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松,现任铜仁市公安局有组织犯罪侦查支队副支队长。从警以来,他主办、参与侦办各类案件4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00余名,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个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等多项荣誉,用忠诚与担当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扫黑先锋 ,雷霆攻势扫黑恶
“黑恶不除,民心难安。”这是张旭松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行动的信条。作为分管案件侦办的副支队长,他深知每一起涉黑涉恶案件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在一起存续时间长达十年的重大涉黑恶案件侦办中,张旭松临危受命,立下“不破此案决不收兵”的军令状。案件时间跨度大,客观证据缺失、证人难以查找,侦办工作异常艰难。面对这块“硬骨头”,他连续12个月以办案点为家,白天带领专案组跋山涉水走访受害者、固定证据;夜晚挑灯夜战,梳理研判海量线索,确保每一步程序规范、证据链扎实。在他的统筹下,专案组辗转10余个省市,行程1万余公里,调查询问相关人员1000余人,形成言词证据4000余份,调取书证4000余份,最终垒起700余册案卷。铁证如山,26名犯罪嫌疑人全部伏法,当地群众拍手称快。这起案件的成功告破,不仅铲除了社会毒瘤,更彰显了法治的威严。
![]()
张旭松工作照。
正义卫士,抽丝剥茧破要案
对张旭松而言,守护公平正义是融入血脉的信念。他始终坚持“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理念,坚持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一起尘封十四年的命案积案中,由于时间过于久远、证据流失让侦查工作近乎停滞。但当张旭松看到受害者母亲那双充满期盼的泪眼时,他暗下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查明真相,告慰逝者。侦查过程如同大海捞针,线索屡屡中断,但他从不言弃,带领专案组反复分析研判,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突破口。通过大量摸排走访和侦查实验,十四年前的案发经过如拼图般逐渐清晰。经过四个月不懈努力,一条完整的证据链终于构建,真凶被缉拿归案。当家属听到破案消息时,受害者母亲泣不成声,积压多年的痛苦得以释放。那一刻,张旭松和同事们眼眶湿润,他深感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法治根基,深耕基层守清廉
张旭松深刻认识到,打击犯罪是治标,提升法治意识、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才是治本之策。他常说:“既要端掉‘黑窝子’,又要根除‘隐患根’。”为此,他将办案现场延伸至普法一线,积极投身法治宣传。
近年来,他会同治安等警种民警,深入社区、乡镇,围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展板图解、以案说法、接受咨询等方式,开展宣传30余次,发放资料6万余份,受教育群众超10万人。在“万警进万家”活动中,他深入松桃县村寨,针对田间地角、山林权属等纠纷,协同派出所民警开展针对性普法,化解矛盾隐患,引导群众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问题。
张旭松始终坚守清廉底线。他随身携带法律工具书,随时学习新规,虚心请教疑难问题,确保每起案件定性准确。面对威胁利诱,他从不退缩;面对亲友误解,他一笑置之。他说:“我是人民警察,只要违法犯罪存在一天,我就会战斗到底。”这种高度自律和执着,让他成为基层法治的“耕耘者”和清廉执法的“排头兵”。
从警十七载,张旭松以热血铸就忠诚,用担当守护平安。他既是扫黑战场上无惧险阻的“急先锋”,也是命案积案前永不放弃的“守护者”,更是基层法治建设中默默耕耘的“践行者”。这份平凡中的坚守,不仅捍卫了一方平安,更铸就了一座精神的丰碑,更激励着更多人在法治道路上奋勇前行。
来源:动静贵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