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江西新余,国铁集团工电系统通信专业(现场综合维护)职业技能竞赛颁奖现场,三位来自南昌通信段的南昌局选手站在领奖台上,手捧个人全能第一、二、三名的奖状。台下,作为国铁南昌局南昌通信段上饶合福高铁通信车间党支部书记和兼职总教练郑玉婕,静静注视着,眼中满是欣慰。
![]()
这是郑玉婕带领南昌局代表队蝉联该项赛事冠军的动人时刻——继两年前实现南昌局在该赛事的冠军“零突破”,取得团体一等奖,个人全能一、二、七名后,她再次带队斩获团体一等奖和个人全能前三名,创造了南昌局在该赛事的历史最佳战绩。严在日常,用科学规划锻造毫米不差的精度。“差一点也不行,再来一次!”这是郑玉婕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差一点也不行”的严苛标准,并非源于空喊的口号,而是植根于一套近乎“军事化”的科学训练体系。
在这里,选手的训练时间被切割成清晰的网格:从宏观的月计划,细化到周计划,最终落地到以“天”甚至“小时”为单位的日计划。理论学习被精确到具体章节,实操训练则严格规定到场次、时长与重复次数。
![]()
爱在细微,严管与厚爱从不分家。训练场下,“郑教练”变成了队员们最信赖的“郑姐”。这份转变,源于她身为党支部书记和“大姐”的细腻与担当。队员叶延魁为攻克弱项,私下加练导致旧伤复发,却一直默默坚持,直到贴满膏药的手腕被她发现;队员邓进文备赛焦虑引发严重过敏,为了不耽误训练不愿就医,她像对家人一样反复催促、贴心关怀。“他们真的太努力了,看着心疼。”郑玉婕说。备赛最后阶段,队员们常常自发训练至凌晨,都是她硬拉着才肯回去休息。
在胜负之外,锻造能打硬仗的铁路人。竞赛首日,团体项目出现失误,理论考试也感觉不佳。走出考场,年轻选手们第一句话是:“郑姐,我们回去写检讨。”然而,等待他们的不是预想中的批评。已在观摩室洞察全程的郑玉婕和教练团队,早已商定了对策——此刻,稳住心态远比追究细节更重要。
“题目确实远超预期,但你们在突发状况下的应急处置果断得当,这比单纯拿分更珍贵!”她斩钉截铁地给出肯定。这一刻,严师化身为坚定的后盾。她深知,真正的冠军,必须具备在逆境中调整心态、在压力下重整旗鼓的强大韧性。她传授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面对挑战时永不言败的职业品格——这比任何奖牌都更能支撑他们未来几十年的职业生涯。
采访结束时,郑玉婕匆匆返回上饶培训基地,背影瘦小却坚定。她耕耘的,不只是一块块金牌,更是一条可持续的“冠军生产线”。正如她所说:“第一个冠军证明我们能行,第二个冠军证明我们能一直行。而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为铁路运输事业,培养出更多能挑重担、能打硬仗的接班人。”(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静 通讯员 杜娟 陈俊 图片 吴思成 喻柳程 摄)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