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光灯下的首次亮相:新发言人的"破冰"问候
5日上午的国台办新闻发布会现场,新任发言人张晗以港澳局局长身份首次亮相。这位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女性官员,开场便向台湾同胞致以问候,展现出与过往不同的沟通姿态。她明确表示将与记者共同努力"宣介大陆对台方针政策",特别强调"增进两岸同胞的了解、理解和信任"这一三重目标。
image
曾任职港澳局副局长的经历,赋予张晗独特的跨区域事务处理视角。其发言中"共同宣介"的表述,既延续了国台办一贯的政策宣导职能,又通过"共同"二字巧妙消解了单向输出的生硬感。这种将港澳工作经验融入对台沟通的"融合经验"特质,为整场发布会奠定了兼具权威性与亲和力的基调。
敏感问题的"柔与刚":两岸问答中的弦外之音
当台湾记者问及大陆近期举措是否意味对台政策转向时,张晗的回应展现出精准的三维叙事结构。在历史维度,她以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活动为切入点,重申"台湾光复、回归祖国"的法理事实;在责任维度,连续三个"有责任"的排比——引导同胞铭记历史、为两岸谋利造福、揭露"台独"危害,构建起逻辑严密的立场表达;而在未来维度,"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机遇"的表述,则将对话焦点转向融合发展前景。
![]()
image
这种回应策略既坚守了"一个中国"原则的刚性底线,又通过"同胞情"话语体系实现情感共鸣。特别是将"台独"势力定性为"祸台""害台",与"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形成鲜明对比,在批判中自然导引出建设性解决方案。
发布会后的涟漪:台湾记者眼中的"新气象"
台湾媒体对发布会的报道中,"欢迎广大台湾同胞到大陆走走看看"的邀约成为高频引用内容。有岛内记者在会后表示,这种以具体行动倡议替代抽象原则宣示的表达方式,更易引发普通民众共鸣。相较于以往两岸官方对话常见的紧张氛围,此次发布会通过"民族复兴"的共同叙事,在坚持核心立场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对抗性。
![]()
image
值得注意的是,张晗特别引述"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将具体政策对话置于更高层级的理论框架下。这种表述既保持政治严肃性,又通过"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的生活化语言实现政策软化落地。
发言人更迭背后的对台沟通新思路
两周内经济局局长彭庆恩与港澳局局长张晗相继以发言人身份亮相,折射出国台办专业化分工的深化。经济与港澳事务背景的搭配,暗示对台工作正形成经济融合与制度衔接的双轮驱动模式。女性发言人的启用,则天然柔化了政治对话的棱角,与"两岸一家亲"的温情叙事形成气质契合。
发布会频次增加与发言人团队扩容同步推进,反映出台办强化政策解读即时性的战略考量。这种安排既满足两岸舆论场对信息透明度的需求,也通过常态化沟通机制降低突发事件引发的误判风险。人事布局与"两岸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的深度绑定,显示出对台工作正在向精细化、专业化、人性化方向迭代。
从问答到心灵:两岸沟通的"破壁"之道
张晗首秀最值得关注的突破,在于其成功构建了原则与情感的双轨表达体系。当"九二共识"与"同胞情谊"在同一个话语场域和谐共存,当历史法理与现实机遇被有机串联,两岸对话便超越了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逻辑。
发布会结尾"共襄祖国统一、民族复兴伟业"的呼吁,将个体命运与国家叙事紧密联结。这种既划定红线又搭建桥梁的沟通艺术,或许正是破解两岸认知壁垒的关键密钥——当官方对话既能捍卫核心利益,又能以同理心化解对立情绪,两岸民心相通的历史车轮自会向前滚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