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全球都在看中国将如何救援航天员! 俄罗斯美国9个月, 中国多久?

0
分享至

前言

太空里的 “隐形杀手” 突然找上门,中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被迫推迟返回。



这事也让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天宫空间站。

一边是美俄过往救援动辄大半年的 “慢动作”,一边是中国航天员的安全牵挂。

大家好奇的是,中国这次要花多久能把航天员接回家?

全球紧盯中国救援,神舟二十号发生了什么?

影响神舟二十号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爆炸,而是太空中那些肉眼难寻的微小碎片,大概有多小呢?也就几厘米而已。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已经明确通报,神舟二十号在对接天宫空间站期间,疑似遭遇了空间微小碎片撞击。

为了确保航天员绝对安全,原计划的返回任务只能推迟,先集中力量做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

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就是个小碎片吗,至于这么重视吗?

其实太空里的碎片可不是地面上的小石子,它们的威力远超想象。这些碎片的来源五花八门,有的是退役卫星解体后留下的残骸,有的是火箭发射时脱落的螺栓、保护罩,还有的是航天器表面老化脱落的涂层碎片,甚至是发动机燃烧后的残渣。

危险的地方在于,这些碎片在太空中的运行速度快得惊人,撞上航天器时的冲击力足以造成致命伤害。



毫米级的碎片就能划伤飞船舷窗、损坏太阳能板,影响供电和观测;要是厘米级的碎片,直接穿透飞船外壳都不奇怪,还可能击穿燃料箱、管线这些关键部件,引发泄漏甚至爆炸。

哪怕是直径特别小的超细碎片,也可能穿透航天服,给出舱的航天员带来危险。

之前天宫空间站就有过两次受损的经历,都是太阳能板这个地方出问题,最后靠航天员出舱作业才修复好,可见这种威胁真实存在,半点不能马虎。

这次神舟二十号被撞击后,最关键的就是搞清楚受损情况。返回舱是航天员回家的 “安全舱”,推进舱负责提供动力,这两个部位要是出了问题,返回地球的风险会急剧升高。

所以现在首要任务就是全面检测,而天宫空间站早就备好了解决方案 —— 那就是灵活又精准的机械臂。



空间站的主机械臂就像一只长长的 “太空手臂”,能自由伸缩转动,前端还带着高清摄像头,不管是飞船的哪个角落,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要是主机械臂够不着,辅助机械臂还能跟它 “双臂组合操作模式” 联合作业,覆盖范围更大,完全能把神舟二十号的受损情况排查明白。

如果机械臂检测还不够精准,航天员也能执行舱外作业,近距离查看撞击痕迹,确保评估结果万无一失。

目前公开的信息里,还没明确撞击的具体部位和受损程度,但推迟返回的决策已经说明,中国航天把安全放在了第一位。

这种谨慎不是多余的,看看太空中的碎片环境就知道,低地球轨道上的碎片越来越多,一旦发生撞击,产生的新碎片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形成 “碎片云”,给后续太空活动带来长期威胁。

所以这次神舟二十号的情况,不是简单的 “能不能返回”,而是要在绝对安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方案,这也是全球都关注中国救援的核心原因。



大家想看看,面对太空里的常见威胁,中国会给出怎样的解决方案。

美俄救援要等 9 个月,中国多久?

提到太空救援,美俄已经有过的过往案例,而且让人揪心,因为用的时间实在是太长,动辄大半年的等待,让航天员的 “太空出差” 变成了 “超长待机”。



先看俄罗斯的联盟 MS-22 飞船事件,那是在 2022 年底,飞船对接国际空间站时遭遇碎片撞击,推进舱的冷却剂直接泄漏,飞船彻底失去了返回能力。

本来俄罗斯计划发射救援飞船,但没多久另一艘货运飞船也出现了冷却剂泄漏,原因没查明之前,救援飞船不敢贸然发射,只能推迟。

这一推就没了准头,原本半年的驻留任务,最后变成了 10 个月左右的滞留。

不是俄罗斯不想快点接回航天员,而是当时的情况太特殊,货运飞船泄漏原因不明,担心救援飞船也出问题,再加上任务规划和资源调配的限制,只能让航天员在空间站里 “加班”。

直到后续救援飞船发射并完成对接,航天员才终于踏上归途,这段漫长的等待,让不少人都为他们捏了把汗。



美国的情况更让人无奈,2024 年 6 月,波音公司的 “星际客机” 执行首次载人试飞任务,两名宇航员本来只计划在太空待 8 天就返回。

可飞船刚发射就状况不断,5 个推力器先后故障,姿态控制都成了问题,好不容易靠手动操作对接上空间站,又发现推进系统氦气泄漏,太阳能板和计算机系统也接连报警。

NASA 评估后,确定这艘飞船不能带宇航员返回,只能让它空载返航。

可接回宇航员的过程却异常曲折,波音公司不想求助竞争对手 SpaceX,又没法短期内再发射一艘救援飞船,最后只能妥协。

而 SpaceX 的龙飞船当时只有 4 个座位,要接回这两名宇航员,只能减少下一轮乘组的人数,腾出座位。

更麻烦的是,国际空间站需要足够的人员维持运行,不能一下子把人接走,只能等新的乘组抵达后再安排返回。



就这么一来二去,8 天的短期任务变成了 286 天的 “太空流浪”,两名宇航员直到 2025 年 3 月才终于回到地球。

美俄的救援经历,暴露了太空应急救援的诸多难题:要么是救援飞船准备不足,要么是任务规划难以临时调整,最后都导致航天员长期滞留。

而这些难题,中国航天早就提前想到了,并且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中国载人航天从一开始就建立了 “发一备一” 的应急救援机制,简单说就是每次发射一艘载人飞船,都会有一艘备用飞船在发射场随时待命,就像随时准备出发的 “救援突击队”。

早在神舟十二号任务时,神舟十三号就已经完成了总装测试,一旦在轨出现突发情况,一周内就能完成发射准备,前往空间站执行救援。

这种机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经过了多次任务验证的成熟方案,神舟十三号、十四号任务期间,备用飞船的快速响应能力都得到了充分检验。



这次神舟二十号出状况,待命的救援飞船是神舟二十二号,它早就处于 “箭在弦上” 的状态。

根据公开的应急方案,正常情况下,备用飞船 7 到 10 天就能完成所有发射准备,要是遇到极端紧急情况,最短时间内就能升空。

更关键的是,神舟二十一号已经提前发射并对接了天宫空间站,完成了乘组轮换任务,这意味着就算神舟二十号无法返回,救援飞船抵达后,也不用像美俄那样让航天员继续在轨 “加班”,可以直接交接后快速返回。

中国的救援优势还不止于此,天宫空间站的整体设计就是 “安全冗余” 拉满。除了机械臂检测,空间站本身在关键部位都加装了特殊防护层,能抵御部分小型碎片的撞击。

之前两次碎片撞击太阳能板后,航天员都能顺利出舱修复,说明空间站的故障处置和维修能力也很成熟。

这些技术积累,让救援任务的每一步都有坚实保障,不用像美俄那样在技术和资源之间反复纠结。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中国航天的应急方案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载人航天体系的一部分。

从飞船设计到发射场保障,从地面测控到航天员训练,每个环节都考虑到了突发情况。

比如救援飞船的座椅、生命保障系统,都和在轨飞船完全兼容,航天员不用重新适应就能快速换乘;地面测控团队能实时掌握空间站和飞船的状态,为救援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对比美俄动辄大半年的救援周期,中国航天的救援不会让大家等太久。

这种底气,来自于 “发一备一” 的稳妥机制,来自于空间站成熟的检测维修能力,更来自于多年来一步一个脚印的技术积累。



全球都在看中国如何救援,而中国给出的答案,就是把航天员的安全放在首位,用最稳妥、最高效的方式完成任务。

参考资料:
一起认识空间站上又强又能干的两个“小可爱”,不是实验舱哦
发布时间:2023-09-15 国家航天局
滞留太空一年、绕地飞行近六千圈,三名美俄宇航员终回地球
原创2023-09-28 16:05·新京报
8天变286天 美国“流浪”宇航员事件始末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3/19
国际空间站两艘俄飞船相继泄漏原因不明,救援行动推迟
来源:澎湃新闻 | 2023年02月15日 00:21:01
航天员推迟回家,“罪魁祸首”是空间碎片
2025-11-06 13:43·央广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曼城大胜利物浦!媒体人:枪手竞争者出炉,冠军争夺最关键一周

曼城大胜利物浦!媒体人:枪手竞争者出炉,冠军争夺最关键一周

奥拜尔
2025-11-10 02:45:29
天冷了,少吃猪肉多吃它,比鱼肉便宜,比牛羊肉鲜美,随手一炒

天冷了,少吃猪肉多吃它,比鱼肉便宜,比牛羊肉鲜美,随手一炒

阿龙美食记
2025-11-08 14:10:15
美国战犯总统离世!双手沾血遭全球唾骂!他的一生藏着美国野心?

美国战犯总统离世!双手沾血遭全球唾骂!他的一生藏着美国野心?

井普椿的独白
2025-11-08 13:00:26
以色列下令彻底摧毁加沙隧道:被困地道中的哈马斯永远出不来了

以色列下令彻底摧毁加沙隧道:被困地道中的哈马斯永远出不来了

桂系007
2025-11-07 16:23:21
20年后再看《亮剑》,妥妥神剧:军事上漏洞百出,政治上莫名其妙

20年后再看《亮剑》,妥妥神剧:军事上漏洞百出,政治上莫名其妙

芊芊之言
2025-11-09 22:31:50
副院长与眼科副主任不雅视频事件:停诊风波背后的真相曝光!

副院长与眼科副主任不雅视频事件:停诊风波背后的真相曝光!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11-08 03:42:26
美女医生曾琦因作风问题被停职!她选错了对象,追悔莫及痛一生

美女医生曾琦因作风问题被停职!她选错了对象,追悔莫及痛一生

鋭娱之乐
2025-11-08 00:05:13
荷兰首相宣布:芯片供应即将恢复,饥饿游戏终于落幕

荷兰首相宣布:芯片供应即将恢复,饥饿游戏终于落幕

娱乐小可爱蛙
2025-11-10 00:06:23
郑钦文全运开幕式湖北旗手,浙江旗手徐嘉余,其他省市旗手是谁?

郑钦文全运开幕式湖北旗手,浙江旗手徐嘉余,其他省市旗手是谁?

米修体育
2025-11-09 19:02:09
90年代,为什么中国选择了VCD而不是DVD?

90年代,为什么中国选择了VCD而不是DVD?

创业者李孟
2025-11-09 00:52:34
11月9日俄乌:乌克兰韧性十足

11月9日俄乌:乌克兰韧性十足

山河路口
2025-11-09 19:28:26
2张“红晕照片”就举报班主任,家长自食恶果:老师不再管班级了

2张“红晕照片”就举报班主任,家长自食恶果:老师不再管班级了

熙熙说教
2025-11-07 19:44:48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小小一米月儿
2025-11-08 08:57:20
用了30年电热水器,今年换成了燃气热水器,才知道的那些事儿

用了30年电热水器,今年换成了燃气热水器,才知道的那些事儿

装修秀
2025-10-20 11:25:03
潘玮柏老婆参加幼儿园活动,5岁女儿好可爱,宣云穿公主装像姐姐

潘玮柏老婆参加幼儿园活动,5岁女儿好可爱,宣云穿公主装像姐姐

心静物娱
2025-11-09 13:54:43
安徽一对夫妻杀人后潜逃20年,各自另组家庭,谁料,妻子成公司高管丈夫成大老板

安徽一对夫妻杀人后潜逃20年,各自另组家庭,谁料,妻子成公司高管丈夫成大老板

LULU生活家
2025-11-06 18:29:11
何赛飞用肥皂卸妆,62岁无皱纹,教科书式“打脸”精致女星

何赛飞用肥皂卸妆,62岁无皱纹,教科书式“打脸”精致女星

娱乐圈十三太保
2025-10-27 17:41:15
英超积分榜:阿森纳4分领跑,曼城、切尔西、桑德兰分列其后

英超积分榜:阿森纳4分领跑,曼城、切尔西、桑德兰分列其后

懂球帝
2025-11-10 02:54:23
崩溃到瘫坐!港星海俊杰深夜哭求 140 万救妻,陈晓东探病曝细节:钱不是问题

崩溃到瘫坐!港星海俊杰深夜哭求 140 万救妻,陈晓东探病曝细节:钱不是问题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10 00:43:38
45岁谢霆锋演唱会上拿出保温杯,网友:他也到了用保温杯的年纪

45岁谢霆锋演唱会上拿出保温杯,网友:他也到了用保温杯的年纪

红星新闻
2025-11-09 11:32:26
2025-11-10 03:08:49
观今言史 incentive-icons
观今言史
生命不息 探索不止
2269文章数 40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 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 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本地
家居
手机
游戏
艺术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手机要闻

曝直板iPhone手机屏下摄像头规划2027年上线,预计采用3D屏下人脸识别

《暗黑四》又在藏什么?官方暗示TGA有新内容!

艺术要闻

探索风情万种的高级美,优雅与野性并存!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