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关于太仓和德国面包的讨论
让小城太仓登上微博热搜
![]()
11月5日,德国驻华大使馆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在官方账号上亲切回应:“德国面包比中国面包更硬一些,但这也正是德国面包的独特魅力所在。”这篇温馨的回应,让太仓这座小城及其浓郁的德式风情再度破圈。
面包争议:
大使馆亲自科普
一场关于德国面包“又干又硬”的讨论,意外引发了一场跨文化对话。德国驻华大使馆亲自下场科普,让太仓这座小城在社交媒体上热度飙升。
“有面包爱好者喜欢养着一团老酵母,并给它取一个可爱的名字。”德国驻华大使馆在回应中分享德国面包背后的文化与情怀。

与人们印象里香软的面包不同,德国面包以其“硬派”形象独树一帜。德国面包的“硬派”形象,源于其传统的酸面团发酵法和少盐少油的健康理念。这种面包需要慢慢咀嚼,才能品味出那质朴健康的风味。
这场面包里的中德对话引发了网友有趣的类比,更有部分网友分享在太仓游玩和购买德式面包的体验,强化了对太仓“德式生活氛围”的认同。
布鲁特面包房:
德式烘焙的太仓家园
在太仓,一家名为“布鲁特”的德式面包房,已成为在华德国人寻找家乡味道的地方。“布鲁特”在德语中正是“面包”的意思。
这家面包房的老板欧文是一位德国大叔,2012年因生意需求来到太仓。时间一长,他格外想念家乡食物,便和妻子陶邵颖商量,开一家传统德式面包房。2015年,名为“布鲁特”的面包房正式开业。10年来,欧文的“德国面包梦”在这座城市持续发酵,如今已拥有1个工坊、3间小店。不仅如此,布鲁特面包房也顺应潮流开网店、送外卖,甚至进行网络直播,将德式面包卖到了大江南北。
![]()
让欧文没想到的是,他这份带着“私心”的坚持,成了不少在太仓的德国人的“小确幸”。
太仓模式:
从“德企之乡”到中德融合
太仓与德国的缘分远不止于面包。自1993年第一家德企落户太仓,30多年间,这座小城已成为唯一由中德两国联合授予的“中德企业合作基地”。
目前,太仓已汇聚德企560多家,总投资超60亿美元,年工业产值超670亿元。其中“隐形冠军”企业就有60多家,更有中德双元制职教产业园和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夫城市生态发展创新平台等教育、科创载体,成为名副其实的“德企之乡”。
![]()
众多德国友人也在此工作生活。这里不仅有正宗的德国面包,还有正宗的德国啤酒、德国香肠,有罗腾堡风情街、玛丽蒂姆酒店、拜仁足球体验馆、德国1886汽车餐厅、贝多芬音乐咖啡馆、中德幼儿园,有太仓啤酒嘉年华、“中德友谊杯”足球赛和乒乓球国际邀请赛、太仓中德合唱展演……
太仓对德合作在文化、科技、体育、卫生、生态、社会管理等领域全面开花。浓郁的德式元素让越来越多德国人选择扎根太仓,在此收获“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生活体验。
![]()
从一块面包到众多德企
再到一座城
太仓正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
书写着中德交流的新故事
亲爱的网友
如果有机会来太仓
不妨沉浸式体验这里的“德味”
太仓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融媒记者丨周琦
融媒编辑丨张韵卓
校对丨苏茜
责任编审丨顾怡 徐静
图片为资料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