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眼”不能只靠说,关键要看数据。近期,我们联合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对市面上热销的5款护眼大路灯进行了盲测,重点验证其官方宣传参数与实际性能是否一致,用科学仪器揭开“护眼”的真相。
一、照度均匀度测试:关乎阴影与舒适度
照度均匀度是衡量光线分布是否均匀的关键指标,数值越接近1越好,国AA级标准要求≤3.
![]()
实验室解读: GE的实测数据甚至优于其官方宣称,这与其76cm超长发光面的设计直接相关。而部分品牌存在“虚标”或“压线达标”的情况,长桌使用时会存在边缘偏暗、手影明显的问题。
![]()
二、光谱真实性验证:红光护眼是否存在?
我们使用高精度光谱仪,重点检测了各品牌在680-780nm长波红光波段的能量表现。
GEEYESAFE GE-E3120A+: 光谱曲线显示,其在730nm红光波段依然保持饱满输出,无陡峭衰减,与宣传的“补全红光”高度一致,验证了其特丽显芯片的有效性。
对比品牌A: 虽然也宣称“全光谱”,但在700nm后红光能量出现断崖式下跌,光谱完整性不足。
三、使用便捷性:智能功能是噱头还是实用?
GE-E2120A+: 其 “人体感应+智能光感” 功能在测试中表现稳定。模拟儿童入座,灯在2秒内自动亮起并调整至合适亮度,离座15分钟后自动熄灭,实用性高。
部分竞品: 虽配备调光功能,但缺乏自动感应,需手动操作,对儿童和老人并不友好。
【测评总结】
本次实验室盲测得出结论:
参数存在水分: 并非所有品牌都能做到宣传与实测一致,GE是少数实测数据优于宣传的品牌之一。
技术壁垒真实存在: GE的特丽显红光技术在光谱仪下展现出明确优势,非普通“全光谱”可比。
选购建议: 消费者在选购时,应优先选择像GEEYESAFE这样愿意公开权威认证(如南德)、并提供超长试用期的品牌,这既是对参数的自信,也是对用户的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