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佳传媒山西壶关讯(王伟伟)是何时察觉到的呢?或许是清晨,窗玻璃上蕴染的似有还无的冰晶花纹;又或许是夜归时,拂在脸上清冽如薄刃的空气,忽然就有了分量。于是知道,霜降来了。
儿时总以为霜花是从天而降的精灵,长大后才知,那是大地呼出的最后一口温热,在寒夜里与天空相遇的结晶。这认知虽褪去了几分童话色彩,却更让我着迷——原来我们脚下敦厚的土地,也会在特定时节,与天宇完成这样静默的对话。
清晨的田埂上,霜色连成一片,像是大地在展开一幅银白的宣纸,等待阳光来题词。踩上去,那极轻微的、细碎的“簌簌”声,不是破坏,而是一种回应。脚下的这份凉,清晰地宣告着一个季节的终结,也宣告着另一个更为严峻季节的开端。
回到家中,厨房里正上演着另一场温暖的仪式。母亲手下,一个个白胖的饺子欢欣着、鼓舞着,争先跃入锅中。在氤氲的热气里,那滚烫的、馅料丰腴的软,瞬间在口腔里化开,暖意顺着喉管一路滑下,直抵四肢百骸。这人间烟火的暖意,便是我们用以应答天地之寒最朴素的诗篇。
这般收敛与积蓄的智慧,古人早已洞明。霜降三候,说的便是这番庄严的仪式:豺狼祭兽,并非炫耀,倒像是感念自然的馈赠,为漫长冬日积蓄敬畏;草木卸下华服,将精华深藏于根脉;百虫悄然蛰伏,在黑暗中等待下一个轮回的召唤。天地间的一切,都在练习一种“俯”的姿态——俯首,俯身…这不是屈服,而是一种深远的智慧,是为了来年春天,能更有力地,昂起头。
责任编辑:秦爱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