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这事儿,真是一步错步步错。老李家350平的别墅,当初为了省钱,砍掉了好几个"看似不必要"的项目。结果住了2年,生活质量直线下降,最后不得不花大价钱补装。血泪教训分享给你们:
1. 家用电梯
当初觉得自己才40岁,爬楼梯还行,能省15万。而且没预留井道、没拉380V三相电、没装独立配电箱,想着以后再说。
现在父母来住,膝盖不好,每天上下楼像受罪。老婆怀二胎后,爬三层楼气喘吁吁。搬个大件家具,得叫4个师傅。
2. 全屋新风系统
没预埋管道,现在想装,只能选壁挂式或者在吊顶上走明管。结果客厅吊顶降了25公分,层高从3.2米变成2.95米,空间压抑感暴增。
3. 中央软水+前置净水
没在水电改造时预埋主管道,现在花洒、龙头全是水垢,热水器两年就坏了一台。想装软水机,只能在设备间外接,占了过道1平米,每次经过都磕腿。
前置净水只能装在厨房水槽下,结果发现只有厨房水干净,卫生间、洗衣机的水质依然很差。
4. 智能家居预留点位
当初觉得智能家居是噱头,就装了普通开关。现在想升级:
窗帘盒里没插座,智能窗帘只能用电池款,每年换8次电池
灯光没留零线,智能开关装不了
背景音乐没预埋线,想听歌只能用蓝牙音箱
现在要么接受一堆明线,要么砸墙重来。结果选择了躺平。
5. 车库充电桩线路
装修时还没买电车,想着以后再说。去年提了Model Y,发现从配电箱到车库要穿三堵墙,物业不让破坏承重墙,只能绕外墙走线槽。
这5样东西,如果装修时一次到位:总花费约28万
后期陆续补装:实际花了46万+(还不算返工的人工和时间成本)
多花了18万,换来的还是打折扣的效果!
![]()
给你的3条保命建议
第一步:做10年需求预判
有老人/打算要孩子 → 必装电梯
有地下车库/计划买电车 → 预留充电桩
重视生活品质 → 新风、净水不能省
第二步:硬装阶段"宁可备而不用"
管线、点位、井道先预留,成本增加不超过15%,但后期灵活性提升300%。就算暂时不装设备,把"管道和电路的骨架"先做好。
第三步:别在专业费用上省钱
我当初砍掉了全案设计,省了3万设计费,结果多花了18万补装费。现在想想,那个设计师建议装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对的。
最后一句话:装修最贵的不是买错,而是"没买"。那些当初觉得没必要的东西,往往会在3年后变成刚需。
你家装修时砍过哪些预算?现在后悔了吗?评论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