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确实有程咬金这个人
![]()
程咬金(589年-665年),本名咬金,后改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人。其家族可追溯至三国时期曹魏谋士程昱的第十三代孙,属北方著姓士族。祖父程哲任北齐晋州司马,父亲程娄为济州大中正,这一职位需由高门望族担任,负责评定人物品第,足见程家显赫背景。程咬金自幼习武,尤擅马槊(一种丈八长矛),而非民间演义中的“三板斧”。隋末乱世,他聚众数百人保卫乡里,展现出与生俱来的军事才能。
![]()
大业十三年(617年),程咬金加入瓦岗军,被李密选为内军骠骑之一,统领精锐护卫。在偃师之战中,他单骑救出被流矢射中的裴行俨,身负重伤仍杀退追兵,令敌军闻风丧胆。这一战奠定了他“骁勇善战”的威名,也凸显其重情重义的品格。
![]()
武德元年(618年),瓦岗军败于王世充,程咬金与秦琼一同降唐,被封为秦王府左三统军。随后的征战中,他屡立战功:
平定刘武周:武德二年(619年),助李世民击败宋金刚,收降尉迟恭。
虎牢关大捷:武德三年(620年),率部击溃窦建德、王世充联军,因功封宿国公。
玄武门之变:武德九年(626年),力劝李世民先发制人,亲率部诛杀李建成、李元吉,助其登基。事变后,他升任太子右卫率,后改封卢国公。
![]()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命绘二十四功臣像于凌烟阁,程咬金位列第十九。此后历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镇守边疆,稳定初唐统治。显庆元年(656年),他率军征讨西突厥,连破葛逻禄部,但因疏忽致使沙钵罗可汗逃遁,班师后被削职。麟德二年(665年),程咬金病逝于长安,享年77岁,追赠骠骑大将军,谥号“襄”,陪葬昭陵。
![]()
程咬金共有六子,均承袭父辈功业:
长子程处嗣:袭爵鲁国公,官至桂州溎南府折冲都尉。
次子程处亮:娶唐太宗之女清河公主,封驸马都尉,官至东阿郡公。
三子程处弼:官至右金吾将军。
四子程处政:曾任户部郎中、绵州刺史。
五子程处立:官至相州城安县令。
六子程俊:任东宫通事舍人。
![]()
民间文学常将程咬金塑造成“混世魔王”或草莽英雄,但出土墓志铭证实,他出身官宦世家,祖上三代均任北齐司马、大中正等职。其妻为清河崔氏女,进一步印证其门第显赫。
![]()
演义中“三板斧”实为艺术虚构,程咬金擅用马槊,在虎牢关、玄武门等战役中均以长矛破阵。其军事才能更体现在战略指挥上,而非个人武勇。
![]()
从隋唐至北宋初年,程氏家族持续显赫。其孙程伯献(程处弼之子)的墓志铭记载,程咬金为曹魏程昱后裔,家族脉络清晰可考。东平县斑鸠店镇至今存有程咬金衣冠冢及庙宇楹联,纪念其“悬甲军摧锋陷阵”的功业。
![]()
程咬金的一生,是隋唐乱世中世家子弟崛起的缩影。他以马槊破阵,以忠义立身,从瓦岗军到凌烟阁,最终成为大唐开国传奇。其家族六子承袭功业,印证了“将门虎子”的延续。当我们在斑鸠店镇仰望程咬金庙的楹联时,或许能更真切地触摸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