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17分钟的不雅视频,让两位医术高明的医院领导陷入舆论漩涡,也引发了全社会对医德与医术关系的深层思考。
一段长达17分钟的不雅视频在网络上疯传,主角是湖南省人民医院的副院长和眼科主任。这两位医院核心领导层成员、各自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如今因私生活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
视频中,二人在家中沙发上举止亲密,画面尺度之大让网友直呼“辣眼睛”。更有细心网友发现沙发上疑似垫着医院一次性护垫,这一细节引发诸多争议。
![]()
01 光环下的阴影
这段自10月底流出的视频,迅速从医疗圈扩散到全网,成为近期最热门的“大瓜”。
涉事的祖副院长是湖南省人民医院的副院长和学科带头人。
他的履历堪称医疗界的“学霸天花板”——1994年考入知名医科大学,一路拿下博士学位、完成985高校博士后研究,还曾获国家公派赴美研修。
作为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他主持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了60余篇SCI论文,是妥妥的行业大牛。
而曾姓眼科主任同样实力出众,身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不仅临床技术过硬,还身兼多个学术协会重要职务。
她的号源紧张,甚至一号难求。更有多名患者反映,她的医术精湛,服务态度好。
02 舆论场的分歧
与往常类似的丑闻不同,这次舆论场的反应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撕裂。
许多网友表现出惊人的“包容”,认为专业能力不该被私德否定。
“曾主任给我做过白内障手术,非常成功,只是没想到私生活是这样的。”一位患者现身说法。
还有网友表示:“培养一个好医生要一二十年,毁掉却只要一天!所以只要医德没问题就放过吧,人无完人。”
然而,也有一些网友坚持认为 “私德不好的医生怎么能保证医德好呢” ,对这种背叛婚姻和道德的人表示不信任。
一位网友评论道:“我们容许自己犯错,有缺点,为什么要苛求别人一定要完美呢?如果摧毁她,换上来一个业务能力不足,甚至医德有差的人,那岂不是更糟糕了。”
03 医德失守的隐忧
这起事件引发的不仅是关于私德的讨论,更引发了人们对医疗领域道德危机的担忧。
近年来,医疗行业频发道德失范事件。就在不久前,成都青羊天府医院被投诉夸大病情、过度医疗。
一位患者反映,该院医生将其正常的性生活时长诊断为“早泄”,并虚构“重度炎症”,诱导他接受了不必要的包皮手术和羊肠线植入手术,总花费达10919.04元。
更令人震惊的是湘雅二医院的“钱不到位就切掉”事件。
一段曝光的录音中,某医生竟然说:“钱不到位那怎么办?肯定切掉了切掉了他活不活的了,就看他的命了。”
这种对生命价值的彻底漠视,引发人们对医德坍塌的担忧。
04 系统的回应
面对医疗领域的不良执业行为,监管层面也在不断加强管理。
近日,多地卫健委发文,对医务人员实行“驾照式记分”。
某市一份通报名单显示,一名医生因出具虚假检测报告被记8分,另一名医生因三项违规行为被记11分,包括:手术时未依法取得患者或近亲属明确同意;发生一级医疗事故且医疗机构承担次要责任;书写的病历资料不符合管理规定。
这些记分管理办法列出91种不良执业行为情形,累计记12分及以上者将面临延迟晋升、解聘等处理,甚至可能被依法注销《医师执业证书》。
同时,医保部门也实行了“驾照式记分”,对医生的医保支付资格进行管理。
05 医术与医德的天平
在这场风波中,医术与医德的天平如何平衡,成为争议的焦点。
一位网友的观点或许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声:“专业能力值得认可,但私德有亏也不应被忽视。若视频属实,二人不仅违背公序良俗,更可能触碰职业红线;若为造谣,也需及时澄清以正视听。”
值得注意的是,这二位当事人不仅是普通同事,更是一个副院长一个科室主任。
这两者间的职务关联,天然自带权力寻租的想象空间。他们私人关系的不正当,难免会让公众联想到“以权谋私”“破坏医疗公平”等问题。
在反腐倡廉持续推进、医疗系统屡成腐败高发区的当下,这种联想绝非空穴来风。
截至发稿前,湖南省人民医院仍未发布任何官方通报,当事人也保持沉默。
医院走廊里,曾主任的患者们依然排队等候,她的诊室门口依然挂满锦旗。但在这片宁静之下,一场关于医德与医术的辩论正在网络上激烈上演。
一位网友说得好:“医德的底线,是社会最后的温度。当我们开始害怕去医院,不是因为病痛,而是怕被‘按财施刀’,怕被选择性放弃,那就说明,真正需要急救的,不只是病人,而是整个医疗伦理本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