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肠道长了息肉,上厕所会有3大信号,别拖成晚期才后悔

0
分享至



李大爷今年刚退休没多久,原本身体一向硬朗,却最近总觉得肚子“闹脾气”。这不,清晨忙着赶早市,刚出门不到10分钟,又被突如其来的肠胃不适“拦”了回去。

家人只当是吃坏肚子,李大爷自己却总觉有些不对劲:这段时间上厕所时不仅次数变多,还莫名其妙发现手纸上总是染了点血。难道只是“上火痔疮”吗?这让李大爷愈发犯嘀咕。



走进医院检查时,医生的一句话让全家都吓出一身冷汗:“幸亏发现得早,若是再拖下去,单纯的肠息肉很可能会变成大麻烦。”可为什么肠道息肉这么容易被忽视?又有哪些信号容易被误解为“小毛病”?

这三个上厕所的细节,您真的看对了吗?其实,生活中不少肠息肉患者都和李大爷一样,直到出现明显症状才警觉,却已经悄悄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机。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如何用“马桶上的蛛丝马迹”,看懂身体发的求救信号。

大多数人提到肠息肉,只觉得“良性、没什么大不了”,但您可知,60%以上的结直肠癌患者,早期都是从小小的息肉发展而来?据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最新门诊统计,在中老年体检人群中,发现肠道息肉比例达到28.6%,其中约四分之一的人没有任何明显的肠胃症状。

肠息肉到底是什么?简单地说,它就像“肠道内壁长出的小疙瘩”,部分良性,但某些类型(如腺瘤性息肉)就有10-20年内恶变为癌症的风险。



息肉为何如此“狡猾”地无声无息?因为肠道内部没有丰富神经,早期息肉体积小,难以直接产生疼痛或不适。很多人直到息肉较大或表面被擦破,才因出血、肠道堵塞等去就诊,已经失去了“摘掉它就能治愈”的黄金窗口。

最让人头疼的,是肠息肉的症状常常和痔疮、肠炎等“老毛病”混杂,极易被忽略。长期便血、便次或形态异常甚至腹痛,往往就成了肠息肉的首发信号。

中国医学科学院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50岁以上健康体检者中近40%有过“无原因便血或大便性状变化”却未重视,这无疑让“癌变隐患”潜滋暗长。

医生临床总结,多数肠息肉患者生活中会遭遇以下三种“马桶信号”,尤其是其中第2点,普通痔疮很难出现,千万别掉以轻心。

便血:色泽鲜红,小量反复

多数人只要见到便纸带血,都首先怀疑“上火或痔疮”。但如果出现反复、无明显诱因的鲜红色便血,尤其是伴有肛门无痛感、血量偏少、常夹杂在大便表面或与粪便混合时,需高度警惕肠息肉风险。

研究显示,肠道腺瘤性息肉患者便血检出率高达28.3%。与痔疮出血多见于大便末端、滴状或喷射性不同,息肉导致的出血往往在大便过程中持续沾黏,无其他典型痔疮不适。

大便形状改变:条细或夹杂黏液

粪便常规为“香蕉形”,顺畅无阻。若近期发现大便变细、“断裂感”强或时有夹杂黏液,且数周甚至数月不能恢复原状,则应警觉是否有“内在阻塞”。肠道内息肉逐渐变大,可能像水管中的石头一样局部狭窄,导致大便通过变形。

中华消化学会指南提示,“未明原因的大便变细,筛查肠道疾病检出率超45%,息肉占比极高”。尤其静坐族、少运动的中老年朋友,勿将此类变化简单归结为“饮食上火”。



排便规律突然紊乱:便秘与腹泻交替

本来一直规律排便,近阶段却突然便秘、腹泻“轮流上阵”?这就是肠道健康发出的预警。息肉可刺激肠黏膜,导致排便反射紊乱,有数据显示,30%以上的腺瘤性息肉患者早期表现为排便规律突变,但疼痛、腹胀等症状并不明显。

普通饮食调整、益生菌辅助都难以有效缓解,身体持续“无计划”地折腾,也是肠息肉值得警醒的一大信号。

病从浅中医,息肉如果早期被发现、及时处理,绝大多数无需担心癌变和复发。针对高危人群(如50岁以上、有家族史者),每年或每2-3年一次肠镜检查是防癌关键。除此之外,日常3个“小动作”帮您降低息肉风险:



均衡膳食:多蔬果粗粮,少红肉高脂

研究早已证实,低纤维、高脂肪饮食与肠道息肉发生密切相关。建议每日保证30-40克膳食纤维(一盘绿叶蔬菜、一碗全谷物杂粮),减少腌制、烧烤等摄入;每周红肉摄入量不超过350克,多选择鱼类、豆制品。

养成规律排便和锻炼习惯

久坐不动、憋便、熬夜会让“大肠蠕动程序”紊乱,肠道废物停留容易激发局部炎症和细胞异常。“每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150分钟以上(如快走、广场舞等)可降低33.7%结肠息肉风险”,建议养成每日定时如厕和适度活动的生活节奏,给肠道“松绑”。



定期筛查,发现问题早处理

别把“肠镜”当成洪水猛兽。权威数据显示,“40岁以上群体,每2-3年一次肠镜可让结直肠癌早期检出率提升70%以上”。如有大便性状异常、便血或家族中曾有人患过相关疾病,务必及时就医。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医院乱象,副院长染指多名女医生护士,被其中一人未婚夫当街追砍

医院乱象,副院长染指多名女医生护士,被其中一人未婚夫当街追砍

四月十九
2024-09-23 14:59:37
被传分手7个月,鹿晗演唱会后高调官宣,真相原来早有预兆

被传分手7个月,鹿晗演唱会后高调官宣,真相原来早有预兆

麦芽是个小趴菜
2025-11-06 08:26:56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公开表示:“我们绝不放弃武力保卫台湾”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公开表示:“我们绝不放弃武力保卫台湾”

星辰夜语
2025-11-06 13:47:19
A股:刚刚,中央金融办发声,释放一个信号,周五将迎来新变盘?

A股:刚刚,中央金融办发声,释放一个信号,周五将迎来新变盘?

夜深爱杂谈
2025-11-06 21:13:21
事发浙江高速!男子在收费站直接冲卡,被交警拦截!驾驶员的一句话,让人懵了...

事发浙江高速!男子在收费站直接冲卡,被交警拦截!驾驶员的一句话,让人懵了...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6 18:20:13
股市套现170万元,浙江男子一口气买了300克金条!就差一点点…

股市套现170万元,浙江男子一口气买了300克金条!就差一点点…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6 20:15:52
医生发现:若60岁后经常喝茶,肝癌患病率是不喝茶的人5倍不止?

医生发现:若60岁后经常喝茶,肝癌患病率是不喝茶的人5倍不止?

华庭讲美食
2025-11-05 14:07:34
陈奕迅开“保时捷”上街,车型四不像,网友:稀有的奶爸车

陈奕迅开“保时捷”上街,车型四不像,网友:稀有的奶爸车

总李谈车
2025-11-04 14:05:22
一觉醒来天塌了?鹿哈官宣领证不到24小时,"恶心"的一幕就出现了

一觉醒来天塌了?鹿哈官宣领证不到24小时,"恶心"的一幕就出现了

好贤观史记
2025-11-06 12:18:03
京东集团收入差距断崖:21年9516亿,22年10462亿,24年令人意外

京东集团收入差距断崖:21年9516亿,22年10462亿,24年令人意外

南宗历史
2025-11-06 15:59:33
河北一婚车遭拦截索要50条烟,双方僵持1小时,新人无奈打车离去

河北一婚车遭拦截索要50条烟,双方僵持1小时,新人无奈打车离去

扬子晚报
2025-11-06 12:19:51
纽约,通往奴役之路

纽约,通往奴役之路

南文视界
2025-11-06 08:00:20
汽车年检的寒冬要来了?有检测公司一天都接不了几单,越来越卷了

汽车年检的寒冬要来了?有检测公司一天都接不了几单,越来越卷了

星河也灿烂
2025-11-06 10:27:51
石家庄外卖小哥被逼疯:将站长和副站长给捅了,要扣他80%工资

石家庄外卖小哥被逼疯:将站长和副站长给捅了,要扣他80%工资

江山挥笔
2025-11-05 11:14:19
这5种茶叶已被列入“伤肝名单”,很多人天天喝,建议转告家里人

这5种茶叶已被列入“伤肝名单”,很多人天天喝,建议转告家里人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06 16:12:21
赘婿下跪求赌王千金复合

赘婿下跪求赌王千金复合

毒舌扒姨太
2025-11-05 22:34:43
民主党横扫多州选举,共和党失利背后的政治极化趋势

民主党横扫多州选举,共和党失利背后的政治极化趋势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05 19:04:11
青岛西海岸投资人告别邵佳一:愿你前程似锦,再见亦如初

青岛西海岸投资人告别邵佳一:愿你前程似锦,再见亦如初

懂球帝
2025-11-06 08:45:06
CBA最新消息!广东宏远第四外援确定,王薪凯离开新疆男篮

CBA最新消息!广东宏远第四外援确定,王薪凯离开新疆男篮

体坛瞎白话
2025-11-06 08:12:32
湖南省人民医院曾琦的奋斗故事

湖南省人民医院曾琦的奋斗故事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06 08:24:35
2025-11-06 23:20:49
何蕥室内设计
何蕥室内设计
分享室内设计经验,避坑知识分享。
1254文章数 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迷你共享摩托"现身长沙 投放公司:车辆是共享电动车

头条要闻

"迷你共享摩托"现身长沙 投放公司:车辆是共享电动车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亲子
健康
公开课

会呼吸的江湖火到海外!逆水寒手游国际服预约破千万,赶紧抢id!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亲子要闻

孩子补锌不盲目,3 种高锌食材,补对免疫力强长得快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