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身边是不是也有些人好像天生易怒,而且其愤怒似乎没什么逻辑?
回想小时候,家里一些脾气很不好的长辈(比如我爸 )发火的时候,我会有一种「按下暂停键」的感觉。
记得有一次,全家吃饭的时候原本好好聊着天,他却突然把碗一摔,椅子一踹就走了。我知道正常反应,至少应该感到害怕,躲避或自保,但是我居然笑了……
那一瞬间,我好像突然变成了一个旁观者,满脑子只是在想:为啥突然生气啊?生气的样子看起来好笨啊~
面对暴怒者,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样,有这种「暂停」的体验。
点击开始免费测试
这种「观察人们发脾气瞬间」慢慢成了我一个小小的癖好。后来,我读到一本书名为《Why We Snap》的书。(Snap,即突然绷断,这里可以理解为突然爆发)
这本书主要研究人类为何会突然炸毛。其中有一段提到,人们并不会无缘无故生气,除去特殊的精神疾病外,绝大多数的暴怒情绪,都离不开这 9 个原因——
1. 生命受到威胁
安全乃至人身受到威胁后,就会保护自己——绝大多数动物都会这样做,相信这一点很好理解。
虽然看起来很基础,但是有时你并不知道一个易怒的人会怎样判定「我的安全受到威胁」。否则,地铁里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因为「你挤到我了」而大打出手吧。
2. 侮辱
人身侮辱也是常见的暴力事件诱因。有意思的是,「我被侮辱了」的判断标准同样很模糊。
除去明显的行为侮辱(国际中指)和言语侮辱(特色国骂),也许某些行为本身没有任何侮辱的意思,然而一旦被视为侮辱,同样会引发另一方的愤怒。
比如,一个努力的员工可能会把没被提拔视作侮辱;妻子可能会将丈夫没倒垃圾,或者没洗碗,视为对她家庭地位的侮辱。
![]()
《 熊家餐厅 》
3. 家庭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动物会保护自己的后代和家庭成员免受攻击和危险,因为进化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个人的基因是否能传递给下一代。而保护后代和有着高度重合度基因的兄弟姐妹和父母,可以增加传递基因成功的概率。
这种生物本能,也深深烙印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问候对方妈妈」这类骂人话具有如此巨大的激怒效果。
4. 环境
社会心理学先驱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提出过一个解释个人行为的场理论(Field Theory),并提出了影响个人行为的「生活空间」概念。
这个概念可以理解为:每个人在心中都有关于自己生存领域的界限。
如果把易怒者想象成领地意识极强的猫,你就大概能理解,为何一旦踏入ta的「生活空间」,ta 就会如此轻易地被激怒了。
![]()
《 我是大哥大 》
5. 伴侣
「通过暴力赢取配偶和保护配偶」,这一条暴怒成因很像丛林法则。根据达尔文主义,动物们愿意为伴侣战斗致死的动力是将最优秀的基因传递下去。
除去为保护伴侣免受伤害而形成的愤怒情绪,在亲密关系内部,也经常会发生暴力事件,疑似不忠诚往往会引起家庭争执。
换句话说,这背后的逻辑就是:「谁也不能动我的人,我的人也不许偷瞄任何人。」
6. 社会秩序
作为社会动物,人类对社会秩序有着极高的依赖性。我们为了维持协会秩序而允许使用暴力,也会为了群体中建立统治地位,把暴力的强大视为威信。
暴怒攻击经常发生在人们感到社会不公的时候,有时还会引发群体性暴力事件。从这个角度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或许就成了易怒者给自己的万能借口。
7. 资源
在人类社会中,个人财富之所以至关重要,是因为它可以被转化为食物、住房等生存必需品,以及人们渴望得到的其他关键资源。
正因为资源如此重要,当人们感知到自己获取资源的途径受阻,或应得的资源被剥夺时,就很容易触发强烈的愤怒情绪。
8. 群体
人类为了生存,需要一个认知上的共同体,并会激烈地捍卫自己所在的那个群体。
![]()
《 银翼杀手 》
翻开任何一段历史,人们都十分警惕「外来者」。从用死亡捍卫国家的边界线,到城市中各种帮派的诞生,保护「自己人」是人类无法改变的特性。
这种愤怒的情绪基础,同时也是战争、冲突的酝酿基础。如果一个人盲从这样的愤怒情绪,就有可能加入群体暴力中,酿成悲剧。
9. 限制
当人们感受到被限制、被控制,自由程度大大受损时,就极有可能引发暴怒,并伴随挫折感。
如果你看过电影《127小时》,就很好理解这个愤怒的来源以及表现特征。在电影中,详细记录了背包客阿伦·罗尔斯顿在2003年4月的一次旅途中,掉入裂缝,被岩石困住,为了脱身阿伦砍掉了自己的手臂。
![]()
《 127小时 》
但在平常生活中,一些不可控的突然事件也会引发暴怒。例如,在排队的时候,突然遇到有人插队,这时候的愤怒情绪其实是因为受到「限制」引发的。
读到这里的你,肯定对理解愤怒有巨大兴趣了,不如来做一个随堂测验好啦
▥ 问:小明出去玩,结果一出门就堵在马路上,前后左右都是典型的路怒症司机,请分析司机们的路怒来源。
▥ 答:前面讲的 9 条,至少有 6 条原因可以解释路怒症。
首先,如果被其他司机强行并线或做出其他危险操作,司机就可能会感到自己(甚至家人)的安全受到了威胁,进而暴怒。
另外,刺耳的喇叭声很容易被理解为一种挑衅或侮辱。如果司机因此选择用更狂暴的鸣笛回敬,就很容易陷入相互激怒的路怒漩涡。
再说,被迫和一群陌生人挤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强迫密集社交情景——
◍ 总有司机在不停地破坏秩序;
◍ 自己心中的那个「生活空间」很容易被侵入;
◍ 处于堵车的状态,很容易产生巨大的「被限制感」……
![]()
《 怒呛人生 》
一通分析之后,我悲观地认为,劝读者摆脱路怒症几乎是不可能了。
但与其等到情绪不知何时再次失控,不如现在就来了解一下:你的愤怒究竟从哪里来?你的「易怒」程度又到底有多高?
这个测试可以帮助你分析愤怒的成因,并提供调节情绪的专属建议。
「测一测你有多易怒?」点击免费开始测试
作者 一了达、何里活编辑 Kitty
参考文献
本文中部分内容引用自《超越理智》 [美] 道格拉斯·费尔兹(R.Douglas Fields)。
免费测测你有多易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