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场正在进一步改写无人机的作战规则:西方高价、精密的无人机,例如“弹簧刀”,在前线环境下表现很差,而乌克兰自主研发的廉价、灵活型无人机更贴近实战需求,能以低成本快速摧毁高价值目标,有专家示警:西方公司若不深入参与俄乌战场前线的技术更迭,未来将错失关键经验。#俄乌冲突中的无人机作战效果如何#
![]()
美军的“弹簧刀”已不适合乌克兰战场
根据《经济学人》的说法,过去美国的“弹簧刀”无人机被视为尖端装备,它速度快、操作灵活、精准度高,携带方便,曾是美军特种部队的重要装备,当2022年拜登宣布援助乌克兰“弹簧刀”时,外界对它的战场表现有很高的期望,但当它真正在战场放飞时,大家对它的期待很快被现实打破。#美国已向乌克兰军方提供100架弹簧刀无人机#
这些无人机的单价不仅昂贵,而且在俄罗斯电子战的干扰下表现不佳,攻击之后所造成的破坏也极其有限,无人机开发者博罗维克表示:在测试“弹簧刀”时,它们在干扰环境下会出现故障,当它击中小型巴士的后窗时,前窗甚至没有破裂。#为什么俄罗斯的电子战突然变强了?#
“弹簧刀”无人机只是目前西方军用无人机真实战力的一个缩影,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军工集团把乌克兰战场视为检验自家武器性能的全球最佳试验场,那些无人机公司纷纷把自家产品送往乌克兰检验,但大多数表现不如预期。#俄乌战场##
反倒是曾经依赖西方无人机支援的乌克兰在战场需求的刺激下,快速实现了在无人化武器领域的异军突起。目前乌克兰无人机产业非常红火,它们在价格、性能以及战场适应性方面直接将西方那些有着数十亿美元市值的无人机公司甩在了身后。#乌克兰无人机怎么“异军突起”了?#
![]()
乌克兰发展出更适合战场需求的廉价无人机
博罗维克指出:乌克兰无人机公司不断快速生产更适合战场需求的产品,他们的产业研发很灵活,对前线快速变化的战场需求有着更深入的理解。#乌廉价无人机如何穿透俄防线#
《经济学人》也分析称:受客观因素和作战理念的影响,相较于西方的无人机的华而不实,乌克兰发展出的无人机更适合战场需求。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一直专注于那些价格昂贵的精密无人机,但乌克兰战场不同,长达2000公里的战线对交战双方不仅提出了质的要求,更有量的要求,这就变相推动了交战双方不断开发出低成本、高性价比的无人机。#乌克兰量产廉价无人机技术有多重要#
例如,乌克兰的“闪电”使用最廉价的材料制造,外观不起眼,制造成本仅仅只有800美元,可以携带8公斤炸药飞行40公里,这正中前线部队的现实需求。乌克兰在2023年推出了“第一视角”无人机,而之后俄军也逆向模仿出了“第一视角”无人机,现在它们可以摧毁原本需要最尖端武器才能打击的高价值目标,甚至而言,它们还可以凭借数量优势直接淹没对方在前线的军事防线。#乌克兰无人机为什么发展这么快?#
乌克兰一家无人机公司的设计主管多尔戈皮亚托夫表示:在长达数千公里的残酷战场上,西方那些单价几十万美元的无人机到了战场上其实只是“一次性”产品,以乌克兰战场的经验看,1架无人机的平均寿命其实最多只有1周,远远没有乌克兰无人机经济实惠。#专家:乌廉价无人机折服美国#
![]()
现在俄乌两国建立了庞大的无人机产业
《经济学人》表示:在战场的刺激下,如今乌克兰的无人机技术和产业已经领先西方,甚至就连美国也是身处其后,否则特朗普也不会盯上乌克兰的无人机产业。目前西方的无人机技术已无法适应战场,在俄乌战场所使用的武器产品中,它们的占比已经不到20%。最后《经济学人》提醒称:西方国家和军工集团若不更深入参与这场无人机战争,将失去宝贵的无人机技术经验。#陆军学习俄乌战场无人机实战经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