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娱乐圈可是有个大话题炸开了锅,就是关于王一博可能不再和乐华娱乐续约的事。这事儿可不是空穴来风,各种迹象凑在一起,让很多人都觉得,这位顶流艺人恐怕是真的要自立门户了。
![]()
说起来,王一博和乐华的合约得到2026年10月才正式到期。这里有个细节挺有意思,原本的合约在2024年就该结束了,但当时为了乐华上市能有个好看点的前景,双方又续了几年。可这续约后的关系,怎么看都有点“貌合神离”的感觉。
![]()
最明显的信号就是,2025年王一博的纪录片《探索新境》以及他和Helly Hansen等品牌的商务合作,你都看不到乐华的任何署名或者参与痕迹。这放在以前可是难以想象的,毕竟艺人这么重要的项目,经纪公司怎么可能完全不露面呢?感觉王一博的工作室已经在独立运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
其实粉丝们对乐华的不满早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他们经常控诉公司,比如在重要的华表奖活动上通知滞后,让王一博被动承受舆论压力,甚至跨年演唱会时还出现过威亚卡扣这种安全问题。更让粉丝火大的是,乐华被指长期利用王一博的资源去带公司的新人,也就是粉丝说的“拖飞机”或者“资源置换”。
![]()
说到钱的问题,那更是关键所在。乐华被资本市场戏称为“王一博概念股”,这称号听着时髦,背后却是赤裸裸的现实——根据可查的财报数据,2020年至2022年间,王一博为乐华创造了超过10亿元的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60%以上。一家上市公司这么依赖一个人,既是王一博影响力的体现,也成了双方关系中的一根刺。
王一博自己呢,显然也没闲着,早就开始为未来铺路了。他名下已经成立了多家文化、商务类的公司,掌握了实际控制权。而且你发现没有,他最近的事业重心明显在调整,影视剧拍得少了(2025年就两部),更多精力放在了赛车、滑雪这些个人兴趣和跨界领域上,这难道不是在为单飞后的发展方向做尝试吗?
![]()
要是王一博真的不续约,对乐华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地震。失去这棵“摇钱树”,公司营收面临断崖式下跌的风险绝不是开玩笑的,股价震荡恐怕也难以避免。乐华现在最迫切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摆脱这种对单一顶流的过度依赖,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
从行业角度看,王一博的选择可不是个案。像肖战当年离开哇唧唧哇自立门户,现在发展得风生水起,就是个成功先例。顶流艺人自立门户似乎正成为一种趋势,这背后其实是传统经纪模式“资本控盘”和艺人追求自主权的“艺人主权”时代之间的博弈。
面对这场博弈,乐华据说也采取了一些施压策略,比如被指减少王一博的曝光、制造“养老”谣言等,试图影响他的决策。合约博弈期内,公司也可能通过限制一些项目合作来施加影响。但这些手段在粉丝看来,更坚定了他们支持王一博单飞的决心。
![]()
网络上有推测说,粉丝中支持王一博不续约的比例超过90%。大家普遍觉得,乐华的管理痼疾难改,已经成了王一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粉丝后援会的表态也很微妙:“尊重王一博任何选择”,这不否认、不确认的态度,其实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当然,现在说到“王一博一定不续约”还为时过早,毕竟离合约到期还有一段时间,变数依然存在。最终的结果,得看双方在分成比例、工作自由度、资源承诺这些具体条款上能不能谈拢。但无论如何,王一博的这次选择,不仅是他个人事业的转折点,也很可能成为内娱经纪合作模式的一个分水岭。
![]()
说到底,这场续约风波已经超出了普通娱乐新闻的范畴,它更像一个标志性事件,让大家看清了当下娱乐圈资本和艺人关系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自身IP的价值,并渴望掌握主导权;而传统经纪公司则不得不思考,如何从简单的“管理”转向真正的“赋能”,才能在新时代留住人才。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场博弈都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
(完)
内容和图片都是从互联网上收集的,如果有涉及侵权,或者引起大家的不满,请联系我,我一定及时删除,谢谢大家了!
~~~///(^v^)\\\~~~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