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的海岸线上,起重机林立,万吨货轮缓缓靠港,这座曾经以银滩闻名的滨海旅游城市,正以向海经济的澎湃动能,开启一段崭新的发展征程。
清晨的铁山港,巨轮笛声长鸣,来自加拿大温哥华的“雅萨”轮正在接卸7.35万吨钾肥,创下北部湾港开港以来钾肥单船载重量最大、卸船效率最高两项纪录。
这只是北海向海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北海牢记“打造好向海经济”的嘱托,充分依托“港”的资源、发挥“海”的潜力,加快构建现代化向海产业集群。从深海风电到高端制造,从绿色化工到智慧港口,一座现代化滨海城市正加速崛起。
![]()
01 向海工业:蓝色经济跃升新高度
北海的向海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5年7月25日至27日,自治区主席韦韬在北海蹲点调研时强调,要“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创新驱动、高效协同,持续激活向海经济‘蓝色引擎’”。
近年来,北海打造形成绿色化工、能源、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纸业、不锈钢及海工装备制造、铝基材料“6+2”向海工业集群,深远海风电建链起势,滨海文旅、港航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在北海市财政局的支持下,2025年累计兑现自治区工业经济工作政策补助资金3723万元,惠及企业(项目)147家。这些资金有效缓解了企业压力,增强了发展信心。
截至2025年7月底,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4家,总数达441家,绿色化工、能源、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纸业、不锈钢等六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80.2%,其中高端纸业增速达70.7%、电子信息产业增长7.7%。
![]()
02 交通网络:立体枢纽打通发展动脉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北海深谙此道,正全力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2025年10月10日,G7522贵阳—北海公路南宁至北海段正式开工建设。这条公路是《国家公路网规划》中G7522贵阳-北海公路在广西境内的重要路段,也是《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2018—2030年)》中规划的天峨(黔桂界)至北海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起点位于南宁市邕宁区州同村附近,总体沿西北往东南布设,依次经过南宁市邕宁区、钦州市钦北区、钦州市钦南区、北海市合浦县,终点位于北海市合浦县烟楼村西南侧,顺接廉州湾大道。
路线全长152.96公里,概算总投资204.79亿元。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对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布局、发挥北部湾区位优势、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农村公路建设也在同步推进。今年11月2日,合浦县石湾至大田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完工并全线通车。该项目连接合浦石湾镇大田村委和垌心村委等周边6个村委,彻底改善沿线2万余名群众的出行条件,为当地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这条路以前很烂,骑车很容易摔跤,现在修好方便多了,也更安全了!”站在石湾镇垌心村委路段新铺沥青路面上,村民王修莲难掩喜悦。
![]()
03 旅游升级: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加速建成
作为北海的传统优势产业,旅游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升级。
今年5月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召开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动员部署会,介绍《北海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8年)》相关情况。
会议提出,北海市将扎实抓好重点景区更新、重大项目落地、“野生”景点规范等12项行动落实,加快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银海区作为北海旅游的重要区域,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根据《2025广西旅游年(银海区)活动实施方案》,银海区将打造四季畅游主题活动,包括“民俗佳节 乐游银海”、“清凉避暑 爽游银海”、“秋意浓情 漫游银海”和“温暖宜人 悠游银海”。
同时,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开发跟着文物古迹游银海、跟着民俗节庆游银海、寻味美食游银海等特色旅游线路。
今年的双节假期,北海旅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北海银滩景区跻身全国驾车热门景区前十、北海“越乡小厨”登顶全国餐厅排行榜首,展现出强劲的旅游吸引力。
在银滩潮街上,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街道两旁,景区内到处洋溢着节日气氛。尽管秋意渐浓,游客们戏水玩沙的热情不减,碧海蓝天间充满了欢声笑语。据统计,银滩景区双节假期首日游客接待量超8万人次。
![]()
04 产业融合:海洋经济多元发展
北海的向海经济不止于工业和旅游,而是多元产业的融合发展。
在海洋渔业方面,北海已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个,建成全国唯一的沙虫、象鼻螺人工繁育基地,以及全国最大的锯缘青蟹、象鼻螺种苗生产基地。去年水产品总产量居全区第一。
与此同时,北海吸引广西一半以上的涉海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汇聚。今年,该市将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鼓励龙头企业实施“智改数转”,加快布局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奋力谱写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
北海市自然资源局相关领导表示,随着《北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全面实施,北海市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朝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区、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支点、北部湾现代产业集聚地、广西国际开放门户、生态宜居滨海旅游魅力名城”的规划目标迈进。
2024年,北海市启动“公园城市”建设计划,首批10个特色“口袋公园”惊艳亮相,新增绿地面积23万平方米,未来将构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城市绿地系统。“绿园饰城,绿网连城,绿心润城”的生态宜居园林城市正从规划走向现实。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北海的铁山港内,一艘艘巨轮承载着希望与梦想;银滩上,游客的笑声与海浪声交织成动人乐章;工业园里,智能工厂的机器轰鸣声奏响了向海经济的新乐章。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持续推进,北海这座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正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政策支持,在向海经济的征程中乘风破浪,驶向更加广阔的蓝色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