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美国政坛那位争议了半辈子的 “实权副总统”,终究还是没能熬过84岁这道坎,当地时间11月3日晚,迪克・切尼因肺炎与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离世。
消息一出,美国白宫当即降下旗帜致哀,前总统小布什更是称他为 “体面光荣的爱国者”。
可熟悉他的人都清楚,这位从草根一路爬到权力巅峰的政客,一生都在 “荣耀” 与 “骂名” 之间拉扯。
![]()
34岁执掌白宫幕僚团队,5次心脏手术硬扛半世纪,一手推动两场战争,却被反战人士贴上 “战争罪犯” 的标签,他的一生到底藏着多少矛盾?为何有人视他为英雄,有人盼他受审判?
切尼的故事,得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市的贫寒家庭说起,1941年1月30日出生的他,没享过多少优渥生活,大学读到一半就中途辍学,谁也没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年轻人,日后会成为影响美国数十年的政治大佬。
他的政治起点不算高,20世纪60年代末从国会研究员做起,跟着尼克松、福特两任总统摸爬滚打,短短几年就摸清了华盛顿的权力规则。
![]()
1975年,34岁的切尼迎来人生第一个高光时刻,被任命为福特总统的白宫办公厅主任。
当时正是水门事件后的混乱时期,政坛人心惶惶,国会与白宫矛盾尖锐,一个年轻人能在这种局面下稳住阵脚,足以见得他的手腕有多硬。
这份 “临危受命” 的能力,让切尼在共和党内站稳了脚跟,1978年,他当选怀俄明州众议员,一坐就是6届,期间还拿下众议院少数党党鞭这样的关键职务,在国会山积累了扎实的人脉和立法经验。
![]()
但切尼显然不满足于在立法系统深耕,1989年,老布什总统看中他的强硬作风,任命他为国防部长,这一职位彻底点燃了他的 “鹰派” 基因。
在任期间,他主导了入侵巴拿马和海湾战争,尤其是1990至1991年的 “沙漠风暴” 行动,美军精准打击伊拉克军队,一战成名。
切尼也凭借这场战争奠定了自己在国防领域的权威,1991年更是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成为共和党内部无可替代的实权人物。
![]()
可正当仕途如日中天时,切尼却突然转身离开政坛,出任能源巨头哈里伯顿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没人知道他当时的真实想法,有人说他是为了积累财富,也有人猜测他是在等待更好的政治时机。
事实证明,切尼从未远离权力中心,2000年,小布什竞选总统时,特意请他帮忙物色副总统候选人,结果切尼兜兜转转,最终把自己推上了这个位置。
![]()
这段 “自荐自任” 的经历,后来也成了美国政坛的一段趣谈,2001年,切尼正式就任副总统,谁也没想到,这个看似辅佐总统的职位,会在他手中变得权力滔天。
9・11事件的爆发,给了切尼大展拳脚的机会,作为小布什政府的核心决策者之一,他主持了应对 “9・11” 事件的紧急会议,还牵头成立能源特别工作组,其影响力甚至被外界称为 “幕后总统”。
在他的推动下,美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 “反恐战争”,2001年入侵阿富汗,2003年挥师伊拉克,两场战争让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军事行动,也让切尼的名字和 “战争推手” 牢牢绑定。
![]()
小布什在悼词里说,切尼在八年任期内始终提供 “诚实直率的建议”,是国家危机中的 “稳定力量”,但在很多人看来,这份 “稳定” 是用无数生命换来的。
切尼最受诟病的,莫过于2003年入侵伊拉克的决策,为了说服公众支持战争,他公开宣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暗示萨达姆・侯赛因与基地组织、“9・11” 事件存在关联。
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说法全是无稽之谈,美军占领伊拉克后,翻遍了整个国家,也没能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
这场缺乏正当理由的入侵,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地区冲突,数以万计的伊拉克平民丧生,美国也陷入战争泥潭难以自拔。
批评人士直言,切尼是在故意误导公众,用虚假信息为战争站台,而他曾经任职的哈里伯顿公司,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拿到了数十亿美元的无竞标合同,这更让外界质疑他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
除了战争决策,切尼支持的 “强化审讯手段” 和关塔那摩湾无限期拘押政策,也引发了全球范围的人权争议。
![]()
所谓的 “强化审讯”,其实就是水刑、剥夺睡眠等被国际社会认定为 “酷刑” 的手段,这些做法不仅违背人权准则,也让美国的国际形象一落千丈。
人权组织多次谴责切尼的政策是 “反人类罪”,反战人士更是直接称他为 “战争罪犯”,要求将他送上国际法庭。
2018年,一部名为《副总统》的电影上映,影片用讽刺的手法刻画了切尼的政治生涯,把他的争议性决策一一呈现,上映后引发热议,也让更多人了解到这场战争背后的权力博弈。
![]()
即便卸任副总统后,切尼也没闲着,他化身直言不讳的政治评论员,与人合著回忆录,对民主党的政策轮番批评,言辞犀利毫不留情。
可让人诶想到的是他在2016年后的政治转向,一开始他投票支持特朗普,可2021年1月6日国会山骚乱事件发生后,他公开谴责特朗普 “破坏民主”,与这位共和党 “红人” 彻底决裂。
到了2024年,他更是做出了让整个共和党震惊的决定:支持民主党人卡玛拉・哈里斯竞选总统,理由是 “为了捍卫民主”。
![]()
这种 “反党” 操作,让他和共和党保守派产生了深刻裂痕,连带着他的女儿利兹・切尼也成为共和党内部反对特朗普的核心人物,父女二人一度被保守派排挤。
很少有人知道,切尼的政治生涯,其实是在与心脏病的反复抗争中度过的,从37岁第一次心脏病发作开始,他的身体就一直亮红灯,先后经历了五次心脏危机。
1988年,他接受心脏搭桥手术;2001年,刚就任副总统不久,就植入了心脏起搏器;2005年,又因动脉瘤接受紧急手术。
![]()
2010年,他的心脏功能严重衰竭,医生为他安装了左心室辅助装置,还把他列入心脏移植等候名单。
20个月后,71岁的切尼等到了合适的捐赠心脏,成功接受移植手术,成为美国史上年龄最大的心脏移植副总统之一。
不过这场手术也引发了争议,有人质疑他利用特权 “插队”,但医疗机构最终证实,切尼完全符合捐赠标准,并没有享受特殊待遇。
正是这场手术,让他多延续了13年生命,回顾切尼的一生,你很难用 “好” 或 “坏” 来简单定义。
![]()
他是美国共和党的 “权力常青树”,横跨四十余年政治生涯,赢得了五任总统的信任,从国会研究员到国防部长,再到权力巅峰的副总统,每一个职位都做得风生水起。
他的支持者说,他是 “国家安全守护者”,在反恐战争中展现了美国的强硬立场,为国家利益保驾护航。
可反对者认为,他是 “战争贩子”,用虚假信息挑起战争,无视人权和生命,给地区带来了无尽的动荡。
![]()
如今,这位充满争议的政客已然离世,白宫的哀悼和小布什的盛赞,与反战人士的谴责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推动的两场战争,留下的不仅是数不清的伤亡数字,还有至今难以修复的地区局势。
他的政治遗产,既有强化总统权力的先例,也有因滥用权力引发的制度反思,或许正如外界评价的那样,切尼是美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副总统,也是最两极分化的政治人物之一。
![]()
他的故事落幕了,但关于战争与和平、权力与责任、利益与正义的讨论,恐怕还会持续很久。
一个从草根崛起的政治大佬,用一生书写了权力的复杂与残酷,也让我们看到,在历史的天平上,每一个决策都承载着无数人的命运。
你觉得切尼的一生,是荣耀多于过错,还是争议盖过了成就?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