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
中国造车新势力和自主品牌一路走高的背景下,昔日在华风光无限的东风本田却步入中年危机。
汽车行业素来有“金九银十”的说法。在刚刚过去的“银十”,零跑、小鹏、智己、阿维塔等国产造车新势力纷纷创下单月交付记录新高,自主品牌中上汽、吉利也继续维持同比提升态势。
然而,东风本田最新月销量却出现大幅度滑坡。这家合资公司2025年10月终端销量为2.89万辆,较去年同期的3.50万辆大幅度下滑17.4%。
曾经凭借思域、CR-V等经典车型让中国消费者颇为青睐的东风本田,正经历入华二十余年最凛冽的寒冬。事实上,就在5年前的2020年,东风本田的年销量还曾达到超85万辆的巅峰表现。
01 销量自由落体
东风本田日子难过,已经不是新鲜事。自2020年的辉煌过后,东风本田的销量就开始走下坡路。2020至2024年,东风本田的销量从85万辆一路下滑至42万多辆,接近腰斩。
更重要的数字是降幅。去年,东风本田的销量相比上一年下滑幅度直逼三成。颓势在今年仍未止住,上半年东风本田销量为14.90万辆,同比下滑37.4%,下滑幅度远超本田在华另一家合资公司广汽本田的25.63%。
以东风本田为首的在华合资公司表现不佳,直接影响了本田整体业绩表现。根据本田汽车公布的2026财年第一财季(2025年4至6月)财报,公司当期遭遇净利大幅下滑,全年经营利润预期也低于市场预估。
财报显示,本田第一财季销售净额为5.34万亿日元(约合2600.5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2%;经营利润为2441.7亿日元(约合118.91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减少49.6%;净利润锐减至1966.7亿日元(约合95.78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幅高达50.2%,近乎腰斩。
![]()
全年业绩方面,本田预计2026财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全年经营利润为7000亿日元(约合340.89亿元人民币),尽管较之前预计的5000亿日元有所上调,但仍然远低于市场预估的8962.4亿日元(约合436.48亿元人民币)。
![]()
02 电车突围遇阻
受到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挤压,以燃油车为根基的日系品牌在华销量不断受到侵蚀。油车时代,消费者购买日系车型图的是省油、耐开,保养费用低,但这些属性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天然优势,用户对日系合资品牌的信仰随之断层。
面对中国市场的变局,东风本田展开调整。据称承袭本田70余年运动底盘调教经验,并集结中国技术和优势资源的纯电SUV东风本田S7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面世。
作为新能源破局之作,东风本田对S7寄予厚望,喊话要“用品质定义高端纯电新标杆”。但这款车面市不久,便在舆论场引发激烈争议。
上市之时,东风本田S7售价区间为25.99万至30.99万元,价格上向特斯拉Model Y看齐,但是在智能化配置和续航里程上,相较特斯拉以及一众国产竞品优势并不明显。
例如,东风本田S7不同版本续航分别为620km和650km,而其竞争对手小鹏G6提供的可选续航里程包括625km至725km,比亚迪唐EV能够提供的最高续航版本更是来到730km。
补能方面,东风本田S7快充需要耗时0.6小时,从数据上看远逊色于支持900V高压平台、快充仅需0.12小时左右的极氪001,也不敌快充0.2小时的小鹏G6和快充0.5小时的唐EV。
续航和快充补能方面不敌竞品,更重要的是S7的价格也没能让消费者满意,作为对比,彼时几乎同一时间发布的新款小鹏G6的起售价仅为17.68万元,较东风本田S7便宜8万有余;在新能源车领域品牌号召力较东风本田更强的比亚迪,唐EV车型的经销商报价也才17.98万元起。
此外,尽管上市初期东风本田也准备了官方号称价值高达8.69万的权益以拉动订单,但对消费者的实际吸引能力相当有限。虽然新车全系配备L2级智驾辅助系统,但是更高阶的功能如高速领航辅助、智能泊车辅助、特别驾驶模式等需要通过选装包获取。
具体来看,低配版本特别驾驶模式选装售价为1000元每台,高配版本特别驾驶模式选装售价为6000元每台。本田SENSING 360+安全超感中的高速领航辅助功能及智能泊车辅助功能选装售价为1.4万元每台,且自激活之日起使用期限仅为5年。
图片来源:东风本田官网S7配置表截图
这一收费制度令不少国内消费者感到难以接受。在如今的中国新能源市场,“车位到车位”已经出现标配10万级车型的趋势,用户普遍认为核心智驾功能应作为标配而非以权益包形式二次收费。
![]()
![]()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当国产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崛起,消费者对合资电动车的刻板印象变为智能化落后、性价比低、设计保守,这些标签成为东风本田推新新能源汽车注定要面临的鸿沟,而S7并未能以足够的产品力打破消费者的看法。
上市仅时隔一个月,东风本田S7便宣布直接降价6万元至19.99万元起,全系还赠超过2万元的用车权益。但当前中国汽车市场发布新品的节奏极快,一日上市五款车已经屡见不鲜,没能在上市初期一炮打响的S7很容易被埋没在新车堆中被遗忘,此时大幅度降价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让用户对价值产生怀疑,进而继续保持观望。
市场消息显示,8月S7再降3万元,消费者可享受内部员工价格,同时还可以叠加置换补贴。根据第三方数据统计,该车4至8月连续五个月销量未能破三位数,9月销量有所回升,来到400辆,但与竞品小鹏G6同期的3978辆、极氪7X的5524辆、阿维塔07的3148辆难以抗衡。
![]()
图片来源:第三方统计平台
03 关产线断臂求生?
面对目前的颓势,东风本田紧急推出系列举措力挽狂澜。
去年9月,媒体报道称东风本田将裁员2000人,彼时有传言称,由于补偿方案较好,东风本田还出现员工排队抢裁员名额的情况。
对于裁员传闻,当时东风本田官方在社交平台上回应表示,为保证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加速电动化转型,东风本田针对生产领域进一步提升人员效能。本次人员优化为企业战略转型的阶段性调整,将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充分考虑员工意愿,并依法依规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本田中国曾于去年7月宣布实行产能优化,加速电动化转型。经过调整后,预计本田在华的总产能将由149万辆降至120万辆。
在调整中,东风本田的产线变动相对剧烈,年产能为24万辆的东风本田第二工厂生产线于去年11月关闭。与此同时,为推进电动化转型,官方宣布用于生产电动汽车的东风本田新能源汽车工厂于去年9月投产。
彼时有媒体报道称,裁员实际上也与工厂变动有关。因工厂优化,东风本田第二工厂将被全新的新能源汽车工厂替代,由于新工厂自动化水平较高,对人力的需求也随之降低,因此有员工经协商离职。
东风本田的领导层也随之大换防。今年9月,东风本田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潘建新担任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候选人,不再担任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董事、执行副总经理职务;原东风猛士总经理曹东杰任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董事,推荐任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
在中国市场挽救销量的压力来到了新任领导层肩上。在大会上,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表示,新任领导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聚焦产品与营销变革,“坚持造中国市场客户愿意买单的产品”。
东风本田的凛冬,并非一家之困,而是时代缩影。昔日的合资巨头若仍困于油车的路径依赖,仅靠产能优化与被动降价,恐难扭转乾坤。市场的哨声已经吹响,这家公司能够顺利过冬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