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都说德国制造无敌,为何一张供暖账单,就差点要了它的命?

0
分享至

前言

德国经济研究所最新数据显示,该国工业订单已连续第四个月下滑,德国工业产出创俄乌冲突后新低,工业电价是美国的8倍。

70%的能源密集型企业正在把投资转向海外,曾经引以为傲的"德国制造"正在失去竞争优势。

德国的工业燃料管为何被掐断?欧洲制造业又将何去何从?

德国工业断崖式下跌,天价能源逼跑德国巨头

德国经济研究所最新数据显示,工业产出比2018年峰值低16%,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工厂的停产和外迁。

巴斯夫这样的化工巨头,路德维希港总部直接砍掉10亿欧元成本,关工厂裁员,把投资挪到能源便宜的地方。

钢铁行业更惨,产能利用率跌到68%,一半冶炼产能都停了,曾经轰鸣的高炉如今一片死寂。



杜塞尔多夫那家百年钢管厂,直接永久关门,成了工业衰落的活招牌,工人们在工厂门口徘徊,不知道明天还有没有工作。

德国经济研究所调查显示,41%的工业企业计划在2026年裁员,只有15%的企业打算招人。

一减一增的对比下,制造业岗位流失的势头根本拦不住,曾经稳定的工厂工作正在消失。

德国金属工业工会调查显示,47%的工业企业看淡前景,51%的员工担心失业,焦虑情绪在蔓延。



曾经让德国人骄傲的工业心脏,正在失去跳动的力量,这不仅仅是数字,更是无数家庭的生计问题。

工业产出比2015年的峰值少了12%,这个差距还在扩大,衰退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德国工业。

能源密集型行业直接掉了20%,化工、钢铁这些当家产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寒冬。

GDP连续两年负增长,曾经的"欧洲工业心脏",现在成了拖后腿的存在,让人唏嘘。



说穿了,就是丢了低价能源这个"压舱石",整个工业链条全跟着晃了。

德国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商Uniper都出来警告,说这损失根本压不住,危机远未结束。

能源价格一直降不下来,直接让德国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了竞争力,以前靠低成本攒下的优势,现在全没了。



自2021年起,民众的取暖费用累计上涨了82%,到2025年,一套70平米的公寓,光供暖费就得花1180欧元。

民生成本这么高,反过来又拖累了消费市场,工业想复苏就更难了,直接形成了恶性循环。

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德米特里耶夫说得很实在:廉价俄气供应少了,就是德国去工业化的主要原因,这话一点儿都没夸张。



能源断供引发连锁反应,工业转型遭遇结构性困境

整件事情就像多米诺骨牌,全是从丢了俄罗斯的低价能源开始倒的。

以前德国对俄气依赖到什么程度?全国一半以上的天然气都从俄罗斯来,化工、钢铁这些高耗能行业早把"低价俄气"当成生存基本盘了,就像面包房离不开便宜面粉一样。

结果俄乌冲突后,北溪管道供气骤降,后来干脆跌到5%以下,等于直接断了能源命脉。

没了低价俄气,德国只能急着买美国的高价能源,可运输成本加上各种溢价,天然气价格直接飙到冲突前的好几倍。



2025年初价格甚至翻了3倍,同时工业电费跟着疯涨,2024年德国企业电价是美国的8倍。

化工企业光能源成本就凭空多了一大块,更糟的是,欧盟碳价还在涨,企业排碳要花钱,等于成本上了双保险的"枷锁"。

成本一高,企业立马扛不住了,巴斯夫这种巨头最先受冲击,路德维希港总部直接砍10亿欧元成本,关工厂裁员。



钢铁行业更惨,产能利用率跌到68%,一半冶炼产能都停了,曾经的高炉如今冷冷清清。

杜塞尔多夫那家百年钢管厂,直接永久关门,成了工业衰落的招牌,工人们失去工作,家庭陷入困境。

接着就是"跑路潮",70%的能源密集型企业都在把投资转去海外,还有三分之一多直接迁到欧洲以外。



美国靠补贴抢了超60家德国新能源企业,中国、印度也成了热门选择,德国工业正在空心化。

大众、宝马这些车企也把生产线往外挪,本土工厂机器都开始闲置了,曾经繁忙的生产线如今冷冷清清。

德国想自救却越救越乱,为补能源缺口,只能重启煤电,可欧洲70%动力煤以前也靠俄罗斯。

现在得高价从澳大利亚买,等于换了个贵的"包袱",可再生能源倒是涨到发电量的大半。



但风电、光伏看天吃饭,冬天寒风一吹,发电占比跌到18%,根本顶不上趟。

政府给的补贴也杯水车薪,化工园拿的钱连电费零头都不够,企业看不到希望。

最后就拖垮了整个工业基本面,2024年工业产出比2018年峰值低16%,能源密集型行业直接掉20%。

制造业输出只剩2015年的90%,GDP连续两年负增长,曾经的优势正在消失。



中美博弈夹缝中的艰难选择,对比中寻找破局路径

说起德国如今的状况,和中美相比,简直像拿了不同的发展剧本,差距越来越大。

首先在能源命脉方面,德国如今"断供休克",中美却"自主造血",形成鲜明对比。

德国的困境本质是能源依赖的致命短板被戳破了,以前大部分的天然气、煤炭都靠俄罗斯,化工、钢铁这些支柱产业早把低价俄气当成"生存氧气"。



结果俄乌冲突后断供,等于工业的"燃料管"被掐断了,更尴尬的是,德国连稀土、电动发动机原材料都依赖中国。

能源和原料双重卡脖,想转型都没底气,这让人担忧德国的未来。

而中美则早早就摆脱了这种"单点依赖",美国靠页岩气革命成了天然气净出口国,自家能源够吃还能卖钱,吸引德国企业往德州搬。

中国更狠,光伏、风电装机量全球第一,2023年新增绿电能反哺全球,同时在稀土加工、动力电池领域握有话语权。



能源和关键材料都能"自主造血",这才是真正的实力,让人佩服。

在科技打法方面,德国"守成遇坎",然而中美"攻防对垒",差距明显。

德国走的是"精耕细作"的老路,靠工艺精湛吃了几十年红利,比如盾构机的精密刀盘设计曾是标杆。

但它太依赖传统制造业,在新能源汽车、AI这些新领域慢了半拍,等能源成本涨起来想掉头时,"航母已难掉头"。



现在成了被动防守,既怕能源断供,又怕中国在高端制造上超车,处境艰难。

至于转型的韧性,德国政策频频撞墙,中美却能"灵活破局",对比强烈。

德国的转型卡在了"理想与现实脱节",想靠立法推进碳中和,2023年可再生能源挺多。

但冬天风电光伏出力掉下来,只能重启煤电,结果碳价涨、能源价也涨,工业反而被双重挤压。

中美则更懂得务实变通,美国虽然后期政策有波动,但靠《通胀削减法案》的补贴抢企业、稳制造,用市场化手段留住产业。



我国搞"1+N"政策体系,地方能根据情况调整,比如在盾构机领域既抓智能化,又优化注浆工艺控制地面沉降,细节上比美德做得更到位。

两国都能根据现实调整策略,韧性比德国强得多,值得学习。

简单说,德国是"旧饭碗被砸了还没找到新饭碗",中美则是"在抢新饭碗的过程中互不相让"。

这种对比让人深思,德国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战略定位。



系统重构迫在眉睫,三位一体转型决定未来

德国想转型,无非就是在"补短板"和"找新出路"里琢磨,但必须系统性地解决问题。

首先能源肯定得先稳住,总不能一直被别人掐脖子,这是基础中的基础。

短期可能还得买点便宜气过渡,比如跟挪威、荷兰多签点长约,别再像以前那样单靠俄罗斯。

长期肯定得死磕可再生能源,比如把北海风电装机量再翻番,顺便砸钱搞绿氢。



让钢铁、化工这些高耗能行业能用上"绿电",这才是长远之计。

然后就是给老工业"装新引擎",不能再抱着传统制造不放了,必须创新转型。

得花钱帮中小企业搞数字化,比如给智能工厂改造发补贴,让更多厂子用上AI监控生产。

同时也得抓点新产业,比如在鲁尔区搞点新能源电池、氢能装备的厂子,别让老工业区一直"躺平"。



人也是个大问题,工厂缺人就得想办法解决,这是转型的关键。

要么简化签证,多吸引点东欧、亚洲的技术工人,要么内部挖潜,比如给企业补贴,鼓励他们雇大龄员工。

或者搞点灵活工作制度,让更多女性愿意出来工作,这些都是实际的问题。

最后就是别太"拧巴",在中美之间别选边站太死,要学会平衡。



该跟中国合作就合作,比如在新能源车电池、光伏设备上多搞点联合研发,取长补短。

同时也得跟欧盟内部绑紧点,比如一起建电池工厂、芯片生产线,把供应链攥在自己人手里。

德国工业困局是能源依赖与转型滞后的叠加结果,未来需在能源自主、产业升级、国际协作中破局。



否则难复"欧洲工业心脏"荣光,这是德国必须面对的现实。

产业安全三要素原理告诉我们:能源安全是基础,供应链安全是关键,金融安全是保障,三者缺一不可。

德国需要在这个框架下重新设计自己的发展路径,这是唯一的选择。



结语

德国工业危机不是衰落,而是全球化范式转变下的转型阵痛。

能源自主、产业升级、国际协作的三位一体转型将重塑欧洲工业格局。

在这场大国博弈中,平衡与合作或许比对抗更有智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好消息!“30分钟交接”完成!神二十航天员顺利返回地球,引发全球瞩目

好消息!“30分钟交接”完成!神二十航天员顺利返回地球,引发全球瞩目

粤语音乐喷泉
2025-11-06 12:01:30
西贝迎来“闭店潮”,一切都结束了

西贝迎来“闭店潮”,一切都结束了

首席品牌观察
2025-11-05 15:58:18
刚联手就闯下大祸!李在明被高市早苗坑惨,中国罕见点名强烈抗议

刚联手就闯下大祸!李在明被高市早苗坑惨,中国罕见点名强烈抗议

梁讯
2025-11-06 00:28:58
罗蔺,已任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区委书记

罗蔺,已任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区委书记

政知新媒体
2025-11-06 12:43:38
马德兴:相关领导亲自秘谈邵佳一,足协4日晚加班草拟报告

马德兴:相关领导亲自秘谈邵佳一,足协4日晚加班草拟报告

懂球帝
2025-11-06 11:37:12
湖南医生17分钟“桃色”事件:他们医术高超,造福患者更应被关注

湖南医生17分钟“桃色”事件:他们医术高超,造福患者更应被关注

汉史趣闻
2025-11-06 09:32:22
杨振宁遗孀翁帆博士受聘清华大学!最新消息来了...

杨振宁遗孀翁帆博士受聘清华大学!最新消息来了...

仕道
2025-11-06 11:53:12
不雅视频流出!医院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官方回应

不雅视频流出!医院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官方回应

上观新闻
2025-11-06 13:25:05
炸裂!医生玩这么刺激?湖南副院长眼科主任混乱关系看得令人发麻

炸裂!医生玩这么刺激?湖南副院长眼科主任混乱关系看得令人发麻

阿銍武器装备科普
2025-11-05 23:51:30
美开启太子集团退款页面 全球受害者都可以在线提交信息 申请退款

美开启太子集团退款页面 全球受害者都可以在线提交信息 申请退款

跟着老李看世界
2025-11-06 07:13:28
浙江一“神仙租户”退租时房内锃亮反光,房东落泪收房:出租五年多,感觉像失恋了,失去这么好一个租户

浙江一“神仙租户”退租时房内锃亮反光,房东落泪收房:出租五年多,感觉像失恋了,失去这么好一个租户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6 07:49:01
威少23+16+10创纪录国王逆转勇士 库里缺席金州三少82分

威少23+16+10创纪录国王逆转勇士 库里缺席金州三少82分

醉卧浮生
2025-11-06 13:35:03
湖南医生17分钟不雅视频上热搜,医术好私德有问题,是否能被原谅

湖南医生17分钟不雅视频上热搜,医术好私德有问题,是否能被原谅

江山挥笔
2025-11-06 11:44:13
吃相难看啊!商家们祭出“钢板”吊牌,“白嫖党”依旧招摇过市…

吃相难看啊!商家们祭出“钢板”吊牌,“白嫖党”依旧招摇过市…

火山诗话
2025-11-06 05:54:56
单价近35万元/平、总价1.99亿元 瑞慈医疗在上海入手一套豪宅

单价近35万元/平、总价1.99亿元 瑞慈医疗在上海入手一套豪宅

财联社
2025-11-06 11:54:06
面相全变了,分手7年,马思纯欧豪罕见同框,才知两人差距在哪里

面相全变了,分手7年,马思纯欧豪罕见同框,才知两人差距在哪里

银河史记
2025-11-05 21:33:57
中国东航签署19份采购协议 总金额12.11亿美元

中国东航签署19份采购协议 总金额12.11亿美元

财联社
2025-11-06 13:00:17
女子水洗貂退货后续:老板娘起诉了,买家已社会性死亡,底裤被扒

女子水洗貂退货后续:老板娘起诉了,买家已社会性死亡,底裤被扒

阿纂看事
2025-11-06 08:06:17
再度激烈交锋,高市拒绝中方抗议,日本死不悔改,国台办反将两军

再度激烈交锋,高市拒绝中方抗议,日本死不悔改,国台办反将两军

时时有聊
2025-11-05 21:30:17
网传上海建工集团几万员工回家待岗,只发两三千元还扣社保公积金

网传上海建工集团几万员工回家待岗,只发两三千元还扣社保公积金

爆角追踪
2025-11-05 19:18:19
2025-11-06 15:15:00
古事寻踪记 incentive-icons
古事寻踪记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3408文章数 10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特朗普关税遭美国高院大法官轮番质疑

头条要闻

深圳华强北存储芯片翻倍涨价 商户:每天都涨 或将更贵

头条要闻

深圳华强北存储芯片翻倍涨价 商户:每天都涨 或将更贵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白百何好友揭露争奖细节

科技要闻

苹果“认输”!曝每年10亿美元租用谷歌AI

汽车要闻

方向盘?不存在的 特斯拉 Cybercab亚太首秀

态度原创

艺术
手机
家居
时尚
房产

艺术要闻

“塑料凳”大厦?西安新地标213米造型引热议!

手机要闻

高通放话:拿下三星 Galaxy S26 系列75%芯片份额将是“新常态”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中国色特别策划 | 故宫技艺与古意新生

房产要闻

中旅·三亚蓝湾,以一座城市会客厅回应世界的滨海想象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