混入了一些只为逐利的“行医者”。“祖传秘方”、“包治百病”的小广告如同“城市牛皮癣”,层层覆盖了城市的角落,不仅污染了视觉环境,更深层次地,是玷污了“医生”这个神圣的称号,透支了公众对医疗行业的信任。
![]()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牟县的张双山医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
他身负《张氏皮肤病疗法》五代传承的医脉,出自历代书香门第、行医济世的家庭,自幼便将“医者仁心”与家族声誉视若生命。然而,时代仿佛跟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最擅长的皮肤科领域,恰恰是虚假广告重灾区“牛皮癣”一词的双关嘲讽;人们口中带着戏谑的“祖传秘方”,本是他家世代积淀的真才实学,却在外界的滥用中变了味道。要工作,要创业,更要传承。是随波逐流,用夸张的宣传在混乱中分一杯羹?还是逆流而上,在普遍被质疑的声浪中,守护医者的尊严与祖辈的清誉?
张双山的选择,出人意料。他采用了一种在当时看来近乎“迂腐”的“反商业”逻辑。在别人砸钱贴小广告时,他沉心于病案研究;在别人用“包治”承诺吸引患者时,他坦诚告知疾病的复杂性与治疗的阶段性;他好像不是在经营一门生意,更像是在从事一项公益事业,将患者的痛苦与康复置于利润之前。他的诊所,没有喧嚣的营销,只有口口相传的口碑。
![]()
皮肤科医生心里,总有个解不开的结:一些几十块钱、一两周就能搞定的小病,病人非要拖到“倾家荡产”般痛苦,才来找我们。
就拿带状疱疹来说,老百姓叫它“缠腰龙”。很多人都不知道,这病虽然一辈子通常只得一次,但它有个致命的“后手”——疱疹后神经痛!特别是老年患者,身上那几个不起眼的“小红点”一出来,如果没及时吃药,后面就可能被持续数月的剧痛折磨,那真是苦不堪言。本来几十块的药就能解决,最后可能要花上万元都除不了根。
再说疥疮,本来就跟生虱子差不多,涂两次药膏,全家一起治,十几块钱的事儿。尤其是很多住校的学生,住校不好意思说,痒了就忍着,结果一整个寝室轮流痒,最后拖成顽固的“疥疮结节”,手腕、胳膊上都是硬疙瘩,治疗起来就费大劲了。
张双山意味深长的说:像我们诊室,来就诊的这类病人,一大半都是“姗姗来迟”。说起来,真不能全怪病人不懂,但看着他们本来可以轻松痊愈,却走了这么多弯路,我们医生心里,真是又着急,又惋惜。
在市场经济方兴未艾的年代,规则与体系尚在摸索中成长。像当时的许多私营机构一样,“张杨贵皮肤科”在官方定义上,只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个体户”。在许多人看来,它的社会边界止步于“服务范围”,还远谈不上“责任范围”。
然而,一次深刻的内心触动,让张双山走上了另一条路。他脑海中反复闪现着一个朴素的道理:“船靠舵正,医靠德正。社会上既赚钱又有尊严的行业,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教师。医生的天职是看病,而不是看钱;教师的天职是育人,而不是敛财。”
![]()
这番话如明灯,照亮了他的前路。他毅然改革了诊所的“经营”模式。从那时起,“张杨贵皮肤科”不再仅仅是一桩追求利润的生意,更是一个践行医道、守护健康的承诺。
“我们是医生,也是守护者。”这份双重的职责,让张双山将目光投向了“防病”的前线。《张氏皮肤病疗法》的使命,由此超越治疗,多了一个温暖的身份:公益科普的使者,致力于用知识为百姓驱散病痛。
张双山他们像老师一样,传授医学知识,只为一个目标:尽最大努力,让“小病不治、大病来袭”的悲剧少一些,再少一些。
![]()
为此,张双山发动了一批特殊的“宣传员”——那些曾亲身经历过带状疱疹折磨的康复者。让他们带着张双山医生教授的常识,用自己的切肤之痛,向身边的人发出最恳切的提醒:“留意身上那些腰间的、疼着的小红水疱,那可能是带状疱疹。别拖!立刻去找皮肤科医生,很快就能好。可如果拖久了,厉害的神经痛就会找上门,小病就真拖成大病了。”
这声声叮嘱,源于伤痛,归于关爱。这正是张双山践行“守护者”誓言的最好方式。
(整理人:胡云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