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许多年轻人都知道“馆长”陈之汉的名字,这位46岁的网红以魁梧身材和敢说真话的风格圈粉无数。
而荧幕上向来以“硬汉”形象示人的他,今年11月的一场大陆之行却展现出鲜为人知的柔软,他带着“宜兰陈家大户”的家族记忆,踏上了寻根问祖的旅程。
这场看似个人化的寻根之旅,很快引发两岸全网关注,有人主动提供线索,有人帮忙核对族谱,短短数日便有了突破性进展,而这场寻根背后,是一个家族,更是一个民族的迁徙故事。
![]()
报道画面
从宜兰老宅到海峡对岸的牵挂
陈之汉的寻根执念,始于母亲晚年反复提及的家族往事。
1979年出生的他,在宜兰县度过了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单亲家庭的成长经历让他早早学会了坚强。
年轻时做过搬运工、送货员,甚至靠讨债谋生的日子里,他练出了彪悍的气质和强健的体魄,后来凭借散打冠军的履历和接地气的直播风格,成为两岸人气颇高的网红。
![]()
陈之汉
但再强悍的外表下,也藏着对根的渴望,父亲在世时说过,咱们陈家在宜兰是大户人家,这句话,成了陈之汉心中挥之不去的牵挂。
在宜兰生活的几十年里,他发现身边不少同乡都能说出自己的祖籍在福建,尤其是闽南语的日常使用,让他隐约觉得自己的根一定在海峡西岸。
今年10月,他在直播中偶然提及寻根的想法,没想到不仅收获台湾网友的支持,更有大陆网友留言,“来福建漳州看看,宜兰很多陈姓都从这儿迁过去的。”
![]()
陈之汉
这句留言让陈之汉下定了决心,11月3日,他开启为期12天的大陆之行,首站抵达厦门时,直播镜头里的高楼大厦和便捷交通让他频频惊叹,但更让他动容的是评论区里不断涌现的寻根线索。
“我是漳州漳浦的陈家人,族谱里有迁台的记载”“平和县坂仔镇很多陈姓宗亲,建议去那边问问”,一条条热心留言,让这场寻根之旅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暖意。
而这份跨越海峡的热情,恰恰预示着这场寻根不会是一场空。
![]()
陈之汉
从一句家训到族谱上的清晰脉络
陈之汉的寻根能快速推进,既得益于“宜兰陈家大户”的明确线索,更离不开两岸民间的同心助力。
抵达漳州的第二天,当地宗亲联谊会就主动联系上他,副会长陈永强带着几本泛黄的族谱赶来见面,翻开第一页就让陈之汉红了眼眶。
“清乾隆年间,漳浦县陈氏分支迁台,定居宜兰”的记载,与母亲口中“陈家早年从大陆迁来”的说法完全吻合。.
![]()
台湾宜兰县
陈之汉记得母亲曾说过,家族有“冬至包咸汤圆”的特殊习俗,而这一习俗在漳州漳浦、平和一带至今保留。
陈永强现场展示的族谱中,还记载着陈家迁台始祖“陈守业”的名字,这与陈之汉祖父留存的老照片背面“守业公后裔”的题字完美对应。
“宜兰陈氏宗祠的牌位摆放顺序,和我们漳浦老家的一模一样,这是外人仿不来的规矩。”陈永强的话,让陈之汉的寻根线索彻底落地。
![]()
台湾省地图
心田村的欢迎声里,乡愁有了形状
确认祖籍在漳浦、平和后,陈之汉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去祖辈生活过的地方看看。在宗亲的带领下,他驱车前往平和县坂仔镇心田村,族谱记载中,陈家迁台始祖陈守业的故居就在这里。
车子刚驶进村口,就看到村民们举着“欢迎陈之汉宗亲回家”的横幅等候,村口的大榕树下,摆着刚摘下的香蕉和当地特产麻枣,熟悉的闽南语问候声此起彼伏。
心田村的风貌,让陈之汉对“故乡”有了更真切的认知,这个紧邻高速公路的村庄,溪流穿村而过,成片的香蕉园沿着山坡铺开,空气中弥漫着果香。
![]()
报道画面
村民告诉她,这里不仅是陈家的祖籍地,也是不少台胞的根,每年都有数十批台湾宗亲回来认亲。
让陈之汉意外的是,村里老人提到“隔壁村就是赖清德的祖籍地”,这让他不禁感慨万分,离开时,村民塞给他一把水果,说这是老家的味道,让他记得常回来看看。
这份质朴的情谊,让他的寻根之旅从“认祖”升华为“归亲”,陈之汉的寻根之旅,也无意间成为驳斥“台独”言论的最有力武器。
![]()
赖氏宗祠
“去中国化”谎言,在寻根事实面前不堪一击
近年来,岛内“台独”势力大肆炒作“去中国化”,试图割裂两岸文化联结,但在陈之汉这样的寻根故事和铁一般的事实面前,这些谎言不堪一击。
当“台独”分子宣称“台湾文化独立”时,宜兰95%人口祖籍福建的数据、闽南语的通用、宗祠习俗的一致,都成了最响亮的反驳。
“台独”势力的“去中国化”闹剧,在族谱和历史面前显得格外荒谬,2024年,台当局教育部门曾试图在教材中删除“福建迁台”相关内容,却遭到岛内民众强烈反对。
![]()
台湾民众抗议
宗亲、宗祠、宗谱构成了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这是台独势力永远无法割裂的,陈之汉的寻根之旅之所以引发广泛共鸣,在于它让更多人看到,两岸一家亲不是口号,而是刻在基因里的事实。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加入寻根行列,2024年福建接待的台湾寻根宗亲达12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不少,这股寻根热潮,正是对“台独”言论的最好回应。
![]()
赖清德
结语
这场寻根之旅的意义,早已超越个人层面。
它让我们看到,在“台独”势力试图制造分裂的当下,民间的血脉联结从未中断,反而在一次次认亲、一次次交流中愈发紧密。
近年来,数字族谱、线上联宗等新方式的出现,让两岸宗亲的联结更加便捷,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通过这些方式找到自己的根。
陈之汉的寻根故事,只是两岸同胞“认祖归亲”的一个缩影,在这条跨越海峡的寻根路上,还有更多的亲情等待重逢,更多的故事等待书写,而这正是“两岸一家亲”最生动的注脚。
信息来源:馆长赴陆帮赖清德“寻根”,赖氏宗亲会:凡是姓赖100%都是中国人
闽南网 2025-11-04
![]()
信源截图
信息来源:北京时间 2025-11-04
![]()
信源截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