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硫化芯胶:皮带硫化接头中用于填充钢丝绳或织物层间隙的关键胶料
在矿山、港口、电厂等工业场景中,输送带接头断裂导致的停机维修现象较为常见。多数从业者可能未充分意识到,硫化接头的承载强度不仅取决于粘接剂的性能,更依赖于未硫化芯胶这一"间隙填充核心耗材"。该胶料专门针对钢丝绳或织物层的间隙填充需求设计,是提升接头整体强度的关键因素。本文将系统阐述未硫化芯胶的核心功能及应用技术要点。
![]()
未硫化芯胶:皮带硫化接头的"隐形增强骨架"
输送带接头部位的钢丝绳或织物层天然存在间隙,若直接采用粘接剂进行硫化处理,极易形成内部空洞。未硫化芯胶的核心作用为"间隙填充+结构增强",在硫化过程中,其会呈现熔融流动状态,充分渗透至各类间隙中,与输送带母体橡胶、骨架材料形成牢固的一体化结构。
实测数据表明:采用合格未硫化芯胶的硫化接头,其强度可达到输送带母体强度的95%以上;未使用芯胶或采用劣质芯胶的接头,强度通常低于70%,短期内易出现开裂失效问题。对于钢丝绳芯输送带而言,芯胶可对钢丝绳末端形成完整包裹,有效避免受力时因局部应力集中导致的钢丝脱丝现象。
未硫化芯胶的三大选型要点
1. 适配骨架类型:钢丝绳芯输送带间隙较大,应选用膏状或块状高流动性芯胶,例如彼科森品牌的钢丝绳芯专用芯胶;织物芯输送带间隙较小,选用中等流动性芯胶即可,可有效避免胶料溢出造成浪费。
2. 关注含胶量指标:优质未硫化芯胶的含胶量不低于65%,硫化后具备优良的弹性及抗老化性能;劣质芯胶含胶量通常不足40%,因添加大量填充料,使用半年左右即可能出现脆裂现象。选购时应核查产品检测报告,优先选用行业口碑品牌。
3. 匹配母体橡胶硬度:芯胶硬度过高易导致脆裂,过低则无法提供足够支撑力。常规工况下,建议选用硬度为60±5 Shore A的型号,该硬度与多数工业输送带原胶层弹性相匹配,可实现受力时的压力均匀分散。
![]()
未硫化芯胶的规范使用流程
1. 预处理需彻底:对街头部位进行打磨处理,使其表面呈现均匀粗糙状态,随后采用专用清洗剂清除油污及粉尘。对于钢丝绳芯输送带,需确保钢丝绳表面无锈迹;对于织物芯输送带,需露出新鲜布纹,为芯胶结合提供良好基础。
2. 控制铺设厚度:铺设厚度应比实际间隙大20%,例如1mm间隙需铺设1.2mm厚芯胶,硫化过程中胶料流动后可实现间隙的完全填充。对于大面积接头,可采用分层铺设方式,每层厚度不超过3mm,层间涂刷薄层粘接剂以增强附着力。
3. 匹配硫化参数:未硫化芯胶通常适配145℃硫化温度、1.5MPa硫化压力,保温时间按胶料厚度计算,每1mm厚度对应4-5分钟保温时间。升温过程需保持匀速,避免局部过热导致芯胶碳化失效。
未硫化芯胶使用的常见误区
部分从业者将未硫化芯胶视为次要耗材而随意选用,这种认知存在明显偏差。例如使用过期芯胶,硫化后易产生气泡;铺设时未充分压实,内部形成空洞,会导致接头受力断裂;为节省成本减少铺设层数,虽短期降低投入,但会显著缩短接头使用寿命。
![]()
此外需注意,芯胶开封后应在2小时内使用完毕,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会发生氧化,影响硫化效果。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可将芯胶置于30℃环境中预热,避免因胶料硬度偏高导致铺设困难。
综上,未硫化芯胶虽非硫化接头的主耗材,却是保障接头强度的关键因素。合理选型与规范使用未硫化芯胶,是保障皮带硫化接头质量、降低停机损失的关键环节。相关技术细节可结合具体工况进一步探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