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52年,陶铸指责叶剑英在广东搞地方主义,薄一波:这么说没根据

0
分享至

今天帝哥想说说薄一波和叶剑英之间交往的一些故事。

1943年11月,薄一波从敌后太岳根据地回到延安,准备出席党的“七大”。有一天,薄一波去王家坪军委总部,见到了时任军委参谋长的叶剑英,这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他们虽然没有深谈,但叶剑英给薄一波留下了极佳的印象:谈吐文雅、精明谦逊、和蔼可亲。


薄一波


后来叶剑英回忆起和薄一波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时,感慨道:“我们虽然相识较晚,但见面一谈,却无陌生之感。古话说‘志同道合,易为良友’。我们今日之‘志’是革命之志,今日之‘道’是马列之道,有这种‘志’和‘道’做基础,同志之间的相知与交情,就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1949年元旦刚过,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的决议。当时毛泽东正在准备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他给中央的领导同志出了一个题目:进城以后应该怎么办?

七届二中全会期间,薄一波、叶剑英等人针对毛泽东的这个问题讨论了很多次,并提出了几条意见:

1.进城以后,要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广大的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努力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

2.进城以后,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经得起胜利的考验,千万不能做李自成。


叶剑英


3.为了防止居功自傲、贪图享乐,一定要严定制度、严明纪律。首先要约法几章,上下恪守,例如不请客,不送礼,不做寿,不以人名命地名等。

这几条意见得到了毛泽东的赞许,后来有的被写进了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中,有的作为规定确定了下来。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3天后,华北局和华北人民政府迁到北平办公。时任华北局第一书记的薄一波和北平市长的叶剑英进入北平后,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接管工作和市政建设,他们团结广大干部和群众,着手建立新的政权机构,整顿社会治安和发展生产,开展各项建设工作。在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处理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稳定市场等方面,薄一波和叶剑英都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一系列合情合理的政策。

后来叶剑英在总结经验时说:“我现在是‘跳下水去学泅水’,没有经验,就摸索着学习。但有一条,必须慎之又慎,丝毫大意不得,尤其是在取得一些成功经验之后,更要虚心前行,切不可傲然躁进,否则就很可能呛水,甚至被淹死。”


薄一波和叶剑英


薄一波完全赞同叶剑英的话,他说:“这就是我们在实践中所应该持有的态度。”

新中国成立后,叶剑英出任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薄一波则留在北京,协助陈云主持中央财政经济工作。

1952年四五月间,薄一波受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派遣,先后到上海、广州等地了解“三反”“五反”运动的情况。当时广州对反对“地方主义”的反映很大,陶铸等人批判方方、古大存、冯白驹,还说叶剑英是他们的“后台”。还有人指责广东人搞“五同”,即:同宗、同乡、同学、同事、同庚。广东的本地干部当然不服气,本地干部和南下干部的矛盾有扩大之势。

薄一波在广州期间,听到了关于叶剑英的批评,他也与叶剑英谈过,但叶剑英并不愿多讲“地方主义”的事,薄一波知道叶剑英有难言之隐,也就不再多问。


薄一波


薄一波回到北京后,将自己在广州期间的调查情况向毛泽东进行了汇报,毛泽东问他:“你怎样看待广东‘地方主义’的问题?”

薄一波说:“主席,剑英同志的情况,从中央苏区到现在,我不十分了解。我认为,他去广东后,对南下干部和当地干部的使用是公正的,不存在厚此薄彼的问题,说他带头搞‘地方主义’,缺乏根据。”毛泽东听后点了点头。

薄一波继续说:“叶剑英离开北京时,曾对主席说过,带去的干部太少了,肯定安排不过来,就像南方的‘水尾田’,水流到那里就没有了。当时您说:‘水尾田’是‘水尾田’,但那里有一股清泉嘛,地方干部不就是源源而出的‘泉水’吗?南下干部不够用,当然要使用一大批本地的干部,而且南下干部也要变成与本地干部相结合的‘本地干部’。因此,不能因为叶剑英是广东人,使用了广东干部,就说是搞‘地方主义’,而且据我了解,他是坚决反对那个‘五同’的。”

不久以后,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主持召开了一次讨论广东问题的会议,会议批评了广东存在“地方主义”的问题。但毛泽东也指出:“叶剑英同志在华南工作是有成绩的,他对这个问题没有什么责任,更不能说他是搞‘地方主义’的头头,大家要理解他。”



后来薄一波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说:“现在,事情已经看得很清楚,当时批评广东一些同志的‘地方主义错误’,存在着把问题简单化、扩大化的倾向,在后来的反右斗争中又对他们进行批判、斗争和处分,更是不正确的。1979年8月,广东省委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复查,并向中央写了报告。10月,中央批复,同意广东省委的分析意见,对此事进行了纠正。”

1984年,叶剑英病危,薄一波专门去看望了他。此时叶剑英已经不能说话,薄一波紧紧地握着他的手,悠悠往事涌上心头。


晚年的薄一波


薄一波走出病房后,叶剑英的子女们拿出纸和笔,要他写点什么。薄一波想了想,写下了1927年高一涵写的悼李大钊一文中的两句话:

他对人们,从浑厚中透出侠义气;
人们对他,从亲爱中露出敬畏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帝哥说史 incentive-icons
帝哥说史
击历史虚无,讲英雄故事。
1746文章数 176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