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到来,我们专注于分享物业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最新动态。如果您对物业服务质量,物业管理制度、行业法规等话题感兴趣,欢迎您关注我。在这里,我们将一起探索和学习,共同推动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期待您的加入!
物业自掏4万修电梯,业主却集体反对?福州这个小区的纠纷,戳中无数人痛点!
福州印象外滩B区19栋的业主们,最近因为一部电梯吵翻了天!
这部早已“故障缠身”的电梯,前段时间直接“罢工”——牵引绳突然断裂,彻底停摆。物业急着解决大家的出行难题,没等业主同意,先垫资4万元修好电梯,10月23日就恢复了运行,转头才去申请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房子“养老钱”)。
本以为是件便民好事,没想到业主们集体炸了:“这钱不能动!电梯坏了是物业的锅,凭啥用我们的‘养老钱’买单?”
电梯停摆后,物业“先修后申请”引众怒
“这电梯早就该管管了!”家住19栋的业主吐槽,之前电梯就老出小毛病,卡顿、停运是常事,大家忍了又忍,没想到这次直接断了牵引绳,彻底没法用。
高层业主更是苦不堪言:“老人孩子上下楼全靠电梯,停一天都折腾人。”本以为物业会尽快解决,可等来了“修好”的消息,业主们却开心不起来——物业要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里报销这4万元维修费。
“这钱是房子的‘养老钱’,专门用来修共用部位、共用设施的,得花在刀刃上!”业主们一致反对,“电梯坏根本不是‘正常老化’,是物业没尽到维保责任,这损失不该我们承担!”
业主三大质疑:维保失职+记录造假+报价猫腻?
业主们的不满,可不是空穴来风,他们抛出了三个关键疑问,直指物业工作不到位:
“这根本是‘人祸’不是‘天灾’!”一位老业主激动地说,“上半年雨水多,地下室老积水,我们早就反映过,水肯定渗进电梯井了,导致导向轮生锈抱死,钢带磨断就是迟早的事!”业主们还提到,地产方之前整改过积水问题,但根本没根治。
更让大家起疑的是电梯维保记录。“平时小区搞个绿化、修个路灯,工作照都带时间水印,唯独电梯保养记录啥都没有!”业主拿出10月7日的电梯保养单,“上面每项都勾了‘正常’,结果才过半个月就断了牵引绳,这保养到底是做了还是没做?”
报价不透明更是让业主们失去信任:“一开始物业给的报价高得离谱,我们提出质疑后,又突然拿出一份低不少的报价单,这中间的差价去哪了?是不是想虚报价格套取维修基金?”
物业喊冤:钢带断裂是正常磨损,我们没做错!
面对业主的集体指责,物业觉得挺委屈:“电梯钢带断裂就是正常使用磨损,电梯运行到一定年限,出现这种情况很常见,跟地下室积水没关系。”
为了查明真相,记者和业主一起找到龙岗社区求助。在社区书记的协调下,大家查看了电梯井,发现底部确实没有明显积水痕迹,但电梯导向轮确实存在生锈情况。
“我们承认维保记录在留痕上有不足,以后会规范改进,但这次故障真的是正常老化导致的。”物业工作人员补充道,垫资维修也是为了尽快解决业主出行问题,没想着要“惹麻烦”。
法官划重点:物业好心办坏事,程序确实不合规!
这场纠纷到底谁对谁错?法官一句话点破关键:物业的做法,存在程序瑕疵,不完全合规!
简单说,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房子的养老钱”,只能用于共用设施保修期满后的维修改造,而且使用前必须按规定申请,获得同意后才能动工。物业“先施工后申请”的操作,哪怕是出于好意,也不符合规定。
更值得注意的是,11月1日刚施行的《福州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虚报价格套取维修资金的,不仅要追回款项,还要处1-2倍罚款;造成损失的要赔偿,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纠纷背后:物业和业主都有“功课”要补
这场电梯纠纷,看似是“钱该谁出”的问题,实则暴露了社区管理中常见的矛盾。回头看看,物业和业主其实都有需要反思的地方:
物业的问题,真得改!
1. 程序越界:再紧急的事,也得按规矩来。维修资金使用有明确流程,“先斩后奏”只会让业主觉得被忽视,哪怕初衷是好的,也难被理解;
2. 记录太敷衍:电梯维保是人命关天的事,记录不规范、缺凭证,只会让业主怀疑维保质量,信任一旦没了,后续工作很难推进;
3. 报价含糊:维修报价忽高忽低,没有明确的明细和解释,难免让人多想,透明化才是打消疑虑的关键;
4. 沟通缺位:维修前不跟业主商量,维修后才告知,业主没有知情权和参与感,不满情绪自然会爆发。
业主维权,也得讲方法
1. 证据要扎实:质疑物业维保失职,光有猜测不够,得保留好积水照片、沟通记录、维保单据等实据,这样维权才站得住脚;
2. 情绪别上头:维权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吵架,情绪化对抗只会让矛盾升级,理性沟通才能推进事情解决;
3. 多了解常识:电梯等设备有正常的老化磨损周期,不能把所有故障都归咎于物业,客观看待问题才能更公平。
转机来了!物业松口:可考虑共同分摊
好在事情没有一直僵下去。经过记者和社区的反复协调,物业终于松口:愿意考虑和业主共同分摊这4万元维修费用,尽量化解矛盾。
这个转变,让这场纠纷有了和解的可能。其实说到底,物业和业主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想住在安全、舒心的小区里。
物业要做的,是用规范的流程、透明的操作、耐心的沟通,重新赢回业主的信任;业主们也该明白,理性维权、拿实据说话,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大家的共同财产,用好、管好需要双方的监督和配合。
现代社区里,物业和业主从来不是“对立面”,而是利益共同体。少一点猜忌,多一点沟通;少一点对抗,多一点理解,才能一起把小区打理好。
你家小区遇到过维修资金使用的纠纷吗?你觉得物业“先修后申请”的做法该不该被理解?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本文案例来源于公开报道,观点仅供参考。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如果你认同本文观点,请点赞、在看、转发!
只有更多人关注,小区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关注我,了解更多的物业管理方面的知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