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想知道清末成都的市井生活有多鲜活?
挑水夫的吆喝带着青石板的水汽
糖画匠的铜勺粘着琥珀色的糖香
卖花人的竹篮一晃
茉莉香就能飘半条街……
这些藏在史料里的老行当
难道只能隔着泛黄纸页“远观”?
11月9日
一场藏着“老成都密码”的分享会来了
让你顺着文字摸到百年前的市井温度
把那些鲜活日子“拽”到眼前!
晚清西学东渐,“实业救国”“开启民智”成知识分子救国潮流。成都奇人傅崇矩创办《启蒙通俗报》等报刊传播新知,其代表作《成都通览》全景记录晚清成都,涵盖天文、地理、民俗等多门类,被誉为“清末成都社会生活标本”,是研究晚清城市、社会、民俗史的一手资料,既承方志传统,又开现代城市研究先河,对理解成都文化延续变迁意义重大。《成都通览》成书后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视角广受好评,改革开放后进行了三次再版,但遗憾的是三版内容均不完整。
此次由著名成都地方文化学者袁庭栋再次点校,并核对书中内容,将全本以上下两册的方式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再版,让这部尘封的城市记忆重焕新生,为成都续写城市文脉,走进大众视野。
![]()

![]()
![]()
2025年11月9日(周日 14:30-16:00)
![]()
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报告厅(负一楼)
![]()
![]()
袁庭栋
著名巴蜀文化学者
![]()
封龙
四川人民出版社 学术出版中心主任
![]()
本场活动嘉宾就《成都通览》重版的重大社会价值和意义进行交流分享,袁庭栋先生介绍本套书的极高的社会价值以及这本书前世今生,本书重版前就已吸引了国内外多方学者和读者的关注,此次《成都通览》以全本的形式出版,是对成都地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


《成都通览》的再版,使其走进大众,满足当代人对成都历史的深度认知需求,为成都城市文化氛围的塑造确立深厚依托,完成了一次从珍贵史料到城市精神“活地图”的价值升华。
![]()
14:00-14:30 暖场
14:30-14:35 主持人开场与嘉宾介绍
14:35-14:40 新书“亮相”
14:40-15:20 嘉宾对谈:《成都通览(全本)》
15:20-15:30 互动环节:围绕创作细节、图书内容等提问
15:30-16:00 合影留念,嘉宾签名售书
这些藏在《成都通览》里的市井细节,不用只靠想象!
成都图书馆将首次利用视频+AI技术呈现《七十二行现相图》,让傅崇矩在《成都通览》中记录的百年前成都街头的市井行当,不再是静止的画面,而是有声有色的“流动烟火”!
《成都通览》中的《七十二行现相图》是记录晚清成都民生的珍贵史料,记录了清末成都街头,包括挑水夫、卖花的、蒸蒸糕、糖饼坛子、凉粉担子等114种市井行当的鲜活模样,是老成都烟火气的“定格照”。
![]()
![]()
![]()
![]()
这次成都图书馆突破传统表达方式,首次用视频+AI技术数字化呈现古籍里记录的市井行当的服饰、工具、场景等细节,让你仿佛站在清末的成都街头,亲眼看见百年前的生活日常。
![]()
![]()
![]()
![]()
不管是想寻根老成都记忆,还是好奇历史里的市井智慧,读者都可以随时通过视频在百年前的成都街头“逛一逛”!




11月9日下午
一起翻开成都的“时光手账本”
听袁老讲述《成都通览》里的烟火气
看看百年前的挑水夫、糖画匠们
和现在的成都生活到底藏着多少联系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