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6日报道(记者 林先昌 吴亦航)日前,福州首条城际铁路滨海快线开通运营满一个多月。在快线文岭站,提着满满一袋番薯、海鲜的市民络绎不绝,这条实现市中心至滨海新城、机场30分钟通达线路,正以“地铁+初级农产”模式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
在文岭站,市民正在挑选番薯
滨海快线起于福州火车站,经福州主城、闽侯青口、滨海新城、长乐国际机场,终于文岭站,线路总长62.4公里。自9月29日载客运营以来,这条快线不仅重塑了福州城市交通格局,更成为连接城乡资源的“纽带”。
“从市区过来只要半小时,带些地瓜、海鲜回去很方便。” 市民陈阿姨的话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而对文岭镇石壁村村民池先生来说,快线开通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收益:“周末是时候,现在每天地瓜销量至少1000多斤,还有不少海鲜也跟着走俏。以前这附近没什么人,现在人气旺多了!”
作为长乐传统农业乡镇,文岭镇沙壤地占比高,适宜番薯种植。近年来,当地通过“合作社 + 农户”模式大力发展番薯产业,小小的地瓜已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瓜”。据统计,2024 年福州市番薯种植面积34.4万亩、产量(折粮)15.1万吨,分别占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的27.4%和产量的 31.5%。
值得一提的是,番薯与福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16世纪末,长乐人陈振龙历尽艰辛从菲律宾引入薯种,在福州开创以番薯为主粮的饮食文化。2016年,“长乐番薯”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文烂指出,“地铁+初级农产”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依托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流量、高通达性,显著提升乡村农产品的市场可达性与销售效率,实现城乡资源即时对接与互补。该模式不仅能打破地域限制,解决农产品“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销售困境,还能带动市民走进乡村,为沿线乡村发展观光农业、采摘体验、乡村民宿等新业态创造条件。
事实上,“地铁助农”在国内已有成功实践。重庆地铁“背篓专线”,允许菜农携带农产品直接进入市区销售;济南、天津等城市利用地铁站人流优势举办“助农市集”,均有效提升了农产品销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对于“地铁+初级农产”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王文烂建议,一方面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产业强镇、“一村一品”,农业农村部门可协助提升农产品品质与品牌影响力,经营主体可融合直播带货等线上渠道扩大销路;另一方面可借鉴济南经验,在更多地铁站点开展常态化助农活动,如设置固定市集或农产主题列车,同时探索“地铁+文旅”消费场景,增强沉浸式购物体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